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这一切消失,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林朝羽接着吩咐,“让你手下的人煽动市民,挽留我们的赤脚医生。
如果再有社团来闹事,就联合市民把他们赶走!”
他凝视刘长福:“接下来,每天向我汇报进展。
把你手下几个得力干将叫来,我要看看他们的组织能力。”
刘长福连连点头:“明白,明白!”
林朝羽微微一笑:“另外,联系其他社团的人,传个消息——青山医馆和青山诊所对他们也有好处。
混江湖的,谁没个受伤的时候?”
“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头疼脑热总免不了。
”林朝羽说完,刘长福深以为然。
这话没错,是人就会生病,哪怕只是小感冒。
要让那些社团成员明白,破坏医馆和诊所对他们毫无益处,今后看病费用只会更高,他们还会真心实意地效力吗?
“必要时,”林朝羽慢条斯理地说道,“也可以让他们见识见识义隆社的待遇。”
他舒展了一下筋骨,语气平淡:“拉拢一批人,看看他们的反应。”
“还有警察,”林朝羽微微一笑,继续道,“多去警局宣传,告诉他们,如果青山医馆和青山诊所大规模关闭,对他们也没好处。
到时候谁来给他们看病开药?难道他们要花几百块去治病?”
“另外,试着接触一些警察,看看能否争取过来。”
林朝羽坐直身子,总结道:“总之,要让整个香江市民都清楚,医馆和诊所倒闭,我固然有损失,但最大的受害者始终是他们。”
刘长福点头应下。
“至于那三个社团,”林朝羽靠在沙发上,轻描淡写地说道,“挑一个,灭掉。”
语气平淡,却透着狠厉。
刘长福不敢小觑眼前这个十六岁的年轻人,咽了咽口水问道:“选哪个?”
“随便,看谁不顺眼就解决谁。
”林朝羽笑了笑,“这种小事,不用问我。”
明白!
刘长福点头。
尽管林朝羽年纪尚轻,但心机与手段却极为老练,行事狠辣,完全不像个少年。
林朝羽端起茶杯,淡淡道:“好了,你去吧,别让我失望。”
刘长福这才起身离开。
……
……
林朝羽要大规模关闭青山医馆和青山诊所的消息在香江闹得沸沸扬扬。
对市民而言,这绝非好事。
原本低廉的医药费让他们能轻松治疗小病小痛,可如今医馆却要关门了。
消息起初在报纸上发酵,但许多市民并不看报。
随着时间推移,传言愈演愈烈。
义隆社四处宣扬,而诊所的医生们在看完病后,总会补上一句:“过几天我们就关门了。”
追问之下,他们便说被社团逼得无法经营,承受不起损失。
市民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这究竟怎么回事?
原本治病吃药都很顺利,现在这些社团是要断我们的活路吗?
,以前看病要花多少钱?
现在费用降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还怎么比?
愤怒的情绪在香江市民心中迅速蔓延。
刘振刚下公交车准备回家,却发现小区里聚集了不少人,都朝着社区的青山医馆涌去。
王城,你怎么在这儿?
刘振在人群中看到了邻居王城。
这位律师跟自己一样属于中产阶层。
阿振!
王城也发现了他,快步走来:我们正要去医馆,希望乔医生能留下来!
乔医生?
刘振认识这位名叫乔建春的医生。
待人温和有礼。
前阵子自己感冒,就是乔医生给看的,开了板蓝根。
吃完两天就好了,总共才花了十块钱。
青山医馆要关门了!王城焦急地说:他要是走了,以后看病找谁?看西医起码要几百块!
提到几百块,刘振顿时觉得肉疼。
以前看病哪次不得花几百?
现在只要十块钱。
省下的钱能干多少事啊。
乔医生什么时候走?刘振连忙问。
明天!王城叹气:今天我们就是来劝他留下的。
刘振立即点头:走,我跟你一起去!
要是能留下这位医生,每次看病能省好几百呢。
青山医馆此刻被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市民并非自发聚集,而是义隆社暗中组织的结果。
起初只有十几人,渐渐增加到上百人。
现在至少有七八百人了。
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虽然有些人是来看热闹的,但多数人都有自己的考量。
谁能保证自己这辈子不生病?
一想到生病后要面对的天价医疗费,每个人都感到无比沉重的压力。
病痛折磨尚且可以忍受,但更让人喘不过气的,是高昂的医药费带来的经济负担。
好不容易有了平价医疗,绝不能让它就这样消失。
此刻,乔建春内心震撼不已。
他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受到这么多香江市民的拥护。
他不过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治病救人。
回想起过去,他是什么人?
不过是个街头混混,社团里的打手,说白了就是随时可能被牺牲的棋子。
直到被人砍断脚筋,彻底成了废人。
命运有时就是如此奇妙。
一个瘸腿的社会底层,遇到林朝羽后,竟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乔医生。
乔建春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被人这样称呼。
对比从前醉生梦死的日子,他心中涌起深深的惭愧。
改变他命运的人,是林朝羽——林先生!
望着医馆外聚集的香江市民,乔建春一瘸一拐地走了出去。
“乔医生!”
众人纷纷围上前,为首的市民开口道:“乔医生,我是这附近的居民,这段时间多亏您医术高明,帮我们解决了太多病痛!”
乔建春连忙摆手:“别这么说,这些都是医生的本分,救死扶伤,本就是我们的职责。”
“乔医生,您能不能留下来?”那位市民恳切地说,“我们大家都希望您能留下,对不对?”
“是啊,乔医生,请您留下吧!”另一人附和道,“以前我看一次病要花三百多块,可您只收我十块钱,我打心底感激您!”
“没错,乔医生,求您别走!”
“您不是说医者仁心吗?我们这么多人都指望您看病,您要是走了,我们怎么办?”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乔建春身上。
乔建春深吸一口气,回想起林朝羽教导过的话,缓缓说道:各位乡亲,不是我不愿留下,实在是身不由己!
他面露难色地继续道:是那些香江帮派要砸我们的医馆诊所,我 无奈才要走。
就算我想留下给大家看病,可他们来闹事砸店,我们又能怎么办?
这番话让在场众人都陷入沉默。
这时,一个义隆社的成员站了出来。
这人从前和乔建春称兄道弟,如今乔建春已当上医生,他却仍在帮派里混日子。
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各位街坊,乔医生遇到麻烦,我们岂能坐视不理?他为大家治病救人,难道就眼睁睁看他被帮派赶走?
不行!人群中有人响应。
大声点!行不行?那人提高嗓门。
不行!这次回应响亮了许多。
他仍不满足,又吼了一声:大家说,能让帮派封了青山医馆和诊所吗?
不能!这次吼声震耳欲聋。
连原本只想看热闹的刘振强都被感染,忍不住跟着呐喊起来。
现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俗话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医馆诊所关系到每个香江市民的切身利益。
没人愿意看到医馆关门,否则生病时找谁医治?
大家说,要是帮派再来闹事,砸乔医生的医馆,我们该怎么办?
赶走帮派!别来祸害医馆!
对!赶走他们!
......
围观群众越聚越多,了解情况后都选择留下。
真正被乔建春医治过的人虽占少数,但谁都明白这事关自身利益——谁能保证自己不生病?留住一位医术好收费低的医生太重要了。
乔医生!
乔建春昔日的李茂空高声说道:大伙儿都盼着你留下!从前你给我们看病治伤,如今轮到我们护着你了!
乔建春眼眶微红,连连点头:好,好!替我转告乡亲们,我乔建春不走了!
......
气氛正浓
但对李茂空而言,真正的任务方才开始。
人群渐散。
他却忙得脚不沾地。
挨家挨户登记签名。
咚咚咚
刘振强正读着《明报》,纵使近日医馆 不断,他仍保持着每日读报的习惯。
此刻读到杨过被郭芙断臂的段落,只觉胸口发闷——前些日子尹志平当上龙骑士已够闹心,如今又见神雕侠失臂,更添郁结。
太揪心了!
他转而翻开《大明报》,所幸这八部小说尚未到虐心处。
敲门声响起,刘振强不悦地皱眉。
他最厌阅读时受人打扰。
开门见是李茂空。
对方恭敬道:先生好,敝姓李,名茂空。
李茂空?刘振强打量着来人:有何贵干?
为乔医生之事而来。
李茂空含笑解释。
乔医生不是决定留下了吗?刘振强疑惑道,你还有何事?
虽说不走,但若社团再来闹事...李茂空递上一份联名书,我们想用万人签名安乔医生的心。
刘振强接过细看,原是承诺若医馆再遭 扰,众人必施援手。
翻过纸背,已密密麻麻签满姓名。
见众人皆踊跃,他心想多签一个无妨,便挥笔落下自己大名。
不知刘先生从事何种职业?李茂空随口问道。
律师。
律师?李茂空笑而不语,转身奔赴下一户。
......
收集信息终究是件耗时费力的事。
总体而言,义隆社的表现还算令人满意。
这几个月里,林朝羽陆续从义隆社挑选了一批人进行培训,首要任务是让他们识字,同时还要头脑灵活、反应机敏。
这批人即便留在青山集团做销售也完全能胜任。
青山集团办公室,林朝羽仔细翻阅着众人收集的资料,满意地点头:情报工作做得不错,看来大家确实不希望我们的医生离开。
陈琪芸扫了眼名单,笑着说:群众的呼声这么高,就算社团来找麻烦,恐怕也不敢轻易动手。
未必。
林朝羽摇头,真遇到社团闹事,多数人第一时间还是会选择自保。
现在不过是仗着一时热血,真正面对危险时未必敢挺身而出。
那怎么办?陈琪芸疑惑道。
林朝羽晃了晃手中的名单:查清这些人的背景职业,让义隆社成员提前做好动员工作。
等社团来犯时,就由他们带头行动。
他胸有成竹地补充,只要有人带头,群众自然会被带动。
到时那些敌对社团就会见识到什么叫做众怒难犯。
林朝羽转头对李茂空露出赞许的目光:这段时间辛苦了。
李茂空连忙起身:能为林先生效力是我的荣幸。
一旁的刘长福见状,心里颇不是滋味。
这个曾经的手下如今对林朝羽毕恭毕敬,恐怕就算林朝羽让他背叛自己,他也会毫不犹豫。
这也难怪——李茂空的父母获得了青山集团的工作安置,两个弟弟被送进学校读书,他本人还在青山学堂学习文化知识。
所有人都清楚,跟着林先生才有前途,混社团永远没有出路。
刘长福迅速收起杂念。
他明白,手下像李茂空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
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不可能背叛林朝羽这个金主。
至于小弟们对林先生的敬重,就由他们去吧。
眼不见为净。
这段时间,张家并未过多关注林朝羽。
他们以为林朝羽已经认输,只想保住自己的公司和资产。
然而,一旦退避,他的产业又怎能保全?
觊觎林朝羽资产的并非只有张家。
起初,他们对林朝羽的举动感到疑惑。
如今,他们却认为林朝羽容易对付,面对张家的打压,他几乎没有反抗,匆忙宣布医馆和诊所停业。
唯独张玉良觉得蹊跷。
林朝羽莫非在设局?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要成为商业巨头,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否则一切手段都是空谈。
眼下,张家的重心仍是房地产。
一部分资金来自张家,另一部分则是汇丰银行的贷款。
张家计划建造联邦大厦和国际大厦,仅靠积蓄远远不够,必须依靠银行贷款。
然而,向汇丰银行借款并非易事。
尽管张家已是豪门,但汇丰银行对华人资本和英国资本的态度截然不同。
喜欢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