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部大楼里的空气,似乎比往常更加粘稠和紧绷。
陆小龙刚刚协助林参谋完成一份关于边境哨所弹药库存的核查报告——又是一项繁琐且与前线急需似乎并不直接相关的文书工作。他正打算去资料室调阅近期吴登部队活动轨迹的汇总图,试图从那些枯燥的坐标点和时间戳中找出一些规律,一名传令兵却小跑着来到他的办公桌前。
“陆参谋,”传令兵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郑重,“林参谋让你立刻去他办公室一趟,有紧急任务。”
紧急任务?在司令部,这个词通常意味着前线的突发战况或高层的重要决策。陆小龙立刻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军装下摆,快步走向林参谋的办公室。
林参谋的办公室门虚掩着。陆小龙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进来”。
推门进去,陆小龙发现林参谋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伏案工作,而是站在窗前,望着楼下。听到陆小龙进来,他转过身,脸上没有了平日里的温和或讨论战术时的锐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严肃和……一丝难以捉摸的凝重。
“小龙,来了。”林参谋示意他关上房门。
“林参谋,有什么紧急情况?”陆小龙直接问道。
林参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薄薄的、没有任何标识的文件夹递给陆小龙。“先看看这个,一级保密级别。”
陆小龙接过文件夹打开。里面只有一页纸,是一份极其简短的行动指令,来自司令部最高安保部门。指令要求:即刻抽调侦察参谋处军官陆小龙少尉,临时编入“接待组”安保分队,负责即日抵达的一位“特殊访客”在司令部驻留期间的部分外围安保协调工作。指令注明了集合时间、地点和他的编号,但对访客的身份、目的、停留时间均以“绝密”二字代替。
“特殊访客?”陆小龙抬起头,眼中带着疑惑。司令部偶尔会有其他民族武装的代表或邻国的观察员来访,但通常都会有明确的身份通报和接待流程,安保级别也从未如此隐晦和突兀地提升。
“看完了?”林参谋注视着他的反应,“不要问,我也只知道这么多。这位客人的身份和来意,是波岩司令亲自过问的,保密层级非常高。”
他走到陆小龙身边,声音压得更低:“你的任务是,带领一个小队,负责客人居住的‘翠竹苑’外围警戒线的布设、巡查和与内卫的衔接。记住,是外围。没有命令,绝对不允许踏入内围警戒线半步,不允许主动与客人及其随从发生任何接触,不允许打探任何信息。你的眼睛只能看向外面,耳朵只能听命令。明白吗?”
“明白!”陆小龙立正应答,但心中的疑团更大了。如此神秘的来访者,需要动用司令部内部人员组成临时安保分队,并且规矩如此严苛?
“很好。”林参谋点点头,语气稍稍缓和,“选中你,一是因为你近期表现稳定,二是你受过侦察和反侦察训练,对异常情况比较敏感。三是……”他顿了顿,“你背景相对简单。”
最后这句话,像一根细小的针,轻轻刺了陆小龙一下。背景简单……意味着没有复杂的派系牵扯?还是因为他华人的身份,在某些层面被认为“威胁”较小?
“去吧,立刻去三号装备库领取装备,然后到后院集合点报到。会有人给你进一步的指令。”林参谋挥了挥手,重新转向窗口,结束了谈话。
“是!”陆小龙敬了个礼,转身离开。他能感觉到林参谋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的背影,那目光里似乎不仅仅是交代任务那么简单。
三号装备库是存放特种装备的地方,平时很少开放。陆小龙凭指令领取了一套全新的黑色作战服、一个没有军衔标识的战术背心、一把保养得极好的mp5K微型冲锋枪和四个弹匣(全是非致命橡胶子弹),以及一个加密通讯耳麦。领取装备的过程沉默而高效,负责发放装备的军士面无表情,核对指令和身份后,一言不发地将装备递给他。
换好装备,陆小龙来到后院集合点。这里已经聚集了大约二十名同样装束的士兵,个个神情冷峻,默不作声。他们彼此之间似乎也不熟悉,没有人交谈。一名脸上带着刀疤、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尉(代号“鹰眼”)站在前面,冷冷地扫视着陆续到来的人。
陆小龙注意到,这些人虽然穿着统一,但细微之处仍能看出差异:有的虎口老茧厚重,显然是长期用枪的老兵;有的眼神扫视周围环境时带着特种侦察兵特有的警惕和模式;还有几个,动作略显僵硬,但气场沉稳,更像是高级警卫人员。这是一个由不同单位精英临时混编成的队伍。
“鹰眼”中尉没有废话,等人到齐后,直接开始分配任务。他在地上用树枝简单画了一个示意图,正是司令部内部那片被称为“翠竹苑”的独立贵宾接待区。
“内卫由司令贴身警卫营负责,不归我们管。”鹰眼的声音沙哑而冰冷,“我们的任务是外围。A组,控制这两个制高点;b组,负责这片区域的巡逻;c组,封锁这两个入口;d组,机动巡逻,填补空隙。发现任何可疑人员靠近,一级预警;未经允许强行闯入者,可直接采取强制措施。通讯频道三,加密模式,除预警和通报情况外,非必要不通讯。清楚没有?”
“清楚!”众人低声回应。
“你,”鹰眼指向陆小龙,“带d组,五人,负责东南侧围墙至竹林小径的机动巡逻。这是最容易渗透的区域,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
“是!”陆小龙接过命令。机动巡逻看似自由,实则责任重大,压力也最大。
队伍迅速散开,奔向各自的岗位。陆小龙带着四名队员来到指定的巡逻区域。翠竹苑环境清幽,高墙环绕,墙外是茂密的竹林和观赏灌木,确实为潜在的隐蔽接近提供了条件。
队员们沉默地执行任务,两人在前,两人在后,陆小龙居中策应,队伍保持着标准的战术间距和观察角度,无声地穿梭在竹影婆娑的小径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时间一点点过去,除了风吹竹叶的沙沙声,一切似乎都很平静。但陆小龙敏锐地感觉到,整个司令部的氛围都因为这位的“客人”的到来而变得不同寻常。
他注意到,平时偶尔会有军官或文职人员从附近经过,但今天,这片区域仿佛成了禁区,不见任何人影。他还观察到,在更高的办公楼层的窗户后,似乎有人影在用望远镜观察着翠竹苑及其周围的情况——那是内部情报部门或更高层级的人在监控。
大约一小时后,一阵极其轻微但整齐的脚步声从翠竹苑主入口方向传来。陆小龙立刻打出警戒手势,小队迅速隐蔽到竹林阴影中。
只见一支约八人组成的护卫队,护卫着一个穿着深色风衣、头戴宽檐帽、看不清面容的身影,快步从主楼方向走向翠竹苑入口。那八名护卫步伐一致,动作干练,目光机警地扫视四周,他们的装备和气质与SNLA的士兵截然不同,更精良,也更……国际化。被护卫在中间的那位“客人”,步速很快,微微低着头,风衣的领子竖着,几乎遮住了侧脸。
就在他们即将进入内卫警戒线的那一刻,一阵风吹过,稍稍掀起了客人的帽檐。陆小龙的目光猛地一凝!
他看到了一个侧影——一个高挺的鼻梁和一副遮住了部分面容的墨镜。最关键是,他瞥见了客人不经意间抬手扶了一下帽檐的手腕,那手腕上戴着一块表,一块与他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极尽奢华的机械腕表,在昏暗的光线下闪过一道冰冷而昂贵的光芒。
这支队伍迅速消失在翠竹苑的门内,内卫警卫随即彻底封闭了入口。
外围安保队伍依旧在沉默中坚守岗位。
但陆小龙的内心却掀起了波澜。那些护卫的战术动作,他只在军校教材关于西方特种部队的章节里看到过影像资料。那块腕表,他更是在一本国际杂志上见过,是一个瑞士顶级品牌限量款,价格足以装备SNLA一个连!还有那种即便刻意低调也无法完全掩饰的、与这片战乱之地格格不入的冷硬气质……
这不是周边民族武装的代表,更不是邻国(那些国家军人的装备和气质他有所了解)的军官。
一个词猛地闯入陆小龙的脑海:国际军火商!
只有那些游走于全球战乱地区、向冲突各方出售武器换取巨大利润的“死亡商人”,才会拥有如此精锐的私人武装护卫,才会如此奢靡又如此神秘!也只有他们,才会让波岩司令如此高度重视且讳莫如深!
SNLA急需武器弹药更新换代,以应对政府军和吴登越来越大的压力。而购买军火需要巨额资金和特殊渠道……金三角最不缺的就是毒品,而毒品,历来是军火交易中最常见的“硬通货”之一。
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推论在陆小龙心中逐渐清晰:高层正在谋划的,可能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军购,而是一场可能将SNLA更深地绑定在毒品战车之上、与虎谋皮的巨大交易!一场需要外部势力支持、足以改变地区力量平衡的……大动作!
他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复仇需要力量,力量需要武器,而获取武器的代价,可能远超他的想象。他再次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在的这个漩涡,远比他之前理解的更加复杂和黑暗。
夜幕缓缓降临,翠竹苑内亮起了灯火,却依旧寂静无声,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吞噬着所有的秘密。陆小龙站在竹林阴影里,握紧了手中的微冲,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黑暗,仿佛能穿透那重重迷雾,窥见一丝未来血腥而动荡的轨迹。
他知道,某种看不见的变化,已经开始发生了。
喜欢东南亚军阀混战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东南亚军阀混战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