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采购清单,朴雅卡不禁暗自吃惊。
郭鹤年每年的采购额高达六亿港币,林绍良也有四五亿之多,这些订单不仅包括驱虫药,还有大量其他仿制药。
随着林朝羽培养的赤脚医生推广开来,东南亚各国的药品采购量更是显着增长。
相比之下,朴雅卡这一个亿的订单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朴雅卡深深看了林朝羽一眼,意识到上次对方态度友好,多半是看中了未来的合作前景。
一个亿真的够用吗?林朝羽含笑问道,如果不提前预定,明年的药品可能要延迟发货了。
朴雅卡沉吟片刻:那就先付订金吧,我会尽力说服家父。
药品供应完全不是问题。
林朝羽气定神闲地说,我这边备货充足,如果朴雅卡小姐需要,可以立即发货。
如今他与大陆关系良好,每年提供大量外汇,已经成为最大的苦楝子进口商。
朴雅卡犹豫片刻,又提出一个要求:另外我们希望药品包装不要使用中文,改用印度文字。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对外宣称这是我们印度自产的药品。
说到这里,她无奈地补充道:希望林先生能够理解。
从朴雅卡的态度,林朝羽大概能猜到印度今年的惨状——被揍得几乎认不出本来面目。
说来也是咎由自取,原本可以稳坐第三世界领袖的交椅,风光无限。
如今却沦为众人眼中的笑柄,彻底现出了原形。
“我完全明白!”林朝羽微笑着看向朴雅卡,“我们之间的合作,自然不能被战争影响。”
朴雅卡点头表示认同。
生意顺利,她也不愿横生枝节。
“那就祝我们合作顺利!”林朝羽伸出手。
“合作顺利!”朴雅卡握住他的手回应道。
与朴雅卡的合作,是今年的最后一笔大单。
随后,林朝羽再次召开董事会。
如今董事会的成员有所增加,包括青山银行的廖烈文、朝羽物业的吕立前、朝羽基建的简文涛,以及香江朝武钟表公司的袁都盛。
能进入董事会的成员,都持有青山集团的虚拟股份,并在各自的分公司享有一定比例的虚拟股权。
林朝羽坐在主位,静待各分公司的业绩汇报。
目前,盈利最高的仍是青山医药,其次是朝武钟表公司。
青山医药今年净利润达十二亿港币,朝武钟表虽下半年才发力,但也贡献了近四亿利润,两者合计十六亿港币。
紧随其后的是青山银行,储备金额已突破八十亿港币。
不过,由于今年收购了陈友庆和利家的资产,许多资本为固定资产,现金部分仍在核算中,最终会交由朝羽地产处理。
林朝羽对各分公司的定位十分清晰:地产专注地产,物业聚焦物业,银行专营金融,分工明确。
即便内部合作,也需按规章办事,款项结算必须清晰。
当然,必要的便利还是有的。
例如,朝羽地产若想收购青山银行旗下的房产,可从青山银行获得贷款,利息按标准计算。
但这一待遇,普通客户根本无法享受。
自家企业自然享有优先权,但该付的利息一分不少。
青山银行也需要盈利,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年终分红——利润越高,分红越多。
内部既合作,又竞争,这正是林朝羽的经营之道。
今年朝羽地产的开支将大幅增加,贺志洪几乎参与香江政府所有土地拍卖,重点瞄准浪澄湾工业用地和九龙船坞周边地块。
只要港英政府挂牌出售,林朝羽就果断出手竞标。
目前浪澄湾已被林朝羽开发为工业区,通过物业租赁获得收益。
接下来他计划在浪澄湾和九龙船坞各建一座发电厂,逐步形成浪澄湾和九龙湾两大工业区。
这些项目由新成立的朝羽基建公司负责推进,未来将通过水电供应获取长期收益。
林朝羽采取差异化策略,避开与英国资本正面竞争,专注打造自己的核心产业区。
他深知技术和技术人才才是关键所在。
今年朝羽实业已具备机床生产能力,虽然首批产品质量有待提升,但林朝羽仍将其销往内地。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使用才能发现问题,进而改进完善。
内地当时机床紧缺,这些产品虽不完美但仍能满足基本需求。
此外,朝羽实业也从内地采购零部件,形成产业互动。
同时,林朝羽还从欧美进口设备转售内地。
林朝羽与包船王、内地及莫妮卡建立了独特的贸易链条:莫妮卡与林朝羽在英注册公司,以英国名义从澳洲进口铁矿和煤炭,利用英联邦身份争取优惠价格;包玉刚负责运输;内地则以黄金等物资结算。
这一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内地获得资源,林朝羽和莫妮卡集团赚取差价,澳洲出口创汇,包玉刚获得运费。
林朝羽深刻认识到商业世界的现实法则:在利益面前,表面的对立往往掩盖着实质的合作。
只要有利可图,各方都能找到共赢的平衡点。
林朝羽惊讶地发现,今年的盈利竟比去年翻了五倍有余。
整整二十个小目标。
“接下来,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我计划创办一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林朝羽双手撑在桌沿,语气沉稳:“从现有工人中选拔优秀且愿意提升技能的人,给予他们更好的岗位和待遇。”
“其次是朝圣中学,主要面向工人子女。
我们需要改善他们的住宿条件,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林朝羽继续说道:“羽旨很简单,让孩子在这里学有所成,无论是成为技术工人还是白领精英。”
“最后,关于公司利润的分配——”
他稍作停顿,“两成投入科技研发,五成作为未来预算,这部分不计入利润。
剩下的三成才是实际利润,其中百分之十分给董事会成员,包括我;剩余的百分之九十用于员工奖励,包括年终奖和虚拟股权分配。”
“我们将设立十八级薪酬体系,达到第五级的员工可持有虚拟股权,最高十八级如我的职位,最多享有百分之一的分红权。”
林朝羽笑了笑:“评级标准有两点:贡献值和个人能力。
这就是未来的考核依据。”
——
分红政策主要面向两类人:管理层和技术人才。
现阶段有资格参与分红的技术骨干寥寥无几,但这一机制为普通员工树立了目标,同时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林朝羽的分配逻辑很清晰——
贡献与技术决定分红资格。
普通销售岗仅能获取业绩提成,不参与虚拟股权分配。
林朝羽重视专业技术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销售岗位无足轻重。
销售团队同样关键,他们的价值直接体现在业绩上。
对于从技术岗转至销售岗的员工,公司允许他们保留虚拟股权。
这样的调动旨在让技术人员深入市场,从中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
此次会议,林朝羽决定推动公司自上而下的内部改革:
将决策权下放至一线。
优化薪酬体系。
明确福利制度。
建立内部竞争机制。
针对不同业务板块,林朝羽制定了差异化的管理规则。
他始终强调一个核心原则:人才在公司占据重要地位。
如何充分激发人才潜力才是关键。
林朝羽认为,作为集团董事长,他不必事无巨细地参与所有事务,而是应该专注于把握公司的发展方向。
专业能力考试仅是员工晋升的基础条件。
林朝羽表示,通过考核后,我们将进入评估期。
晋升标准取决于实际贡献,而非加班时长。
员工可尝试不同岗位,再决定晋升路径。
另外,我们需要完善公司基本法,确保竞争力和员工积极性。
他补充道,踏实做事才是根本。
晋升不应掺杂个人偏好,一切依制度而行。
说到这里,林朝羽轻咳两声:这是我的规划。
有人希望提高待遇、增加分红,但请记住,只有公司持续壮大,每个人的收益才能水涨船高。
王荣对林朝羽的提议表示全力支持。
事实上,会议前两人已达成共识。
不过即便没有王荣的支持,林朝羽仍可独断专行。
当然,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他更倾向于展现民主作风。
......
接下来是分红环节。
二十多亿资金中,七成用于运营成本,剩余六亿进行分配。
分红方案涵盖总部及各分公司,林朝羽设计的分配机制相当精细。
董事长林朝羽今年的分红为三百万,王荣去年拿到一百三十八万,今年则升至两百万。
林朝羽调整分红比例时,并未亏待众人,至少确保每人所得高于去年。
所有人对此都充满期待,因为今年公司盈利远超去年,只是具体分配方案仍未公布。
陈琪芸今年的分红突破百万,去年仅有十四万,增长显着。
然而,廖烈文对此反应平淡,毕竟他的家族资产雄厚,这点分红不值一提。
林朝羽并不心急,他安排张牧跟随廖烈文学习银行业务,待张牧熟悉后,便是廖烈文离开之时。
林朝羽并非不信任廖烈文,他在许多事务上表现出色,但他的重心始终偏向家族产业。
相比之下,王荣等人因林朝羽的知遇之恩而忠诚,但廖烈文不同——除非分红高达千万,否则他毫不在意。
林朝羽心知肚明,因此一边用他,一边让张牧接手,为后续调整做准备。
“分红结束后,技术人员和年终奖将陆续发放。
”林朝羽宣布,“所有技术人员,无论来自香江还是日本,只要通过内部评级,均可享受分红。”
廖烈文默默注视林朝羽,虽知他一贯厚待技术人员,但如此慷慨仍令他意外。
在他看来,人才遍地皆是,何必耗费巨资留住他们?这些钱若全归自己,岂不更好?
当然,剩余的5.4亿港币,林朝羽实际上也无法完全分配完毕。
目前集团的技术人员数量有限,远未达到参与分红的规模。
在向部分技术人员发放分红后,剩余资金自然流入林朝羽的个人账户。
他可以全部据为己有,也可以继续投入公司的研发及运营预算。
不过对林朝羽而言,这并无区别——整个公司都是他的,如何使用全凭他的意愿。
林朝羽早已定下基调:唯有核心人才才有资格参与分红,剩下的则由董事长自由支配。
无论是注入公司资金还是个人消费,全凭他的选择。
当然,适当的激励不可或缺,该分出去的份额还是要分。
会议结束后,林朝羽单独留下王荣。
由于人才紧缺,他要求王荣亲自逐一拜访,确保分红准确发放到位。
朝武钟表公司
“什么?我也有分红?”大岛一夫满脸惊讶。
事实上,他原本已萌生返回日本的念头。
自从他在林朝羽麾下成功研发石英表后,日本本土企业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承诺优厚待遇。
当初,大岛一夫因殴打恩师导致名声扫地,在日本无人问津,这才被林朝羽招揽。
如今他的能力得到验证,日本企业自然希望他能回归,并愿意提供丰厚薪酬。
尽管感激林朝羽的知遇之恩,但面对日本企业开出的条件,大岛一夫仍有些动摇。
毕竟,他已经从林朝羽这里获得100万港币奖金,似乎没必要继续留下。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年底竟还有额外分红。
“50万?”大岛一夫倒吸一口凉气,暗暗惊叹林朝羽的大手笔。
“大岛一夫先生,您持有两份虚拟股权,一份来自朝武钟表公司,另一份属于青山集团。
”王荣微笑道,“您希望以现金形式领取,还是直接存入银行账户?”
大岛一夫思索片刻后问道:我想了解分红的具体比例和分配方式?
王荣详细地解释了相关细节。
听完后,大岛一夫陷入了沉思。
日本公司给他开出的年薪是450万日元,既没有分红也没有虚拟股权。
但按照林朝羽的方案,如果他留在青山集团,根据贡献每年至少能获得50万港币分红,折合650万日元,再加上10万年薪,总计约900万日元。
这个数字让大岛一夫犹豫了。
回到日本后能获得这样的待遇吗?在青山集团,他负责整个项目,享有极大的自主权。
而回国后可能又要从基层做起。
今年分红就有50万,如果新产品畅销,未来分红还会增加。
林朝羽承诺的丰厚回报令他难以抉择。
大岛一夫先生,您怎么了?王荣关切地问。
没什么。
大岛一夫回过神来,我想见见林董事长。
在青山集团办公室,林朝羽微笑着问道:大岛一夫,找我有事?
大岛一夫直言不讳:有日本公司邀请我回国,我正在考虑。
但您给出的条件太优厚了,让我难以决定。
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这将影响我的最终选择。
请讲。
林朝羽为他斟了一杯茶。
林朝羽微微颔首:“只要大岛先生留在公司,每年都会有这份待遇!”
大岛一夫接着问道:“我还有个请求,希望我的女友也能来香江,不知她能否享受和我相同的待遇?”
“一切按公司制度执行。
”林朝羽笑容温和,“如果大岛先生的女友能力出众,集团当然欢迎她的加入。
喜欢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