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王瞥见其惶恐之态,虽心生不悦却未加责难,淡淡道:\"尔等退下吧,朕要独处片刻。\"
\"遵旨。\"
内侍如蒙大赦,急忙领着随侍太监宫女退出殿外,静候差遣。
......
待众人退去,汝阳王独坐庭院,黯然叹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若百万雄师尚在,何惧明教叛军......\"
\"敏敏不知现下如何,望苏遮能善待于她。\"
想到数月未见的爱女,汝阳王心中怅然。当初野心勃发举兵夺位时,为护赵敏周全特意将其托付苏遮。如今虽已坐稳帝位,却与苏遮势同水火,父女相见遥遥无期,就连女儿近况亦无从知晓。
“算了,也许再过几个月苏遮就会带着明军兵临大都城下了。或许朕一开始就错了,战死沙场才是我最终的归宿吧,只希望到时候能再看敏敏一眼。”
话音未落,一道温和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既然想见敏敏,为何不去找她呢?难道昔日的汝阳王,如今的大元皇帝,连这点勇气都没有?”
听见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汝阳王右手下意识往腰间一探,却摸了个空。他这才想起,自己早已不是那个领军作战的将领,腰间不会再挂着佩剑了。
他转过身,只见不远处立着一袭黑色锦衣的苏遮,正含着笑意望向他。
汝阳王眼中掠过一丝震惊,沉声道:“你竟敢孤身闯入大都,还敢潜入皇宫,朕倒是佩服你的胆量。但你就不怕朕杀了你,让明教那群逆贼群龙无首吗?”
苏遮不以为意,走到汝阳王对面坐下,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饮尽后慢悠悠道:“你不会的,况且你也没这个本事。总不至于才过了几个月,你就忘了你那五千精兵是怎么死的吧?”
“说起来,你该感谢我才对。若不是我那误打误撞的一剑杀了元顺帝,你不仅当不上皇帝,还可能因我救走那群武林人士而彻底失势,甚至锒铛入狱。你说,是不是该好好谢我?”
汝阳王瞳孔微缩。他当然记得苏遮是如何轻易斩杀他那五千精锐的,更忘不了那毁 地、将大宁宫夷为平地的一剑。
不过看苏遮的态度,似乎并非来挑衅,而是另有所图。汝阳王眼中闪过疑惑,不明白这位生死大敌为何突然到访,开口道:“说吧,你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苏遮唇角微扬,道:“你把所有兵力收缩在大都,放弃外围,是想拼死一搏吧?”
“不错,与其被你们一步步蚕食,朕不如放手一战!”汝阳王深吸一口气,并未隐瞒。他的意图昭然若揭,也不必遮掩。
苏遮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看来你也知道大势已去,甚至已经做好战死的准备了?”
“哼!若你是来嘲讽朕的,那就白费心思了,朕可不在乎你的讥讽!要战便战,何必多言!”汝阳王以为苏遮是来奚落他的,心中不由轻蔑,对苏遮的忌惮也淡了几分。
苏遮轻笑着摆了摆手,淡淡道:“我可没闲工夫戏弄你,今日来只为劝降。只要你肯归顺,我保你后半生荣华富贵,绝不食言。”
“痴心妄想!”汝阳王猛然抬头,目光如刀锋般刺向苏遮,厉声道,“朕乃大元天子,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向你这乱臣贼子低头!”
苏遮不疾不徐道:“话别说得太满。你察罕特穆尔确实是条硬汉,生死无惧,可那三十万元兵呢?大都城内的蒙古子民呢?你难道忍心看他们陪葬?”
他微微一顿,继续道:“大都城能撑多久,你心知肚明。一旦开战,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这真是你愿意看到的?更何况——”
苏遮话音一转,意味深长地看着汝阳王:“你可知道我为何亲自来劝降?”
汝阳王一怔,眉头紧锁。明军势如破竹,兵力已近百万,元廷覆灭已成定局。苏遮为何还要多此一举?
蓦地,他心头一震,声音微微发颤:“莫非……是因为敏敏?”
“正是。”苏遮点头,“你忍心让她亲眼目睹你战死沙场,痛不欲生?看在敏敏的份上,我不想与你兵戎相见。天命难违,投降吧。”
他语气平淡,却字字如锤。若非赵敏,苏遮根本不会费这番口舌。以明军之势,横扫元兵易如反掌,甚至无需大军压境。
汝阳王神色一滞。赵敏是他掌上明珠,他自然不愿她伤心。可有些事,不得不为。
元朝气数已尽,他比谁都清楚。但身为元帝,纵然粉身碎骨,亦要守护心中大义。这是他的宿命,无可逃避。
沉默片刻,汝阳王沉声道:“苏遮,不必多言。朕誓与大元共存亡,纵使血染疆场,亦无怨无悔。敏敏……她会明白的。”
“父王……”
一道颤抖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汝阳王浑身一震,猛然回头——赵敏泪眼婆娑,正远远望着他。
“敏敏?!”汝阳王眼中瞬间迸出惊喜,几步冲上前,轻轻拭去她脸上的泪水,目光中满是慈爱与思念。
“父王!”
赵敏再也抑制不住,猛地扑进汝阳王怀中,泪水夺眶而出。她与苏遮一同前来,早已将二人的对话尽收耳中。她深知父亲的脾性,一旦他下定决心,便无人能改,即便是她这个女儿也不例外。
她明白,若汝阳王执意如此,即便苏遮留他一命,不让他战死沙场,他也绝不会苟活。
想到即将与父亲阴阳永隔,自己却束手无策,赵敏只觉无尽的绝望笼罩心头。
苏遮轻叹一声,默默退到一旁,让父女二人独处片刻。
他清楚劝降汝阳王已无可能,但要保他不死,尚有一法——让他经历一次死亡,彻底放下心中执念。正如天龙世界中扫地僧点化慕容博与萧远山,既然扫地僧能做到,苏遮自然亦可。
只是眼下汝阳王尚在,苏遮不便向赵敏言明,只得等待离开皇宫后再告知她。
……
“苏遮,敏敏虽是我女儿,但她早已将心托付于你。望你好好待她,莫要因我之故而冷落她。”
听闻汝阳王之言,苏遮低头看向怀中因哭泣而沉沉睡去的赵敏,郑重道:“放心,我绝不会亏待敏敏。只是你也知晓如今局势,你又何必如此?”
汝阳王苦笑摇头。他岂不知明军势不可挡?纵有六十万大军,也未必能阻其锋芒,更何况区区三十万?以卵击石,注定徒劳,但他却不能退缩。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我此生唯一之错,便是在皇上驾崩后起兵反叛,致使大元损兵折将,陷入危局。为大元战至最后一刻,是我唯一能做的赎罪。我本就是一介将领,马革裹尸方为归宿。敏敏……就托付给你了。”
言罢,汝阳王不再多留,转身消失在殿外。苏遮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赵敏说得没错,汝阳王并非帝王之才,但他对大元忠心耿耿,确是一员难得的将帅。
苏遮低头注视着怀中的赵敏,见她即便沉睡中仍紧攥双拳,泪痕未干,不禁轻叹道:\"放心,你父亲不会有事。\"说罢心念微转,二人已置身洞天世界。
\"夫君回来了?\"
苏遮刚踏出房门,身着鹅黄罗裳的杨怜依便迎了上来,眉眼含笑:\"前日芷若还说夫君带敏敏去了大都,怎么突然回来了?\"
\"我带她见了汝阳王。\"苏遮抚过妻子鬓边碎发,\"他执意效忠元廷,敏敏哭累了才睡着。\"
杨怜依望向寝殿方向,忧色浮上面庞:\"若汝阳王殉国...\"
\"我已有计较。\"苏遮指尖划过青玉案几,\"他困在谋反的心结里,唯有死过一回才能破局。\"
\"假死之术?\"杨怜依眸光忽亮,\"就像当年...\"
苏遮颔首:\"否则即便元亡,他也必自绝。\"
......
光明顶议事堂内,烛火映照着众人激动的面容。苏遮指尖点在黄河以北:\"江南蜀地既定,该与元帝了结宿怨了。传令徐达、常遇春——大都决战。\"
\"谨遵教主令!\"杨逍等人抱拳应诺时,衣袖都在微微震颤。数十载夙愿,终将在这凛冬实现。
随着军令传出,沉寂多时的明军铁骑踏碎北疆霜雪。因汝阳王收缩防线,徐达部兵不血刃接管中原,新政令如春风掠过焦土。
苏遮来自后世,虽然不精通领兵打仗,但他汲取了后世的先进理念,对于治理民生颇有心得。在与杨逍等人商议后,他制定了一系列安抚百姓的政策,尽可能减轻战乱带来的影响。
短短一个月后,徐达和常遇春率明军抵达大都城下。他们明白此战必胜,也将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因此并未急于攻城,只是将大都团团围住,等待最终的决战。
皇宫内,朝堂之上,一名文臣神色慌张地出列禀报:\"陛下,徐达与常遇春率五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大都危在旦夕!\"
朝中百官听闻此讯,无不惊慌失措。武将们不再叫嚣,沉默不语;文臣们大多面露惧色,尚未开战便已胆寒。
又一名文臣跪地进言:\"陛下,明军势不可挡,不如......不如投降吧!\"
为首的文臣眼中闪过一丝冷笑,这人正是他安排的弃子。他随即出列奏道:\"陛下,如今形势危急,臣建议与明王和谈。若有必要,可暂避锋芒,退回北方休整,待他日再图中原!\"
众文臣纷纷附和:\"臣等附议!\"
\"住口!\"汝阳王怒拍龙椅,\"堂堂大元,怎会有你们这等贪生怕死之辈!\"
他强压怒火,目光冰冷地扫过群臣,心中杀意翻腾却又不得不隐忍。唯独那个提议投降的臣子,在他眼中已是必死之人。
汝阳王冷冽的眼神扫向那名劝降的文臣,厉声喝道:\"来人!把御史中丞拉出去砍了!\"
\"王上开恩!王上饶命啊!\"
\"臣知错了!求王上法外开恩!\"
喜欢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