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梭图处长那份措辞“恳切”、引据“充分”的人事评估报告,以及几封来自“资深”前线军官的“劝谏信”,如同几块阴冷的巨石,压在波岩司令办公桌上,试图将陆小龙这株破土而出的新芽彻底压回参谋部的土壤之下时,另一股截然不同的力量,正从SNLA控制区那漫长而烽火连天的边境线上汇聚而来。
这股力量,并非来自装饰着红木家具的办公室,而是源于战壕的泥泞、哨所的硝烟,以及前线指挥官们被战火熏得焦灼而务实的目光。
最先抵达司令部的,是一封来自最北端、与佤邦武装和刘家势力犬牙交错的前线哨所的电报。发报人是驻守该处的岩坎上尉。
电文极其简短,带着岩坎一贯的硬朗风格,没有丝毫客套,直抵核心:
“司令部:据悉参谋部陆小龙中尉或有调动意向。我防区近日敌情复杂,刘家武装渗透袭扰加剧,亟需精通丛林侦察、战术灵活之军官强化前沿指挥。若可能,恳请考虑将陆小龙调至我部,任侦察队长或前沿突击连长。此人能力与作风,契合此处需求。岩坎。”
这封电报像一枚尖锐的楔子,直接钉入了梭图等人精心构建的“资历不足、缺乏经验”的论调之中。岩坎是谁?那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兵,是军校里以严苛和实战着称的教官,是连波岩司令都极为看重、镇守一方险地的悍将。他的推荐,分量极重。他不需要空谈资历,他只看重谁能帮他守住阵地,减少伤亡,打击敌人。而他明确指出,陆小龙就是他所需要的人。
几乎就在岩坎电报抵达的同时,另一份请求通过更正式的渠道,由通讯兵快马送至司令部。它来自南部防线,面对吴登主力压力最大的一个步兵团团长,坎隆中校。坎隆是SNLA中的少壮派实力军官,以敢打硬仗、不喜官僚做派着称,与梭图等人素来不和。
他的报告详细分析了当前南部防线面临的巨大压力:吴登部队在政府军暗中支持下,近期活动频繁,小规模渗透和炮击不断,大战阴云笼罩。坎隆在报告中写道:
“…我部一线军官伤亡补充频繁,亟需注入新鲜血液和更具攻击性的指挥风格以应对挑战。参谋部陆小龙中尉在近期‘雷霆行动’及多次战术策划中,展现出卓越的战术洞察力和罕见的进攻精神。其虽年轻,然战绩与能力有目共睹。前线战事,首重实效,而非资历。卑职恳请司令部考量,将陆小龙中尉调任我团,可先担任精锐突击营副营长或直属侦察连连长,于实战中进一步锤炼,必能迅速成长,为缓解南部压力贡献重要力量。此举亦彰显我SNLA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之魄力,激励全军士气。”
坎隆的报告,不仅肯定了陆小龙的能力,更将问题拔高到了“唯才是举、激励士气”的层面,隐隐抨击了司令部内部可能存在的论资排辈和官僚习气,与梭图等人的“稳妥”建议形成了尖锐对立。
第三股声音则来自东部相对独立活动的游击支队指挥官索敏。索敏的部队长期在敌后活动,擅长袭扰和破袭,对军官的独立决策能力和生存技能要求极高。他的消息似乎更为灵通,直接提到了面临的阻力。
他用一种带着丛林糙砺气息的语言,通过秘密通讯渠道传来口信,经人转述记录后送到波岩司令案头:
“听说有人想把那匹‘丛林野马’(指陆小龙)继续拴在参谋部的马厩里?简直是笑话!我们这里缺的就是这种能闻着血腥味、敢往敌人肚子里钻的刀尖!告诉司令,我索敏的游击队,给他留着一个支队副指挥官的位置!只要他来,老子把最锋利的刀交给他带!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躲在后面指手画脚的人,没资格评判一头渴望战斗的猎鹰!”
这三道来自不同方向、不同风格前线指挥官的呼声,像三股强劲的山风,瞬间吹散了司令部内由梭图等人营造出的那种沉闷而保守的压抑氛围。
它们代表的是SNLA真正的中坚力量,是那些每天都在用鲜血和生命扞卫领土的实战派军官的观点。他们的需求简单而直接:他们要能打仗、会打仗、敢打仗的人!他们不在乎什么华人身份,不在乎什么年轻资浅,他们在乎的是谁能带领士兵活下去并取得胜利。
这些请求汇聚到波岩司令那里,其意义远不止是几个人为陆小龙说情那么简单。它们传递了几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第一,陆小龙的能力和价值,已经得到了前线最艰苦、最需要人才的地区的指挥官们的高度认可和迫切需求。这不是理论上的夸赞,而是实战层面的渴求。
第二,前线军官们对司令部内部可能存在的官僚作风和派系倾轧感到不满甚至不屑。他们用这种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梭图等人论调的否定。
第三,这也反映了前线部队,尤其是少壮派军官,渴望改变、渴望更强有力领导的一种心态。他们希望像陆小龙这样有新思维、新战法的人才能够获得机会,打破沉闷的局面。
波岩司令坐在办公桌后,手指轻轻敲打着这几份来自前线的请求,目光深邃。梭图的报告和那些“劝谏信”依然放在一旁,但重量似乎已然不同。
他深知,军队的根基在前线,真正的战斗力源于这些浴血奋战的部队。如果前线指挥官们集体认为某个人才可用、该用,那么司令部内部的任何阻力都需要重新权衡。忽视前线呼声,可能导致士气受损,甚至影响战局。
更重要的是,这些请求完美地印证了波岩自己内心对陆小龙的判断——此子确为良才,放在参谋部虽能成长,但其真正的舞台和最大价值,无疑是在炮火连天的一线部队。
林参谋适时地走进了办公室,他显然也得知了前线的反应。“司令,”他平静地开口,“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岩坎、坎隆、索敏,他们都是我军中真正的骨干,他们的眼光和需求,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波岩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桌上那份来自人事处的评估报告,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前线指挥官们的“呼唤”,如同一柄无形的重锤,开始猛烈敲击着那些试图阻挡陆小龙前路的“巨石”。
这场关于陆小龙命运的博弈,天平正在悄然倾斜。来自战壕的务实呼声,远比办公室内的算计更有力量。陆小龙这把淬火的尖刀,终究要被握在最适合挥动它的战士手中,指向SNLA敌人的心脏。
喜欢东南亚军阀混战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东南亚军阀混战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