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洞坐标:北纬34°23,东经107°31′。
从陕西宝鸡陈仓区磻溪镇往南走一直到秦岭余脉里有个“雪山洞森林公园”。
如果是开车,从G30连霍高速磻溪出口下来,就是一条村级公路,顺着这条公路越往山里走路越窄,柏油路面也已经开裂。最后变成仅容三轮车通行的土路,路两旁的箭竹长得比人高。
就在这片不足20平方公里的林区,藏着秦岭最“奇特”的地形。
从公园入口一直往海拔 1200 米的地方走,能看见岩壁上凹进去一块。雪山洞道观就嵌在岩壁上,跟从山肚子里长出来似的。
这个道观的特别之处就是没建在平地上,反倒顺着岩壁向上凿了七个洞窟,一层叠一层跟台阶似的,当地人都叫它 “七层妖塔”。并不是道观里真有塔,就是这洞窟道观很怪,从外观看像是一层叠一层,一层比一层小的塔形,再加上后来的事儿,才传成了这名儿。
更奇的是,每个洞窟的洞口都蒙着半指厚的苔藓,一遇到下雨,雨水顺着苔藓往下淌,在洞口积出一滩青黑色的水洼。如果你蹲在水洼边往水里看,就会发现水里映的山影总比旁边实际的山歪那么一点,明明太阳照着没风,影子却跟活了似的在动,看的人心里发毛。
道观往下三百米,有片常年不长草的乱石滩,石头上布满指甲盖大小的凹坑,雨季后这里积满了水,映出的天空是青灰色的,和别处的蓝天完全不同。
有驴友试过,在这片乱石滩用GpS定位坐标,屏幕坐标会突然跳成乱码,等信号恢复,定位点已飘到十公里外的秦岭主峰。
最怪的是道观西侧的“回音壁”,站在壁前说话听不到回声,反倒能听见细碎的“沙沙”声,很像在耳边翻纸的声音。
2017年地质队来勘测过,当时仪器刚架好就黑屏了,后来拆开看,发现电路板上沾着层青灰色粉末,不但擦不掉,而且也化验不出成分。
关于雪山洞道观的由来,当地老乡说得最多的,是金末元初丘处机云游至此的事。
这传说不是空穴来风,《宝鸡金石录》里明确写着:“磻溪雪山洞,元初丘处机凿七窟,镇地脉,遗木鱼一,槐木所制。”
老辈人传,当年丘处机从终南山出发,要去西域见成吉思汗,曾经在陈仓停留过。那天他刚进磻溪谷,就觉出不对——谷里飘着层淡青色的雾,看着轻飘飘的,却裹着股铁锈似的腥气,吸进鼻子里都发涩。再看路边的野草,全是蔫的,叶子上蒙着层灰,连虫鸣都没有。
丘处机当时跟着雾往山里走,那团雾往山里走,一直走到海拔 1200 米的岩壁底下,雾突然散了。眼前的岩壁渗着黑褐色的水,一滴一滴往地上落,滴在地上冒出丝丝白气,能给地烧出小坑。岩壁的裂缝里还夹着些碎骨头,细细小小的,看着像人的指骨,风一吹,骨头渣子还往下掉。
丘处机掏出罗盘,刚放平,指针就跟疯了似的转,最后指针死死的指在岩壁上。
丘处机蹲下来,伸手摸了摸岩石,指尖瞬间传来一阵麻意,他由此断定,这岩壁底下藏着条 “煞脉”,脉气往上冒,能蚀草木、乱人心神。
当天傍晚,丘处机就找了附近的山民帮忙,说要在岩壁上凿洞。山民们都纳闷:平地不选,偏选这么陡的岩壁?丘处机没多解释,只指挥着大家从下往上凿,一共凿七个窟,每个窟的位置都对着罗盘上的 “煞位”,半点不差。
凿到第七个窟时,意外来了 —— 岩壁里突然渗出青灰色的液体,黏糊糊的,滴在凿子上就 “滋滋” 响。
丘处机赶紧掏出桃木剑往液体里一插,液体瞬间凝住,变成块像玉又像石的东西,上面还印着个模糊的手印,颜色和雾一样是青灰色的。
丘处机把这块“青灰石”放进了最底层洞窟,又让人装了道铁门装在洞口,锁芯用的是铜掺朱砂的料子,还留下话:“七窟镇脉,底窟锁眼,若见青手出,需敲木鱼三声。”
他留下的那只木鱼,是罕见的阴沉槐木做的,颜色深褐发黑,摸着手感冰凉。敲起来也没有普通木鱼的脆响,反倒是闷闷的,像从地底下传上来的,在山里能飘出老远。
丘处机走后,,山民们不敢怠慢,专门找了村里稳重的人留在道观当守观人,白天打扫洞窟,夜里守着铁门,这雪山洞道观才算真正建立了。
后来到了清代,有个叫李道谦的道士,在他写的《终南祖庭仙真内传》里,还补了段丘处机凿洞时的细节,书里面说的意思是:丘处机当年凿洞到一半,曾看见岩壁里有影子在动,那影子形状像人的手,颜色是青灰色的,看着吓人。他赶紧用桃木剑镇在岩壁上,影子才没再动。后来他跟守观人说:‘要是哪天木鱼敲不出声了,或者声音断了,就说明脉气要泄出来了,得赶紧想办法补。
2018年10月,秦岭北麓要修隧道,施工队在离雪山洞三公里的地方炸山。轰隆一声巨响后,碎石子飞得到处都是,等烟尘散了,有人发现碎石堆里露着块青石碑的角,碑的一多半还埋在土里,看着有些年头了。
队员们把石碑挖出来,才发现碑身裂成了三块,拼到一起勉强能看清字:“嘉靖二十三年”“徐鸿渐”“镇七煞”“承丘公法” 这几个字还算清晰,剩下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能断断续续认出 “铁门”“锁链”“青手” 几个词,当时谁也说不清整段话到底讲的是什么。
施工队队长张建军觉得新鲜,掏出手机拍了照片发进工友群里,还调侃了句 “挖到古董了”。结果没两天,就有 个穿灰布道袍的老人找上门了。老道士头发胡子都白了,自称是雪山洞的守观人,姓赵。
赵道长一看见石碑脸色都变了,把张建军拉到偏僻处说:“这碑是明代的,立碑的人叫徐鸿渐,是终南山来的道士。当年他听说丘处机在这儿凿洞镇脉的事,特意跑来看,一进雪山洞就发现不对劲。当时最底层洞窟的铁门晃得厉害,锁芯都锈穿了,轻轻一推就吱呀响。丘处机留下的那只阴沉槐木鱼,也裂了道缝,敲起来声音发哑,再也没有之前那种闷响了。”
他还说,徐鸿渐当时掏出罗盘测了测,发现底下的脉气比丘处机当年镇住的时候强了三倍不止。
原来丘处机当年以为底下是 “一脉”,其实藏的是 “七煞妖脉”。 七条脉气跟蛇似的缠在一起,丘处机凿的七个洞窟,只能镇住表面的脉气,时间一长,底下的脉气还会往上冒就开始镇不住了。
“后来徐鸿渐就照着丘处机的法子补,” 赵道长指着石碑上 “承丘公法” 四个字,“他在每个洞窟里都加了道桃木符,符上的字都是照着丘处机当年的笔迹画的。又重新加固了底层的铁门,还特意立了这块碑,就是想告诉后人,他是借着丘处机的法子补的镇脉的手段,也提醒后来的守观人,这七煞妖脉得好好盯着,不能马虎。”
“碑上的‘青手’,就是丘公当年见的那只,”赵道长指着碑上模糊的字,“那不是脉气的影子,是脉眼里藏着的东西想往外爬。
他还告诉张建军,徐鸿渐补完符后,并没有离开,而是留在了雪山洞道观成了守观人,但后来,他却突然不知所踪了。
张建军起初不信,直到三天后工地上出了件怪事。
夜班工友说,凌晨两点多,他看见一个青灰色的影子,从隧道口缓缓飘向雪山洞。那影子手里似乎提着一只木鱼,每敲一下,就停顿一下,发出的声音沉闷而发哑,与赵道长描述的 “发哑木鱼声” 一模一样。
喜欢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