\"逆贼弑君!\"将领们抬着尸首仓皇回阵,厉声喝令:\"全军听令,诛杀此獠!\"
三十万辽军正欲合围,忽闻一声雷霆怒喝:\"住手!\"三道身影凌空而至。待看清来人面目,大半辽兵当即跪拜:\"恭迎大王!\"
萧峰含笑抬手:\"诸位兄弟请起。\"
“谢王上!”辽兵们齐声应诺,立即挺直身躯肃立,炽热的目光聚焦在萧峰身上,脸上写满崇敬与激动。
苏遮见此情景唇角微扬,这般景象与原着已大不相同。如今萧峰统帅的二十万雄师忠心耿耿,既以\"王上\"相称,收编剩余三十万大军显然已成定局。
......
“萧大王?”
几名护送耶律洪基 的将领皆是天子近臣,并非萧峰旧部。看清来人后为首将领抱拳道:“末将参见萧大王!这宋人弑君犯上,末将正要为陛下讨回公道,不知萧大王为何阻拦,更与此人并肩而立?”
众将怒视萧峰,眼中交织着愤懑与困惑。他们深知皇嗣尽殁于楚王叛乱,耶律洪基驾崩的消息若传开,大辽必将陷入动荡。
萧峰沉声道:“耶律洪基刚愎自用,执意兴兵伐宋。诸位不妨想想,这场战争究竟给两国百姓带来了什么?”
将领们顿时语塞。他们自然明白战争之苦,但君命难违。
见众人沉默,萧峰指向苏遮:“此乃我义弟,武艺更胜于我。阻拦诸位,实不愿见将士白白送命。”说罢行至耶律洪基灵前肃立:“此战已败,陛下驾崩而国无储君。萧峰欲回师上京安定局势,免使百姓遭受战乱——诸位可愿随行?”
话音未落,二十万铁甲同时跪地山呼:“誓死追随王上!”余下十万辽军静立不语。几名将领闻言色变,这分明是要趁国丧之际自立为王!
众人虽有不满,却见耶律洪基已死,萧峰手握重兵且深得民心,皇室旁支无人能与之抗衡,只得沉默不言。
军中忽有一将单膝跪地,高声疾呼:\"国不可无主!萧大王既是先皇义弟,又是萧太后血脉,理当继承大统!\"
说话的正是萧峰旧部室里。先前奉命监视萧峰的他,得知萧峰脱困后立即率部前来会合。几位忠于耶律洪基的将领闻言大怒:\"室里!你可知此言大逆不道?\"
室里镇定自若,起身质问道:\"耶律将军,萧大王可是萧太后后裔?\"
那位耶律将军哑然:\"自然是的。\"
\"那萧大王算不算皇室成员?\"室里步步紧逼。耶律将军只得点头:\"算。\"
室里冷笑道:\"将军莫非想向令尊北院大王报信?可北院大王仅剩十万兵马,如何能稳定大局?\"
\"论兵力,萧大王即将统领三十万雄师;论声望,南院军民皆爱戴萧大王。当年楚王叛乱,全赖萧大王一人平定。将军不妨问问身后十万将士,可愿与萧大王为敌?\"
耶律将军回首望去,只见众将士尽皆垂首,心知大势已去。室里乘胜追击:\"更何况萧大王身为皇亲,为何不能登基?\"
耶律将军彻底打消了所有念头,他明白若父亲北院大王贸然起兵,无异于自掘坟墓!
耶律将军环视众将,朝萧峰单膝跪拜,朗声道:\"末将耶律治愿领十万北院将士归顺王上,恭请王上回师上京,继承大统!\"
其余将领与十万辽军见状齐齐跪地,声震云霄:\"末将誓死效忠王上!\"
三十万铁甲齐声效忠的场面令人震撼,萧峰开怀笑道:\"诸位将士请起!\"
军令如山,三十万大军瞬间肃立。萧峰转身对苏遮三人道:\"三位贤弟,为兄要率军返回上京,可愿同行?\"
三人相视而笑,段誉拱手道:\"大哥登基大典时,我们再来上京相聚。眼下还请大哥速回上京稳定大局。\"
苏遮附和道:\"此事我们不便参与,这便准备返回雁门关了,大哥珍重。\"
萧峰虽有不舍,却尊重三人决定,抱拳道:\"贤弟们保重!\"随即转向三军,声若洪钟:\"三军听令!陛下行军途中突发意外,大军即刻北归。南征之事就此作罢,无本王军令,任何人不得妄动兵戈!\"
\"万岁!\"
\"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中,萧峰跃上战马,挥鞭喝令:\"全军撤退!\"
望着渐行渐远的辽军,段誉微笑道:\"大哥此去必能登临帝位,从此宋辽两国百姓可得太平。\"
苏遮颔首道:\"有三十万大军与南院军民拥护,此事已成定局。我们也该启程了。\"
......
......
雁门关酒楼上,酒过三巡后,苏遮问道:\"二哥、四弟,大哥稳定辽国局势尚需时日,你们接下来有何打算?不如随我去天山......\"
段誉放下酒杯:\"三哥见谅,我必须返回大理处理政务了。\"
苏遮微微一愣,略带困惑地问道:\"眼下不是有保定帝代为处理朝政吗,四弟为何还要急着赶回大理?\"
段誉展颜一笑,温声道:\"三哥有所不知,虽说伯父愿意分忧,但他毕竟已是出家之人。若将政务全数托付于他,我这个皇帝岂不是太过失职?不如先回大理处理朝政,待收到大哥书信时,再来灵鹫宫与诸位同往上京。\"
\"你们?\"苏遮挑眉问道,\"除了你还有谁要同行?\"
坐在旁边的虚竹摸了摸脑袋,憨厚地接话:\"三弟,我也准备随四弟去大理走走。\"
段誉笑着解释道:\"二哥如今已经还俗,一时也无处可去。我便邀他同往大理散心。\"
苏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令尊可曾回府?\"
\"......\"
\"三哥料事如神,家父确实已回到镇南王府。甘夫人也跟着住进了王府,这些日子母亲正在与父亲商议和离之事。\"说到此处,段誉面露难色。父母闹和离让他左右为难,却又不好插手长辈之事。
苏遮忍俊不禁,但看段誉神色凝重便收敛笑意,宽慰道:\"四弟不必忧心,令尊令堂断不会真的和离。令慈此举多半是想让令尊服软罢了。只要你劝令尊去接回令慈,这事自然就过去了。\"
段誉闻言茅塞顿开,终于明白母亲这些时日的反常举动原是醋意使然。
\"多谢三哥点拨,段誉知道该怎么做了。\"
苏遮含笑道:\"既然要赶路,就不多说了。先用膳吧,吃饱了好上路。\"
......
灵鹫宫中,苏遮正与木婉清漫步闲游。梅剑忽然匆匆而来,手执烫金请柬禀报道:\"公子,辽王萧峰将于一月后正式登基,特派使者送来请柬,邀公子赴上京一聚。\"
\"这么快?\"苏遮略显诧异,接过请柬细看。片刻后合上请柬,唇角泛起意味深长的笑意:\"这世上痴心妄想之徒,当真不少。\"
原来萧峰率三十万大军回师上京后迅速掌控局势。北院大王本欲兴兵讨伐,却在世子耶律治劝说下,带着十万兵马归顺了萧峰。
大辽数位藩王起兵谋反,意图推翻萧峰夺取帝位,然而统领四十万雄师的萧峰岂是这些宵小之辈能够撼动?不出两月,萧峰便率军彻底平息了这场叛乱。
木婉清瞧着苏遮的神情,略带疑惑地问道:\"苏郎,萧大哥信里写了什么?\"
苏遮将请柬交给木婉清,她细细读完,轻声叹道:\"苏郎,你说萧大哥是不是生来就该做帝王,而非武林中人?\"
苏遮微微一怔:\"或许吧。既然大哥来信了,想来虚竹和段誉也快到了。婉儿这次可要随我去上京?\"
木婉清摇头道:\"这是你们兄弟团聚,我跟去作甚?我与娘亲在灵鹫宫等你便是。\"她忽然展颜一笑,\"说来奇怪,苏郎竟会与段誉、虚竹结拜,这可不像你的性子呢!\"
\"前些时候萧大哥被囚,少林、丐帮等中原门派齐赴雁门关。虚竹作为玄生指定的继承人自然随行,段誉那小子从少林得知消息后也跟了过去。他们当日便赶往南院大王地牢营救萧大哥。\"
\"人虽救出,待回到雁门关我才知晓,他们几人已结为异姓兄弟,连我也算在内。这般机缘,倒让我与那两个得天独厚之人成了兄弟。\"苏遮解释道。
梅剑与木婉清对视一眼,皆露讶异之色。梅剑问道:\"公子,段誉与萧峰尚有交集,可虚竹与他们素不相识,怎会突然结拜?\"
苏遮抬手指天:\"皆因它。\"
两女仰首望去,眉尖轻蹙,忽然恍然:\"莫非是...天意?世界意志?\"
苏遮颔首:\"正是。他们三人乃气运之子,纵使世事变迁,在世界意志的牵引下终究要结为兄弟。\"
木婉清与梅剑神色凝重,对那无形之力生出几分忌惮。
见状,苏遮宽慰道:\"你们已与洞天世界相连,本质上不受此界约束,无须忧虑。况且这世界意志尚未化为天道,只会循着既定轨迹维系天地运转。\"
“原来如此。”段誉与虚竹对视一眼,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
十日后,天山脚下迎来了两位风尘仆仆的旅人。苏遮闻讯赶来相迎,远远望见三道人影沿着山道徐行。
他身形一闪拦住去路,笑道:“二哥、四弟,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自打收到大哥书信, 日都在算着时辰。”
段誉拱手道:“三哥勿怪,我们接到信就带着诸叔叔星夜兼程。只是大理距此路途遥远,紧赶慢赶还是耗费十日。大哥登基大典在即,咱们还是快些启程为好。”
“正该如此。”苏遮转身对灵鹫宫弟子吩咐道:“回去告知行云,我往上京去了。”
待弟子们离去,四人扬鞭策马直奔北方。
......
晨光熹微中,上京城的轮廓终于映入眼帘。街道上随处可见中原武林人士,想来都是为萧峰登基之事而来。
转过街角时,一抹绛红色僧袍突然闯入视线。苏遮身形微滞,疾步上前。诸万里当即横剑护住段誉:“主公当心,是吐蕃国师!”
喜欢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