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漫冬手捧四个红色礼盒走上前来。
四人惊讶不已,没想到林朝羽真的兑现承诺。
根据公司规定,贡献分为四个等级:
普通贡献——奖励五倍月薪;
大贡献——奖金十万元;
重大贡献——享有产品利润1%的分红,为期三年;
特大贡献——享有产品利润10%的分红,为期五年。
在林朝羽的评判体系中,重大突破与卓越成就历来只属于顶尖技术团队,普通工人难以企及。
他们的能力范围仅限于基础贡献与显着贡献。
未来,林朝羽将持续调整企业政策。
这是技术层面的考量。
管理层面则采用另一套评估机制。
例如效率提升可获得绩效奖励。
若管辖范围内有人立功,管理者同样能获得嘉奖。
倘若团队实现重大突破,管理人员还能享受产品销售分成。
这项制度自创立之初就被林朝羽确立。
旨在激发员工积极性。
然而迄今为止,多数人仍持观望态度。
毕竟空许诺言的老板比比皆是,最终解释权永远掌握在资方手中。
此刻全场沸腾,难道林朝羽真要兑现承诺?
乔洪、刘城、郭政、孙晓四位的工作成果应评定为显着贡献。
林朝羽宣布:依据公司章程,他们将共享十万元奖金。
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惊叹。
这次竟是真金白银的嘉奖!
四位成员...
林朝羽继续说明:根据各自贡献程度存在差异,但经协商后一致认为在改良塑胶花生产工艺过程中付出均等,因此奖金将平均分配。
人均可获得两万五千元。
这笔数额依旧令人咋舌,在场众人无不艳羡。
当时香港普通劳工月薪约两百元。
苦力工种仅一百八十元。
林朝羽给出的薪资是二百五十元,识字员工可达三百元。
而今日的奖励金额直接突破万元大关。
......
乔洪难掩激动。
两万五千元足以在香港购置房产。
当然,这个价位只能在新界或九龙郊区置产。
但相比原有居住条件已是质的飞跃。
林朝羽曾承诺,只要为公司做出足够贡献,就会给予奖励。
如今,乔洪真切感受到林朝羽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的作风。
当着众人的面,林朝羽将两万五千元交到乔洪手中。
乔洪眼眶微红,郑重地向林朝羽鞠躬致谢:“林先生,谢谢您!”
林朝羽淡然一笑:“不必谢我,这是公司的规定。
你为公司降低成本,就是在创造利润。
无论是谁,包括我自己,都必须遵守公司制度。”
王荣目睹这一幕,心中暗自赞叹。
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林朝羽确有独到之处。
他与众不同,正如他自己所言——做好事不留名,那还做什么好事?不仅要做好事,更要大力宣传。
此举虽为收买人心,却让人不得不承认,效果极佳。
连对待普通工人都如此慷慨果断,对自己又会如何?王荣忽然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只要能力足够,未来大有可为。
这一刻,他甚至涌起一股为林朝羽效死力的冲动。
会议结束后,林朝羽与王荣一同乘车离开。
车上,林朝羽开口道:“王荣,有件事交给你办。”
王荣立刻回应:“您请说。”
“公司内部要创办一份报纸,就叫《青山日报》。
”林朝羽缓缓说道,“首先,重点报道今天的事,宣传乔洪的贡献,详细说明他如何为公司节省成本,以及公司对他的奖励。”
王荣点头赞同:“老板的想法很好。
既然是内部报纸,我们可以要求员工必须购买。”
“订阅自愿,不强求。
”林朝羽摇头,“有些员工想省钱,何必强行从他们口袋里掏?对外人可以强硬,对自己人要宽容。”
王荣再次点头。
他意识到,林朝羽的思维确实与众不同。
别人总想着如何克扣员工,而林朝羽却千方百计用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林朝羽沉吟片刻,开口道:“还有几个想法要补充。
除了宣传奖金,管理层若出现贪腐行为,必须严惩,处理结果要刊登在报纸上!”
他接着说道:“另外,可以把工厂当前的技术难题也刊登出来,让工人们在闲暇时思考解决办法。”
王荣皱了皱眉:“老板,这样会不会引来能力不足的人也凑热闹?”
“首先,不能影响本职工作。
”林朝羽回答,“其次,可以设置考试门槛,水平不够的人不得参与研发。”
他顿了顿,补充道:“总之,问题可以公开,但参与必须有限制。”
王荣点头认同:“这个办法不错。”
“再设立一个工厂图书馆。
”林朝羽继续道,“让工人有机会自学。”
王荣有些迟疑:“老板,这能行吗?”
“行不行都得试试。
”林朝羽无奈道,“人才太少,只能自己培养。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会让他们明白,知识就是财富。”
王荣想了想,觉得可以一试。
林朝羽又说:“另外,选几个员工,宣传他们的故事,增强内部凝聚力。
具体你来安排。”
“没问题。
”王荣答应道。
“明天我要看到报纸。
”林朝羽叮嘱。
“一定完成。”
很快,《青山日报》印发。
工人谷泰和随手拿起一份,瞥见标题时愣了一下。
《秦时商鞅徙木立信,今日林董依规发奖金》
他往下读去,眉头渐渐皱起:“林朝羽发了十万奖金?奖励四个工人提高了塑胶花的生产效率?”
读到此处,谷泰和猛地倒抽一口气。
四个人分十万块。
每人竟能拿两万五?
一瞬间,谷泰和只觉得胸口发闷,呼吸都不顺畅了。
乔洪这人他熟,就住在附近,这家伙居然每个月能赚两万五?
越想越气,谷泰和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蹭地窜了上来。
凭什么?
乔洪能干的活,他谷泰和照样能干!
他咬紧牙关,脑子飞快转起来——自己现在管的是止咳糖浆生产线,能不能优化流程?能不能压缩成本?
…………………
人骨子里都带着不甘。
你乔洪算老几?
几天前不也和我一样,月薪两三百的打工仔?
现在你乔洪能拿两万五奖金,我谷泰和差哪儿了?
要是差距太大,或许还会自叹不如。
可偏偏——
在谷泰和眼里,乔洪跟他半斤八两。
乔洪行,自己没理由不行!
这股倔劲一上来,谷泰和立马盘算着要干票大的。
他乔洪能成事,我谷泰和照样能!
而这,正是林朝羽要的效果。
重奖重赏,广而告之。
为的就是让企业内部卷起来——真正懂机器、懂省料的从来不是坐办公室的,而是生产线上的工人。
他们天天摸机器,问题在哪儿门儿清。
唯一的短板是文化不够。
林朝羽的套路很简单:鼓励工人敢想敢说,再给他们补文化课。
初期改进容易,越往后越需要知识打底。
既有文化又熟悉产线,发现问题自然手到擒来。
林朝羽清楚,自己虽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终究孤木难成林。
爱因斯坦的理论,不也得靠千万人接力实现?眼下,他更得把精力用在理顺公司管理上。
青山集团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一套清晰的晋升体系。
为了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林朝羽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
他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并将公司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投入到员工培养中。
这实属无奈之举。
在当时的香江,能读写已属难得,懂物理、化学的人更是稀缺的人才。
这段时间,林朝羽并未停歇。
他日夜编写教材,内容涵盖前世初中和高中的知识,常常累得手臂酸痛。
同时,他也在与人合作研发一款新型打字机,希望支持汉语拼音输入,以提高效率。
毕竟,计算机要到七十年代末才能普及,眼下只能先靠打字机节省时间。
针对工厂员工,林朝羽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
- 掌握3000个汉字为第一级,工资300元。
- 学完小学课程,掌握基础数学运算,工资提升至350元,为第二级。
- 完成初中课程并通过考试,工资涨至500元,为第三级。
- 高中考试合格者,工资升至800元,为第四级。
- 具备专业技术能力者,工资直接1000元起步,为第五级。
之后仍有晋升空间,直至达到林朝羽本人的级别。
不过,目前从丁来旺往下的职级仍处于空白状态。
这并非林朝羽吝啬,而是专业书籍的翻译工作繁重,需要他亲自参与。
不过,他很快找到了一个高效的方法——利用现有的500人培训班,让他们尝试翻译,再通过内部讨论和工人反馈来修正内容。
虽然方法简单,但效果显着。
……
随着林朝羽对生产设备的调试完成,新一批塑胶花迅速投入市场。
他派出销售团队联系各地经销商,并以每件便宜5毛钱的价格大量供货。
这一举措让经销商们大吃一惊。
林朝羽的名声早已传开——无论是与张家的激烈竞争,还是与金镛的笔战,都让他成为焦点。
如今他大规模进军塑胶花市场,再次引发关注。
一直以来,林朝羽的产品都只是李嘉成的备选方案。
客户们更倾向于订购李嘉成的塑胶花,只有在缺货时才会转向其他供应商。
一方面,李嘉成作为塑胶花行业的先行者,拥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同时他的产品质量也确实优于众多小作坊。
另一方面,李嘉成与潮州商会关系密切,商界同行多少都要卖潮州商人几分薄面。
然而,如今林朝羽打破了这一局面。
他将每朵塑胶花的价格下调了五角。
实际上,林朝羽的成本节省远不止五角,还包括人工开支的降低。
过去,一名工人每分钟只能制作一朵塑胶花,但在乔洪改进工艺流程后,四名工人每分钟能产出128朵。
效率的提升大幅削减了人力成本。
林朝羽的大幅降价立刻吸引了塑胶花经销商的注意。
五角钱的差价看似微不足道,但销量一旦上去,积少成多便是一笔可观的利润。
更令经销商心动的是,林朝羽的产能充足,完全能够满足大批量订单的需求。
……
香江北角,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李嘉成坐在宽敞的办公室内审阅经营简报。
这个习惯始于三年前,当时他正是通过英文报刊发现了塑胶花的商机。
尽管他通晓英文,但简报仍以中文呈现,同时附上公司近期的运营及盈利数据。
这一点上,他与林朝羽的管理风格颇为相似。
“嗯?”李嘉成突然皱眉,抬头唤道:“陈秘书!”
陈秘书快步进门,李嘉成将简报推到他面前,沉声道:“最近塑胶花的销量为何骤降?”
陈秘书显然早有准备,立即答道:“老板,原因是朝羽实业近期进军塑胶花市场,林朝羽突然宣布全线产品降价五角。”
“什么?”李嘉成脸色一沉,“怎么现在才汇报?”
尽管塑胶花行业已现颓势,但按李嘉成的预判,至少还有一两年盈利空间。
过去三年间,这项生意已为他带来数千万利润。
正是这笔资金,让李嘉成顺利踏入房地产行业。
尽管他一心想要专注于地产生意,但眼下塑胶花业务依然红火,短时间内,李嘉成还不打算放弃这块市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林朝羽突然出手了。
他直接将价格压低了五毛钱。
对于林朝羽,李嘉成并不陌生。
喜欢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