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几名禁卫已冲入殿中将那文官拖了出去。任凭他如何哭嚎求饶,汝阳王始终面若寒霜地端坐在龙椅上,纹丝不动。
殿内群臣目睹位极人臣的御史中丞顷刻间身首异处,个个噤若寒蝉,生怕自己先前的话语招来杀身之祸。
......
汝阳王睥睨着殿下战战兢兢的文官们,胸中怒火与失望交织。这些酒囊饭袋早已丧失先祖的血性,尽是些贪生怕死之徒。
值此存亡之际,大都城仍需这些人维持运转。他厉声道:\"纵使战至一兵一卒,朕也绝不向叛军低头!再有敢言和议者,御史中丞就是前车之鉴!\"
目光转向武将班列最前方的将领,沉声唤道:\"枢密使!\"
那将领不敢怠慢,疾步出列:\"臣在!\"
这位自微时便追随左右的副将,向来是汝阳王最信赖的心腹。只听帝王决然道:\"朕要亲率大军出城迎敌。你即刻前往大营整军,待朕亲临,立即开城决战!\"
枢密使闻言大惊:\"陛下万万不可涉险!末将愿率军死战,必不让叛军越雷池半步!\"
汝阳王嘴角微扬,正欲解释,却见枢密副使也出列谏言:\"叛军势大,据城坚守方为上策。三十万大军坐镇城中,定叫敌军有来无回!\"
\"正是!\"枢密使连忙附和:\"陛下何必亲冒矢石?\"
汝阳王轻笑摇头:\"尔等皆朕股肱之臣,莫非不知明王之骁勇?\"
734
叛军若攻入大都,城中百姓必将遭殃。为避免战火波及无辜,朕决定亲率大军迎敌。若胜,大都之危可解;若败,叛军得到的也是一座完好的城池,百姓亦能免于战乱之苦。
汝阳王之言令殿中二人豁然明朗,心中敬意油然而生,当即跪地高呼:“愿为陛下赴死!”
汝阳王胸中豪气激荡,朗声笑道:“速去整军!朕将再率尔等冲锋陷阵!”
“末将遵命!”二人目光坚毅,领众武将匆匆离殿,直奔军营。
待武将退下,汝阳王冷眼扫过一众文臣。这群人贪生怕死,但此刻战事在即,不宜处置。他沉声道:“右丞相,大都城内的安定交予你手。若有差池,朕决不轻饶!”
“此外,朕奉劝诸位莫动歪念。若有人敢乱军心,朕必诛其三族!”
右丞相冷汗涔涔,颤声应道:“微……微臣谨遵圣谕……”
“退朝!”汝阳王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内侍慌忙跟上。
……
大都城外,五十万明军分驻南北。南门由常遇春统领二十五万,北门则由徐达率军驻守。
南门明军大营内,赵敏望向身旁的苏遮、周芷若与黛绮丝,眸中忧色难掩:“坏家伙,你的法子当真可行?若爹爹有个闪失……”
假死之计风险太大,纵知苏遮医术超凡,她仍难以安心。毕竟,那可是她至亲之人。
苏遮轻叹,握紧她微凉的纤手:“放心,我绝不会让你爹有事。”
周芷若对苏遮充满信心,浅浅一笑说道:\"敏敏姐不用担心,大哥的医术天下无双,况且他身为大宗师武者,让伯父假死再活过来易如反掌。当年少林寺那位僧人不过是宗师境界,就能让萧远山和慕容博陷入假死状态,借此化解他们的仇怨,大哥自然也能办到。\"
赵敏闻言稍感安心,刚要开口,门外传来脚步声,只见赵萱快步走来,在苏遮身旁低声道:\"教主,常坛主求见。\"
苏遮略感意外,随即说道:\"快请常兄进来。\"
常遇春神色凝重地步入营帐,抱拳行礼:\"属下参见教主!\"
见他这般神态,苏遮不由问道:\"常兄为何如此严肃?可是出了什么事?\"
常遇春沉声禀报:\"教主,我们在元廷的密探传来消息,元帝已派人前去调集大都守军,准备亲率三十万元军出城与我军决战。\"
苏遮眉梢微挑:\"消息可确切?\"
\"千真万确。\"常遇春郑重其事地回答,\"那位密探是御史台的官员,今日朝会上元帝还将提议投降的御史中丞当场处斩。\"
苏遮若有所思,虽不解汝阳王用意,但战机稍纵即逝,当下决断道:\"传令徐达不必再驻守北门,留下五万人马给周颠和说不得,让他即刻率二十万大军赶来南门。既然元军主动出击,我们便堂堂正正迎战。\"
\"遵命!\"常遇春领命而去。
待他离开后,黛绮丝忍不住皱眉问道:\"教主,元军兵力处于劣势却弃城出战,其中是否有诈?\"
苏遮笑而不答,转头看向赵敏:\"敏敏,你最了解令尊,想必已猜到他此举用意?\"
听闻此言,周芷若、黛绮丝和赵萱都把目光投向赵敏,眼中满是探询之色。
......
.......
周芷若、黛绮丝和赵萱三人目光灼灼地盯着赵敏,她浅浅一笑,坦然道:\"爹爹明知敌众我寡仍要出城决战,想必是顾虑城内百姓安危。\"
三人闻言面露困惑——明军素来秋毫无犯,汝阳王何须担忧?
苏遮见状解释道:\"大都与别处不同。其他城池多为汉人聚居,王爷自然放心。可大都蒙古贵族云集,城中大半是蒙古子民。他定是唯恐战火殃及百姓,这才选择城外决战。\"
赵敏颔首道:\"这坏胚说得不错。大都蒙古军民足有数十万,汉人不过十万之数。\"
黛绮丝眸光微闪:\"教主会对蒙古贵族出手么?\"
\"不会刻意针对。\"苏遮淡淡道,\"但作恶之人,无论出身,必不轻饶。\"
......
晨光熹微时,苏遮正与常遇春、徐达巡视军营。韦一笑疾步而来:\"教主,汝阳王亲率三十万元军于五里外安营。这是遣使送来的书信。\"
展开信笺,苏遮嘴角微扬——果然被赵敏料中。
三人好奇张望,苏遮将信递给韦一笑:\"你们且看。\"
原来汝阳王恳请明军勿伤百姓。三人肃然起敬,却又暗自叹息。字里行间透着决绝之意,显见其已存死志。
\"传令进军。\"苏遮轻拂衣袖,\"若有机会,生擒汝阳王。\"
\"遵命!\"常遇春二人精神大振。此战若胜,元室将倾。当即疾步奔向校场点兵。
苏遮目送二人离开后,转头望向神色期待的韦一笑:\"蝠王,现有一项重任托付于你们。你与杨左使、范右使、鹰王、狮王率众前往北门待命。待我军与元兵交战之际,你们立即潜入大都,打开北门放五万精兵入城。趁元兵主力在外,一举拿下大都。届时城外元兵得知大都易主,必然军心涣散,招降之事便水到渠成。\"
韦一笑略显迟疑:\"教主既已看过汝阳王书信,此人死志已决,恐怕不会投降吧?不过若能占领大都,元兵士气必然崩溃,歼灭三十万大军倒也不难。\"
苏遮意味深长地笑道:\"蝠王,当元兵彻底绝望之时,是否投降就由不得汝阳王一人做主了。\"
韦一笑眼中精光一闪:\"教主的意思是,若元兵丧失斗志,而汝阳王拒不投降,很可能会引发 ?\"
苏遮颔首道:\"速去准备吧。此役任务艰巨,务必谨慎行事,尤其不能让城里的蒙古贵族逃脱。\"
韦一笑心领神会,欣喜抱拳:\"属下必定不负所托!\"话音未落,人已施展轻功掠向杨逍等人的营帐。
苏遮望着韦一笑离去的背影,低声自语:\"历史上汝阳王就死于亲信之手,想必此番也不会例外。待蝠王他们得手后,我只需密切关注元军大营动向。若副将果真动手,化解汝阳王执念便易如反掌了。\"
......
低沉的号角声骤然响起,随即传来震天的喊杀声。苏遮嘴角微扬,看来义军已与元兵交上手了。此刻无论是城外元军还是大都守军,注意力都集中在正面战场,绝不会想到他真正的目标竟是从城内入手。
这也难怪,毕竟义军占据明显优势,任谁也料不到这般出其不意的计策。元廷上下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苏遮会使出这等奇招。
赵敏与周芷若等人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明白徐达和常遇春已率军出击。赵敏面露忧色,对苏遮说道:\"我们也去前线看看吧。你不是说过要我亲自带兵尽快打败我父亲吗?我们这就出发。\"
苏遮笑着回应:\"傻姑娘,那是我哄你的。虽然我答应过保全你父亲的性命,但怎会真的让你领兵与他交战?\"
\"不必担心,即便常遇春和徐达拥兵四十五万,要击溃三十万元军也非易事。目前只是试探性进攻,汝阳王不会有危险。\"
\"至于攻取大都的计划,我已经安排妥当。若一切顺利,黄昏前便能拿下城池。到时候我自有办法让你父亲改变主意。\"
赵敏有些惊讶,追问道:\"你真能在日落前攻破大都?莫非你要亲自上阵?\"
苏遮摇头道:\"我不会出手。不过你没发现杨逍、韦一笑他们都不见了吗?\"
\"我已派杨逍率人前往北门。待常遇春与元军交战之际,无人会注意北门动向。韦一笑便可带领明教弟子潜入城内。\"
\"届时他们打开北门,驻扎在北门的五万义军就能长驱直入。在城外元军反应过来前控制大都城。\"
\"城外元军得知都城陷落,必然士气崩溃。军心涣散的部队如何抵挡义军?这样就能以最小的代价迅速击溃敌军。\"
苏遮没有说出的是,很可能元军会不战而降。但这个计划已经让赵敏等人震惊不已。赵敏睁大双眼,娇嗔道:\"你又骗我!\"
与此同时,韦一笑率领数十名明教高手潜伏在大都北门外,静候时机。杨逍观察城头,发现只有少量守军,不禁疑惑道:\"北门防守为何如此薄弱?难道元廷不担心周颠率领的五万义军攻城?\"
喜欢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武:我的神仙姐姐是王语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