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参谋部办公室,陆小龙正埋头整理昨夜前线传回的电文。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堆满文件资料的桌面上投下细长的光带。他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与前线截然不同的工作节奏——不再有枪炮声和丛林中的危机四伏,取而代之的是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键盘敲击的节奏。
“陆少尉,林参谋请你去他办公室一趟。”文职军官的声音打断了陆小龙的工作。
陆小龙抬头,迅速整理了一下军装。林参谋突然召见,让他心中泛起一丝疑虑。自从三天前他凭借前线经验发现了第7防区的潜在问题后,参谋部里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有人欣赏他的敏锐,也有人对这个“空降”的战场英雄抱有更深的戒备。
林参谋的办公室位于走廊尽头,门牌上简洁地标着“情报分析一室主任”。陆小龙敲门后听到一声沉稳的“请进”。
林国栋参谋正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口,手中拿着一份文件。他四十岁上下,身材修长,穿着熨烫整齐的SNLA军官制服,肩上的上尉军衔徽章擦得锃亮。听到陆小龙进来的声音,他缓缓转身,金属框眼镜后的目光锐利而审视。
“报告长官,陆小龙奉命前来。”陆小龙立正敬礼。
林参谋微微点头,示意他走近。“不必拘礼,坐。”他指向办公桌前的椅子,自己则绕到桌后坐下。
陆小龙依言坐下,腰杆依然挺直。他注意到林参谋桌上摆放着几张照片——一张是林参谋与波岩司令的合影,另一张似乎是他与家人在某个城市公园的合照。照片中的林参谋穿着便服,笑容温和,与眼前这位严肃的军官判若两人。
“适应参谋部的工作了吗?”林参谋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还在努力适应,长官。”陆小龙谨慎地回答。
林参谋轻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些许意味不明。“从战场到办公室,确实需要调整。前线来的军官往往觉得我们这些参谋只会纸上谈兵。”
陆小龙没有接话,等待对方切入正题。
林参谋从抽屉里取出一叠厚厚的文件,推到陆小龙面前。“这是一周内各部队传回的情报汇总,尚未整理。我需要你在今天下班前,提炼出关键信息,写一份简明的情报摘要。”
陆小龙粗略翻看了一下文件。里面是各种格式的报告、电文副本、手写笔记,甚至有些是当地山民口述记录的零散信息。内容杂乱无章,时间顺序混乱,信息源可信度参差不齐。这显然不是常规的情报整理任务,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考验。
“有问题吗?”林参谋观察着他的反应。
“没有,长官。我会按时完成。”陆小龙平静地回答。
林参谋点点头,又补充道:“提醒你,情报工作与战场杀敌不同。在这里,过度解读和遗漏关键信息同样危险。我要的是客观、准确的分析,不是臆测。”
“明白,长官。”
回到自己的办公桌,陆小龙深吸一口气,开始面对这场考验。他先将所有文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然后根据信息来源和内容分类。前线侦察报告、巡逻队日志、当地线人提供的消息、无线电拦截记录...每类信息都有其价值和局限性。
随着阅读深入,陆小龙发现这些情报中隐藏着一些微妙但值得注意的线索。多个来源提到吴登部队在边境几个偏远村庄的活动增加,但描述都很模糊。一条无线电拦截记录显示吴登的某个指挥官提到了“特殊物资”,但没有具体内容。最引起他注意的是三份不同部队的报告都提到在夜间观察到异常信号弹,但颜色和位置描述不一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陆小龙完全沉浸在情报分析中。他凭借在前线与吴登部队交手的经验,敏锐地察觉到这些零散信息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规律。午后,当办公室其他参谋陆续去用餐时,他仍留在座位上,面前铺满了标注过的地图和笔记。
李中尉路过时停下脚步,瞥了一眼陆小龙的工作现场,语带讥讽:“哟,我们的战斗英雄改行当文员了?这些纸上谈兵的工作还习惯吗?”
陆小龙头也不抬:“情报工作也是战斗的一部分,中尉。”
李中尉嗤笑一声走开了。陆小龙不为所动,继续他的分析。他知道,在参谋部,实力才是最好的回应。
下午三点,陆小龙已经初步梳理出情报的主线。他判断吴登部队可能在策划一次针对SNLA后勤线的骚扰行动,但规模和时间不确定。然而,一条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当地山民提到有一支“装备奇特”的小队在不常活动的区域出现,描述与吴登常规部队不符。
这一细节唤起了陆小龙的记忆。在军校期间,岩坎教官曾讲过吴登有时会雇佣外国雇佣兵执行特殊任务。这些雇佣兵装备精良,战术刁钻,专门用于渗透和破坏。
陆小龙犹豫了片刻。如果他提出这种可能性,可能会被指责为过度解读。但如果不提,万一判断正确却忽略了这一线索,后果可能很严重。
最终,他决定遵循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在情报摘要中,他客观地列出了所有证据,最后谨慎地提出了存在“非正规特种部队活动可能性”的假设,并建议加强对后勤线的侦察。
四点五十分,陆小龙将整理好的报告送到林参谋办公室。
林参谋接过文件,仔细阅读了十分钟。这十分钟对陆小龙来说异常漫长。他站在办公桌前,保持立正姿势,内心却不像表面那么平静。
终于,林参谋放下文件,抬眼看向陆小龙。“你提到可能存在特种部队的假设,依据是什么?”
陆小龙镇定地回答:“三方面,长官。首先是山民的描述与吴登常规部队不符;其次,异常信号弹可能是指挥协调的标志;最后,根据历史记录,吴登在准备重大行动前会使用此类小队进行侦察或破坏。”
林参谋沉默片刻,从抽屉里又取出一份文件。“这是今早刚到的密报,通过特殊渠道获得。内容与你判断基本一致——吴登确实雇佣了一支外籍小队,计划五天后袭击我们的物资中转站。”
陆小龙心中一震,但保持面部表情不变。
林参谋站起身,走到陆小龙面前,首次露出了一丝赞许的表情。“干得不错,少尉。你能从杂乱信息中提炼出关键线索,并且有勇气提出不受欢迎的假设。这是优秀情报分析员必备的素质。”
“谢谢长官。”
“不过,”林参谋话锋一转,“你的报告在结构上还有待提高。情报摘要需要更清晰的逻辑框架和优先级排序。明天开始,你每天下午参加情报分析组的内部培训。”
“是,长官。”
离开林参谋办公室时,陆小龙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不是战场上杀敌立功的兴奋,而是一种智力上的满足感——通过分析和推理,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发现潜在威胁。
回到座位,他发现桌上多了一杯热茶。邻座的张参谋——一位沉默寡言的中年军官——向他微微点头示意。这是陆小龙进入参谋部以来,第一次收到同事的友好表示。
下班时,陆小龙在走廊再次遇到李中尉。这次,对方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显然,他通过林参谋考验的消息已经传开。
走出参谋部大楼,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陆小龙深吸一口傍晚凉爽的空气,思绪却仍停留在那些情报上。他开始理解岩坎教官为什么坚持要他来参谋部锻炼——真正的指挥官不仅要能在战场上杀敌,还要能在会议室里洞察先机。
当晚,陆小龙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去了参谋部图书馆,借阅了几本关于情报分析和军事战略的书籍。他意识到,在这个新战场上,知识才是他最需要的武器。
夜深人静时,陆小龙在宿舍灯下刻苦研读。他知道,通过林参谋的考验只是第一步。在SNLA高层这个充满明争暗斗的环境里,更多的挑战还在后面。但此刻,他对于这种新型战斗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合上书时已是午夜。陆小龙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山峦的轮廓,心中升起一个念头:也许有一天,他不仅能带领部队赢得战场胜利,还能通过精准的情报分析和战略规划,避免不必要的战斗和牺牲。
这一认知让他对未来的道路有了新的期待。复仇依然是驱动力,但不再是唯一目标。在参谋部的这些日子里,他正在悄然转变,从一名单纯的战士,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军事指挥官。
第二天清晨,当陆小龙再次走进参谋部大楼时,他的步伐更加坚定。等待他的不仅是堆积如山的文件,还有SNLA与吴登势力之间无形战争的另一个前沿。而这一次,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喜欢东南亚军阀混战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东南亚军阀混战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