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铮的私人飞机在哈巴罗夫斯克机场刚滑停,苏砚就扯了扯他的袖扣:“程总,您在零下二十度的地方还穿这套西装,是想当人形冰雕吗?”
他低头看了眼自己万年不变的三件套,从行李舱摸出一件军绿色棉大衣扔给她:“老工人伊万说,进废弃军工厂得穿得像本地人。”
“这是战术型换装是吧?”苏砚把大衣往身上一套,露出里面的加绒卫衣,“我赌五包润喉糖,您里面肯定还穿着衬衫。”
程砚铮耳尖在棉帽下泛红,转身去后备箱搬设备——谢尔盖已经用俄语跟来接机的老工人聊得热火朝天。
“他说这工厂1991年就封了,钥匙在他这儿?”苏砚踮脚看老工人手里的铜钥匙,上面刻着“第73电子兵工厂”。
“伊万是程叔当年的翻译。”程砚铮把工具箱递过去,“他说当年最后一批科研人员撤离时,特意用铅板封了最里面的车间。”
厂房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霉味混着金属锈味扑面而来。
谢尔盖打着手电筒往里照,突然踉跄两步:“上帝啊——”
光束停在角落。
一台两人高的设备裹着灰布,金属外壳上“苏联电子”的字样还能辨认。
谢尔盖冲过去掀开灰布,指尖颤抖着摸过蚀刻在机身上的编号:“1987年列宁格勒电子厂产的!激光蚀刻打印机!能直接把电路图烧到硅片上的老古董!”
“比咱们实验室那台ASmL还厉害?”王景行凑过来,眼镜片上蒙了层白雾。
“ASmL?”谢尔盖嗤笑,“这玩意儿能烧10微米级芯片,放在现在是落后,可2000年以前——”他突然卡住,扭头看向不知何时站在打印机前的沈知微。
她的额头又泛起蓝光,像盏微型信号灯。
“滴滴——”
设备突然发出蜂鸣。
布满灰尘的屏幕亮起,俄文滚屏显示:“欢迎回家,曙光γ”。
谢尔盖的俄语突然不利索了:“这、这是内部权限提示……当年苏联‘曙光’计划只给核心实验员开过这种接口!”
“唰——”
打印机吐出一张泛黄的纸,上面密密麻麻排着数字:
……
“这是摩斯密码?”林疏桐举着摄像机凑近,“不对,位数不规律。”
王景行推了推眼镜,掏出平板开始敲键盘:“我试试用‘曙光计划’时间轴匹配……1972年中苏科技交流会?1983年东德半导体研讨会?”他突然拍桌,“是王院士生日!是苏联的彼得罗夫教授!是东德的克莱因博士!”
“三国科研人员生日组合?”苏砚摸着下巴,“这是联合验证机制?”
程砚铮的指尖在数字上划过,停在最后一组:“缺少中国区负责人的生日。”
“程叔!”苏砚突然抬头,“您父亲程致远的生日是1958年12月9日!”
王景行迅速输入。
屏幕黑了三秒,突然弹出一段模糊的录像。
画面里,二十来岁的程致远穿着白大褂,举着一块指甲盖大的芯片,眼睛亮得像星星:“老谢!看这刻蚀精度!咱们能做!”镜头晃了晃,露出旁边穿列宁装的苏联姑娘,正是老照片里程砚铮母亲年轻时的模样。
“这是……”程砚铮的声音发哑。
“星芒最早的雏形。”苏砚握住他发凉的手,“你爸当年没说的,都藏在这台老机器里了。”
“叮——”林疏桐的手机炸响,“刚收到线报!光之眼的武装小组带着热成像仪入境了,最多半小时到!”
程砚铮立刻起身收拾资料:“王工备份所有数据,谢尔盖拆打印机核心模块——沈知微,你跟紧苏砚。”
“等等!”苏砚突然拽住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金属盒,“我在车间角落找到的,铅封还没破。”
程砚铮打开,里面躺着一块刻着“73”的芯片,和录像里的雏形一模一样。
“走!”
众人刚冲出厂房,身后就传来刺耳的轮胎摩擦声。
苏砚回头瞥了眼,路灯下隐约能看见几辆车灯——像狼群的眼睛。
飞机起飞时,苏砚缩在程砚铮身边,盯着打印纸上的数字出神。
那些数字在她视网膜上跳来跳去,突然有串数字闪了下:——程父的生日,正好是最后一组空缺。
可前面的……她摸出战术笔,在掌心敲了敲——是摩斯密码的“父”。
“在想什么?”程砚铮把毛毯往她身上拉了拉。
“在想……”苏砚把数字纸折成小飞机,“这些数字,可能不止是生日。”
窗外,哈巴罗夫斯克的雪光渐远。
小飞机在她掌心轻轻摇晃,纸缝里露出半串数字——,王院士的生日,可王院士的父亲,是当年73军工厂的门卫?
喜欢重生婚令前特工的科技攻略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婚令前特工的科技攻略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