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静云院,午后阳光透过窗纱,在案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轩辕昭坐在窗边,手里摊着一份奏折,眉头却紧紧锁着,指尖反复划过 “外戚官员请求增设兵部侍郎” 的字样,眼底满是疲惫 —— 柳明远等人借 “边防需要” 为由,想安插自己人进入兵部,若答应,外戚兵权将进一步扩大;若拒绝,又恐引发他们联合宗室施压,左右为难。
林薇薇端着刚沏好的菊花茶走过来,将茶盏轻轻放在他手边。指尖触到他微凉的手背时,清晰听到他的心声:“外戚把控吏部、礼部部分职权,如今又想染指兵部,朝臣中寒门官员虽有能力却无话语权,如何才能分化他们的权力,既不引发动荡,又能稳住朝堂?”
这话像一根线,瞬间牵动了林薇薇的思绪。她在现代读历史时,曾见过不少 “分化制衡” 的案例 —— 当某一势力过于集中时,扶持第三方力量与之抗衡,既能分散权力,又能激发体系活力。放在当下,皇帝口中的 “寒门官员”,不正是最好的 “第三方力量” 吗?
“陛下,您是在为外戚求增设兵部侍郎的事烦忧吗?” 林薇薇在他身边坐下,语气带着几分温和,没有直接提及读心术,而是顺着他的神态切入话题。
轩辕昭抬头,眼底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苦笑点头:“是啊,柳家步步紧逼,若再让他们掌控兵部,往后朝堂怕是更难制衡。可若直接拒绝,他们又会借‘边防为重’的由头煽动人心,朕实在两难。”
林薇薇没有立刻献策,而是先问道:“陛下,臣妾斗胆问一句,如今朝堂上,外戚官员主要集中在哪些部门?那些有能力却出身寒门的官员,又多在什么职位上?”
这个问题让轩辕昭愣了一下,随即思索道:“外戚多在吏部、礼部、兵部任要职,把控官员考核、祭祀礼仪和部分兵权;寒门官员虽有不少通过科举入仕,却多在地方或京中闲职,难有实权,即便有能力,也因无背景难以提拔。”
“那陛下有没有想过,” 林薇薇轻声开口,眼神里带着几分笃定,“既然外戚权力集中在几个关键部门,不如从寒门官员中选拔有能力者,提拔到这些部门的副职或相关岗位上?比如在兵部增设‘边防参谋’,让寒门出身的武将担任,既回应了‘边防需要’,又能分散外戚在兵部的权力;吏部考核时,让寒门官员参与评审,制衡外戚在官员选拔上的话语权。”
轩辕昭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身体不自觉地坐直 —— 他从未想过,还能从 “提拔寒门” 的角度破局。以往他只想着 “打压外戚”,却忽略了 “扶持第三方” 的可能性,而林薇薇的提议,恰好避开了 “直接对抗” 的风险,用 “补充力量” 的方式实现制衡,既稳妥,又能盘活朝堂吏治。
“你的意思是,” 轩辕昭追问,语气带着几分急切,“通过提拔寒门官员,让他们成为制衡外戚的力量?可寒门官员无背景,会不会被外戚拉拢或打压?”
“陛下放心,” 林薇薇笑着解释,将现代 “激励与保障” 的逻辑转化为古代语境,“首先,选拔时优先选那些家境清苦却有骨气、有抱负的官员,他们更珍惜机会,也不易被外戚的利益诱惑;其次,陛下可亲自召见这些官员,给予他们‘破格提拔’的恩宠,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力来自陛下,而非依附任何势力;最后,在关键岗位上,让寒门官员与外戚官员‘分工协作’,比如吏部考核,外戚官员负责流程,寒门官员负责核查,互相监督,谁也无法独断。”
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提拔寒门官员,还能赢得天下士子的心 —— 天下读书人多出身寒门,陛下重视他们,既能彰显‘任人唯贤’的明君形象,又能让柳家‘借宗室施压’的理由不攻自破,毕竟没人会反对‘为朝廷选拔贤才’。”
轩辕昭听完,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他看着林薇薇,眼底满是惊叹与欣喜,心里的愁绪一扫而空,只剩下强烈的共鸣:“她竟懂这些!不仅能看透朝堂权力的症结,还能想出如此周全的对策,既兼顾稳定,又能长远解决问题,真是朕的知己!朕以前只知道她善解人意,却没想到她在朝堂谋略上,也有这般见识!”
他忍不住握住林薇薇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激动:“薇薇,你这法子太好了!比朕和丞相商议的‘限制外戚职权’要稳妥得多!既不用直接对抗,又能慢慢分化他们的权力,还能提拔贤才,真是一举多得!”
林薇薇看着他眼底的光芒,心里也松了口气 —— 她原本还担心自己的现代思维会不符合古代语境,怕皇帝难以理解,如今看来,这份 “分化制衡” 的逻辑,恰好切中了朝堂的要害。
“陛下过誉了,” 林薇薇笑着摇头,语气带着几分谦逊,“臣妾只是偶尔听父亲说起朝堂之事,又想起以前在家乡时,看到里正用‘让乡绅与农户共同管粮仓’的法子避免贪腐,才想到这个主意。” 她巧妙地将 “现代思维” 伪装成 “生活经验” 与 “父亲影响”,既避免暴露穿越的秘密,又贴合 “父亲是吏部侍郎” 的设定,让提议更具说服力。
轩辕昭自然不会怀疑,只当是林薇薇心思聪慧,能从生活小事中领悟治国之道。他拿起奏折,原本沉重的纸张此刻竟觉得轻快了许多:“朕这就让人拟旨,先从吏部、兵部开始,选拔寒门官员担任副职,明日早朝就宣布!有你这个‘智囊’在身边,朕往后处理朝堂之事,也有底气多了!”
“陛下才是英明,” 林薇薇轻声说,“臣妾只是随口提了些想法,真正能实施好,还需陛下的决断与掌控。” 她知道,自己的作用是 “献策”,而最终的成功,仍需皇帝的魄力与朝堂的配合,不能抢了他的主导权,也符合她 “助力者” 而非 “主导者” 的定位。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窗棂洒在两人紧握的手上,泛着温暖的光泽。轩辕昭拿起笔,一边构思选拔寒门官员的细则,一边和林薇薇讨论细节 —— 哪些岗位适合提拔寒门,选拔标准如何定,如何避免外戚从中作梗。林薇薇偶尔补充几句,比如 “考核时增加实务测试,避免只看文采”“优先选拔有地方治理经验的官员,更懂民生”,每一句都切中要害,让轩辕昭愈发觉得,有她在身边,是自己最大的幸运。
傍晚时分,李德全来禀报,说吏部已按皇帝的意思,整理出一份寒门官员的名单。轩辕昭看着名单,又看了看身边正为他剥橘子的林薇薇,嘴角露出一抹满足的笑容:“薇薇,等这件事办成了,朕就带你去御花园赏菊,那里的墨菊开得正好,再让御膳房做你爱吃的菊花糕。”
“好啊,” 林薇薇笑着点头,将剥好的橘子递到他嘴边,“臣妾等着陛下的赏菊之约。” 她的心里满是感慨 —— 从最初只想 “咸鱼苟命”,到如今能为他出谋划策,能与他并肩面对朝堂危机,这份成长,不仅是因为读心术,更是因为身边这个人的信任与支持,让她有勇气走出 “保护罩”,成为真正能与他并肩的人。
夜色渐深,静云院的灯火依旧明亮。轩辕昭还在与李德全商议选拔事宜,林薇薇坐在一旁,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里满是安稳。她知道,“提拔寒门官员” 只是第一步,后续还需应对外戚的反扑,但只要他们同心协力,用智慧化解危机,定能让朝堂回归清明,让他们的日子,继续安稳幸福下去。而她的 “助力者” 之路,也从这一刻,正式开启。
喜欢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