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毅还在训练兵马。
然后突然接到了新的消息。
刘继嗣将他那些叔伯兄弟,能打包的都打包来了。
足足一百多号人。
“得,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啊。”程毅嗤笑。
也不知道他那些几个叔伯是怎么想的,真的以为他还是原来的那个程毅?
不过程毅也感觉到,他应该是有点低估程大霖的威望了。
就凭借他的一封书信,就能将叔伯兄弟带来七成。
这可是七成啊!
基本上族内的精壮都带来了,留在河南府路的不是老人就小孩,还有一些则是家丁、家将。
想到这里,程毅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他那几个叔伯敢放这么多人来了,留在家中的家丁家将,应该都是他们这些年培植起来的手下。
不说如臂指使,但也能威慑下属。
有这些家小在,这群人肯定不敢有异心。
“还真是,管会用这手段。卑鄙但好用。”程毅撇撇嘴,也不想多说什么。“去,让程文梁过来。”
亲卫下去。
不多时,穿着布面甲的程文梁来到了程毅面前:“家主。”
他单独的行礼,也不喊程毅的大帅,或者其他名号,就专喊家主。
当然,这也是在没有旁人的情况下。
程毅将书信丢给他:“看看。”
程文梁拿来一翻,不由得暗暗心惊。
看来那几个老爷,脑袋是不清明了。
他们是怎么想的,真以为家主说他控制不住郧阳军队,就真的控制不住?
开什么玩笑!程毅若是真的控制不住军队,西锁红巾军早被隔壁两家吞了,还能安稳发展半年?
看来自己的决策是对的。
抱紧少年神童家主的大腿,远比那些贪恋权位的老家伙要好。
“家主,您打算如何处理这些人?”程文梁收好文书,小心的问。
程毅看了他一眼:“不急这个,说说陶氏的事情。”
程文梁咯噔了一下,小心看了程毅一眼,最终叹了一口气说:“这件事,舅老爷也无奈。陶氏的情况,远比您想的复杂。舅老爷他中风了,表少爷还来不及掌权,就被一封元廷调令征走了。
被派去河西陇北道的廉访司任吏目。
所以……”
程毅听到这个消息,明显就沉默了。
河西陇北道,就是如今兰州以西的甘肃西、蒙东、宁夏、西宁地区。
道,属于元朝后期的地方行政框架,主管为肃政廉访司。
算是一个元朝用来清查地方官吏贪污吏治的机构。但很可惜这个机构只在至正年之前有用,然后迅速腐败,成了如今一个类似可以干预地方司法、行政、军事的怪胎。
被选中其中当吏目,看起来好像是升迁大喜。
但其实这玩意儿也是要分地方的。
河西陇北道是什么地方?是河西走廊,现在可还没有建甘肃行省,所以这里的权力交叠,争斗非常厉害。
并且此地东接中原,北联草原,南通高原,西达西域。
地理条件看起来蛮好,但问题是元朝是汇聚了游牧、绿洲、商业、耕种在这些地方。
起因自然是成吉思汗对西夏的大屠杀,导致了这里党项人口被拆分或者灭族,留在这里的后续全是蒙古贵族,然后这些贵族在这里获得牧场与耕地,渐渐成了土霸王。
绝对算得上元朝朝廷很难督管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这里明明隶属于陕西行省,但却需要单独设置一个肃政廉访司的缘故。
而这里往上数,基本上全是“黄金家族”的后裔以及功臣之后,谁敢查他们的账?
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河西陇北道上下的官吏,因为各种“意外”被屠戮一空的局面了。
“他……还活着吗?”程毅带着凝重的语气问。
听到这话,程文梁微微摇头:“不知道。自打前几年闹了一场回乱之后,表少爷就失踪了,舅老爷也不知生死。
所以陶氏现在掌权的人,已经成了旁支。”
程毅点了点头。
如此他就明白了,为什么母亲家族明明还在,但就是没人来问询了。
只怕不仅是利益,更是为了解决前代家主三代的话语权问题。
“罢了,不管如何,现在程氏的人来了。”程毅笑吟吟看向程文梁,“如何处置,你去办吧。”
“这……”程文梁吓了一跳,“仆何德何能?仆只是……”
“你是我的家人。”程毅语气幽幽,“母亲留你,就说明她信任你。希望你能对得起她的信任。”
程文梁咬了咬牙,屈膝行礼:“仆这就去办。”
程文梁退了出去,走到帐外,擦了擦额角冒出来的冷汗,眼底尽是恐惧:“好险,但凡刚才我说错一句话,脑袋肯定要搬家。”
看着手中的文书,程文梁握紧了些:“看来家主的手段,远不是我能想的。这群家伙……哼!且看我好好炮制一二!”
他走后不久。
程毅环抱着双臂,在帐内看着地图。
他的目光一直落在兴元路(汉中安康地区)。
始于元朝的行省制度,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汉中如今拆给了陕西,保证了四川没办法捣乱。
但也导致了汉中地区的兵力始终有限。
毕竟汉中若是太强,一样很容易产生割据,所以汉中就是陕西与四川之间的缓冲。
这里的主要战斗力,全部来自隔壁的巩昌等处都总帅府的兵马。
也就是土司兵。
借调这玩意儿,在汉中地区还是热闹的,反正程毅现在收集来的情报看完,基本上能确定,直到现在,哪怕知道郧阳换主人了。
兴元路这边依旧没有增兵,只是让金州这边征召百姓筑城而已。
对,就是简单的筑城一座。
摆明了,对方是不认为自己会西进,只以为自己会跟着东出。
毕竟孟海马这个竹溪起家的造反头目,都因为地理原因,选择了攻打襄阳。
就足以说明汉中地区,其实对于现在的起义军来说,光是补给消耗,就足以耗死兵马。
也难怪上庸入蜀这一条路,战争年代一直没人走。
不过,他与孟海马不同。
孟海马不打这里,是因为他粮草有限,而且还有出路。
而自己打这里,是为了开拓战略空间。
所以,汉中可以不要,但金州城必须拿下。
战场必须退出去,给郧阳整体发展争取更多时间。
“嗯……来人,传冯澈。”
程毅唤来了冯澈,他现在已经不是郧阳府官员了,而是被程毅调来帅府,任帅府下后勤经历,换而言之就是一个管军事后勤的。
他一开始虽然只是什么都不懂的儒户,但他学习能力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做账目这一块。
而程毅的帅府框架搭建之后,粮草、税收就需要统一调配,不能算账,那肯定要出事。
所以冯澈被他直接从郧阳府内调来,为此奚争渡还对他没好气了几天。
因为冯澈的调动,导致了今年清查的账目工作量提高了几倍,奚争渡手中的算房都不够用了。
“大帅,您唤臣来?”冯澈走了进来,倒也没有继续行儒生的礼仪,反而有点摇摇晃晃,再看他青黑的眼袋,就足以说明他在帅府这边的工作强度了。
“嗯,你调一笔钱,三千两白银。”程毅说了一个数,“交给程文梁。”
“是,不知用途?”冯澈也没反驳,只是自顾自的取出小笔与案板,写了起来。
“组建参军经历司。”程毅如是说,“现在的情报,太杂太乱,我们需要有人督管。他也休息够了,该干活了。”
冯澈记下来后,又问道:“大帅可还有事?若是没事,臣还有公务。”
“去吧。”程毅点了点头,“用复式记账法的时候,也要多留意其中猫腻,查出来也不用声张,记下来之后,直接发参军经历司,程文梁会替你解决问题。”
“多谢大帅。”冯澈感激的对程毅大礼。
同时也对参军经历司的成立感到激动。
太好了!总算有人能替他找问题了,终于不用事事都自己上了。
【即将20万字书名测试,哪个书名你更喜欢?
1.元末:朕的奋斗
2.元末:普天之下尽汉土
3.红巾起义?三千虎贲破幽燕!
4.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
5.元末:从溃兵到列强
6.红巾破晓:元末我掌乾坤
7.魂入乱世:汉家儿郎不做奴
8.丹江血祭:从溃兵到元末霸主
9.裹巾而起:我的元末不一样
10.铁马红颜:乱世红巾定江山
11.两世枭雄:元末红巾战天下
12.江河染血:我在元末改乾坤
13.红巾当立:雇佣兵的元末霸业
14.乱世抉择:从丹江逃亡到天下为尊
15.元末龙兴:红巾裹身定河山
16.魂穿元末:残兵硬刚乱世
17.丹江睁眼:改写红巾命运
18.溃兵逆袭:元末我稳赢
19.红巾在手:元末我说了算
20.穿成败兵:开挂闯元末
21.汉家不奴:雇佣兵杀疯元末
22.元末地狱局?红巾逆天翻盘
23.元末争霸:逃亡到称帝高能
24.红巾要完?我定乱世剧本
25.两世记忆:横扫元末群雄
】
喜欢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