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像无数把小锉刀,顺着嘎斯车的帆布缝隙往人骨头缝里钻。二伯把冻僵的手指蜷进羊皮手套,可绘图铅笔还是从指间滑落了三次。他摘掉结满冰霜的眼镜,在棉衣内层反复擦拭,镜片上的白雾却越积越厚——这支由五辆卡车组成的特殊运输队,已在鸭绿江支流的冰面上跋涉了十七个小时。
老赵,把炒面袋贴肉焐着!二伯扭头对蜷在弹药箱间的炊事员喊道。络腮胡汉子从狗皮帽下露出半张紫红的脸,解开油渍斑驳的军大衣,掏出个鼓鼓囊囊的粗布口袋。夹层里那本《战争美学笔记》正贴着他心口跳动,纸页间夹着的冻土豆断面显微图,在体温作用下渗出细密水珠。
第三辆卡车突然急刹。上海美专学生小周怀里的松木画箱猛然前冲,十二管油画颜料从裂缝中迸射而出,在零下四十一度的严寒里瞬间凝固。普鲁士蓝砸在冰面时发出玻璃碎裂的脆响,镉红色像一截冻僵的蛇尾在雪地上打旋。文工团女兵苏绣儿几乎是从驾驶室滚出来的,她军棉裤膝盖处磨破的窟窿里正往外飘棉絮。
别动!二伯喝止要伸手捡颜料的战士。他单膝跪地,用刺刀尖轻轻挑起柠檬黄的冰柱,对着月光端详:看见这些冰晶的辐射状结构了吗?这是天然的棱镜。刀尖突然转向苏绣儿:扯块布!要白色的!
了望员的嘶吼就在这时刺破夜空。十二架黑寡妇夜航机的轰鸣像铁铲刮锅底,所有人扑向路边弹坑的瞬间,二伯却逆着人流冲向车斗。他撞开标着82mm迫击炮弹的木箱,十指在稻草填充物里疯狂翻找——裹在坐标图纸里的《炒面交响曲》乐谱终于露出边角,炒面粉混合松烟墨写的音符正在簌簌掉落。
第一颗照明弹炸开的强光中,二伯的眼镜片折射出奇异的光斑。他突然站直佝偻的脊背,将乐谱卷成指挥棒形状:小周!掰颜料冰柱!苏绣儿!铺拓印板!十七岁的学生兵抖着手掰下祖母绿冰片时,敌机扫射的弹道正在他们头顶织成火网。
二伯踹开嘎斯车吱呀作响的引擎盖。蒸腾的热气裹着三个冻土豆翻滚而出,他左手持刺刀切片,右手抓起冰片往滚烫的水箱盖上按压。融化的雪水混着土豆汁液在军用地图背面晕染,冰晶纹路拓印出的图案竟像延绵的山脉。苏绣儿解下白绸衬衣当画布,小周将铬黄色冰渣抛向空中,照明弹的冷光透过冰棱,在绸布上投下几何状光斑。
给三号车的小李子传话!二伯抹了把糊住眼睛的冰碴,让他用高射机枪往雪坡打三个点射,弹着点间距五米!苏绣儿弓着腰在弹坑间腾挪,流弹掀起的雪浪几次把她埋成雪人。当第二波敌机俯冲时,山坡上赫然显现山河无恙四个巨字,弹壳在字最后一点处冒着青烟。
后半夜车队被困鹰嘴涧。老赵摸出刻刀,就着罐头盒里跳动的烛火雕刻冻土豆。楚河汉界是用他珍藏的山西老陈醋浇出来的——醋液在零下四十度依然保持流动,在雪地上蚀刻出蜿蜒的疆界。昨儿师长输给我的马后炮可算派上用场。他吹掉字棋子上的冰屑,额头的皱纹里还嵌着炒面渣。
角落里忽然传来《炒面交响曲》的颤音。小周跪坐在弹药箱前,罐头盒改装的留声机正在空袭录音带上艰难跋涉。缝衣针做的唱头每划过一个弹坑,喇叭口就爆出刺啦声,防空警报与手风琴旋律诡异地缠绕着。苏绣儿发现,每当播放到二伯用铁锹敲击冻土那段,小李子的机枪塔就会微微震颤。
卫生员处理完最后一个伤员时,苏绣儿正用绷带编织提线木偶。她在急救包里翻出半瓶紫药水,给女卫生员的绷带裙摆染上花纹。电话线铜丝穿过木偶关节时,远处传来山崩般的炮响。染血的绷带突然断裂,未完成的女主角跌落雪地,绷带散开的轨迹像封被撕碎的情书。
黎明前最冷的时刻,二伯蜷在驾驶室写笔记。冻土豆断面显微素描旁画着弹道抛物线,乐谱边缘标注着降b调对应37mm高炮初速。他咬了口当早餐的冻土豆,在牙印旁写下:1943.1.12,列宁格勒,肖斯塔科维奇完成《第七交响曲》总谱。冰晶在他呼出的白气里闪烁,像散落的星图。
运输队重新启程时,老赵的象棋盒里多了枚铝制——那是用敌机残骸雕刻的,底座刻着1951.1.17。小周把留声机藏回伪装成火箭弹的琴匣,苏绣儿将断弦的绷带人偶塞进急救包深处。二伯对着后视镜调整眼镜,晨光穿过镜片上的冰花,在仪表盘投射出一道微型彩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金兰厌胜劫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