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若想真正避免两国战乱,唯有化解辽宋之间的仇恨,否则即便此次阻止了战争,日后仍会再起争端。”
萧峰三人闻言,皆陷入沉思。过了许久,萧峰才开口道:“我曾劝谏辽帝罢兵,可惜未能奏效。”
苏遮微微一笑:“大哥心意虽好,但做得还不够。”
“不够?”萧峰眉头微皱,等待下文。
萧峰面露疑惑,望着苏遮含笑的神情,思索片刻后开口道:\"三弟有话不妨直言,为兄愚钝,实在猜不透你的心思。\"
苏遮神色平静道:\"明日耶律洪基率军抵达雁门关外,届时我会取其性命。希望大哥能接管这三十万大军,顺势登基为帝。\"
\"大哥心系苍生,若由你执掌辽国,必以百姓福祉为先。如此方能实现宋辽长久太平。\"
萧峰闻言大惊:\"此事万万不可!陛下待我恩重如山,岂能做此叛逆之举?\"
苏遮目光微冷:\"耶律洪基既已挥师南下,我必杀之。如今他子嗣尽殁,大哥身为南院大王,手握重兵,正是继承大统的最佳人选。\"
段誉与虚竹齐声附和:\"三哥(弟)所言极是!若大哥登基,定能促成两国和平。\"
萧峰仍摇头推辞:\"我一介武夫,岂堪帝王之位?三位贤弟莫要玩笑。\"
苏遮正色道:\"大哥出身辽国皇族,为何不能称帝?耶律洪基死后若无明君继位,辽国必将陷入内乱。难道大哥忍心看百姓遭难?\"
这番话让萧峰陷入沉思,神色变幻不定。苏遮向段誉二人递了个眼色,随即含笑离去。
......
约莫半个时辰后,萧峰三人返回。只见他神情复杂地问道:\"三弟,当真非杀陛下不可吗?\"
苏遮颔首道:\"耶律洪基志在天下,从他挥师南下之时,便注定要葬身于雁门关外。\"他含笑看向萧峰:\"不知大哥可曾想好?是带着这三十万雄师返回上京继承大统,实现心中抱负,让宋辽百姓永享太平;还是弃这三十万将士于不顾,眼睁睁看着大辽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
萧峰苦笑道:\"三弟这问题当真令人进退两难。不过大哥定不会让你失望,只望三弟能保全那三十万将士性命。他们不过是奉耶律洪基之命行事,南下征战并非本愿。\"
苏遮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要说服萧峰这般心系苍生的真豪杰,果然要从天下大义着手。他当即应道:\"大哥尽管放心,除非万不得已,我绝不伤任何一个辽兵性命。至于如何收服这三十万大军,就要仰仗大哥了。\"
萧峰闻言展颜,胸有成竹道:\"三弟不必忧心。大哥虽是一介武夫,但麾下二十万将士皆忠心耿耿,否则耶律洪基也不会暗中将我囚禁。至于他从上京带来的十万大军,没了主帅自然归顺于我。\"
苏遮忽然想起原着中萧峰曾在乱军中力擒叛贼的壮举,辽军对他本就崇敬有加,收服十万大军确实不难。他微笑道:\"既然大哥如此有把握,明日就看大哥的了。\"
段誉见计议已定,欣然道:\"既已商定对策,我们不妨先回去,中原武林群雄还在等着呢。\"
四人当即返回与中原武林人士会合。苏遮环视众人,心知明日之战他们难有作为,反倒可能节外生枝,不如先让他们撤离。于是朗声道:\"承蒙诸位英雄前来相助,苏某感激不尽。不过后续事宜无需各位插手,还请诸位先行返回。\"
此言一出,群雄哗然。玄生大师上前质问道:\"苏公子此言差矣!辽军数十万明日便至雁门关,此时却让我等离开,莫非觉得我等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前来相助萧峰的中原武林群雄纷纷对苏遮怒目而视,显然被他方才的言语激怒。
苏遮淡然一笑,道:\"诸位误会了,我与大哥已商议妥当。我们兄弟四人留在此地,待耶律洪基率军前来,借助大哥的身份混入辽军,擒住辽帝耶律洪基,逼他退兵。诸位英雄不如先回雁门关内等候。\"
这番话自然是对中原群雄的托词。苏遮怎会明言他们真正的计划是让萧峰收服三十万辽军,返回上京夺取大辽皇位?若让这些人知晓,难保不会横生枝节。
\"阿弥陀佛。\"玄生诵了声佛号,劝道:\"苏施主此计虽妙,但太过凶险。不如大伙再从长计议?\"
丐帮宋奚陈吴四位长老也上前道:\"萧大侠、苏公子、虚竹师傅和段皇爷武功盖世,可面对三十万大军终究危险。不如依玄生大师所言,另寻良策?\"
苏遮指向萧峰,笑道:\"诸位皆知大哥乃大辽南院大王吧?\"见众人点头,他又道:\"但诸位可知大哥是如何当上南院大王的?耶律洪基又为何将半数兵马交予大哥?\"
群雄面面相觑,玄生开口道:\"老衲不知,还请苏公子明示。\"
苏遮解释道:\"当年耶律洪基的皇叔与皇太叔之子楚王起兵谋反。若非大哥单枪匹马杀入叛军,于万军之中取楚王首级,生擒皇太叔,耶律洪基早已命丧黄泉。为报救命之恩,耶律洪基封大哥为南院大王,并将楚王旧部尽数划归麾下,大哥这才统领大辽半数兵马。\"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昔日大哥既能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今日我们兄弟四人联手,定能制住耶律洪基。诸位请回吧。\"
听闻萧峰这般骇人战绩,群雄顿时哑然。若苏遮所言非虚,萧峰确实有生擒辽帝的本事。
玄生等人心知肚明,四人中以苏遮最为深不可测。他们留下非但帮不上忙,反成拖累。虽想相助,却不知如何开口,一时陷入沉默。
苏遮微微向萧峰递了个眼神,萧峰心领神会,拱手道:“承蒙各位豪杰高义,不辞辛劳前来搭救萧某,这般恩情,萧某此生难忘!诸位不必担忧,虽说如今我已无统帅之职,但耶律洪基尚不会过分戒备。此番萧某定当竭力阻止辽军进犯雁门关,还望诸位先行返程。”
“善哉善哉,萧大侠此言差矣。您心系苍生,甘愿舍弃荣华,置生死于度外,此等胸襟天下少有。老衲等本该感激萧大侠才是。听闻您身陷险境,岂能袖手旁观?只叹老衲武艺浅薄,留下反成拖累,便依萧大侠与苏少侠之见,率众返回雁门关。还望四位多加保重。”
玄生大师合十诵佛,随即领着少林众僧转身离去。
吴长风四人见少林已走,自知武功有限,留下亦是徒劳,只得与苏遮等人作别,带着丐帮弟子返回关内。其余武林人士见状,亦纷纷告辞。不多时,谷中仅剩苏遮四人及随段誉前来的诸万里、朱丹臣。
……
翌日破晓,苏遮结束调息,见萧峰独自立于断崖边凝望深渊。此处正是三十年前萧远山坠崖之地,亦是原着中萧峰的结局所在。
苏遮轻步上前:“大哥,可有心事?”
萧峰默然良久,忽道:“贤弟,若我真能拥兵自立,是否真可止戈息战,令宋辽百姓安居乐业?”话音飘散在晨雾中,似问人,更似自问。他清楚耶律洪基今日必亡于苏遮之手,自己唯有率军返京稳住局势。然一介武夫,当真能肩负江山社稷之重?
苏遮淡然一笑,轻声说道:\"大哥何必如此谦虚。昔日大哥执掌丐帮之时,已将帮中事务治理得胜过汪帮主时期数倍,足见大哥才华超群。小弟深信,大哥定能为宋辽百姓开创太平盛世。\"
萧峰转头望向苏遮,嘴角含笑:\"多谢贤弟。虽说为兄并无十足把握,但必定竭尽全力,护佑百姓免遭战火涂炭。\"
\"这才是我敬重的大哥!\"见萧峰重拾信心,苏遮眼中掠过一丝笑意,\"若大哥仍有顾虑,不妨向四弟请教。虽说四弟新登帝位,但他常年随保定帝左右,想必深得治国之道。\"说着,他忽然转向不远处一块巨石:\"四弟,你说可是?\"
段誉与虚竹略显窘迫地从石后走出,段誉开口道:\"我与二哥皆深信,若大哥为帝,必是明君圣主!\"
见三位义弟如此信任,萧峰豪迈一笑:\"那日后为兄可要多向诸位贤弟讨教了!\"
突然,诸万里与朱丹臣匆匆赶来:\"主公,辽军已至!\"
段誉失声惊呼:\"竟来得这般快?\"
苏遮从容指向崖外:\"诸位请看。\"众人放眼望去,只见荒漠尽头黑压压的辽军如潮水般涌来,直逼雁门关。
段誉与虚竹瞠目结舌。自幼长在少林的虚竹从未见过如此阵仗,而段誉虽贵为大理国君,亦被这浩大军容所震撼。
苏遮面色如常,心中却暗自称奇。这可是货真价实的三十万雄师,其威势远非寻常人海可比。
就在此时,辽军忽然在二百步外停驻。虚竹疑惑道:\"大哥,诸位兄弟,可知辽军意欲何为?\"
苏遮眉头微蹙,这阵势似要......
萧峰猛然暴喝:\"速速隐蔽!敌军要放箭了!\"
刹那间,破空之声骤起。
箭雨骤然而至,萧峰话音未落,漫天箭矢已呼啸而来。苏遮眼见避无可避,一个闪身隐入巨石之后。
砰砰砰!
接连不断的爆裂声在峭壁间回荡,碎石飞溅。段誉紧贴石壁,咬牙切齿道:\"区区数人,竟动用这等利器!\"
箭雨持续倾泻,爆鸣声不绝于耳,众人被困在原地寸步难行。约莫一炷香后,箭雨忽止。耶律洪基策马出阵,冷声道:\"萧峰,朕念旧情饶你不死,你却引南人扰乱京城。今日先诛这群南蛮祭旗,再取雁门关!\"
众人闻言现身。萧峰神色复杂,苏遮低唤一声\"大哥\",令他终于闭目决断。只见苏遮身形忽闪,瞬息间已至辽帝马前。
耶律洪基仓促拔刀,却见寒芒乍现。待众将士惊呼\"皇上\"时,辽帝已然坠马气绝。
喜欢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