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铂悦府酒店16层,走廊里的应急灯泛着冷白的光,将警戒线的影子拉得细长。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灰尘气息——那是通风管道被强行拆开后,从幽深的管道深处飘散出来的。陈默蹲在1608客房门口,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手铐。他的目光落在门框上方那个被拆开的通风口盖板上,金属边缘还沾着新鲜的划痕,显然是不久前才被人撬动过。作为市刑侦支队的老牌刑警,陈默办案二十年,见过无数精心布置的现场,但这起刘振邦遇害案,从一开始就透着诡异。
死者刘振邦是“鼎盛集团”的副总,昨晚八点被发现死于自己的客房内,死因是氰化物中毒。现场门窗完好,没有打斗痕迹,桌上的红酒杯里检测出了氰化物成分,初步判断是熟人作案。但奇怪的是,酒店监控显示,案发时间段内,除了死者本人,没有任何人进入过1608客房。陈队,技术科的小李他们到了,通风管道的勘查准备开始了。年轻警员小林的声音打断了陈默的思绪。陈默站起身,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膝盖。让他们小心点,管道里空间狭窄,别破坏了可能存在的痕迹。他叮嘱道,目光扫过走廊尽头的监控摄像头——那个摄像头正好对着1608客房的门口,却偏偏在案发前后半小时出现了信号中断,这绝对不是巧合。
技术科的小李带着两名勘查人员,扛着专业设备走了过来。他们打开工具箱,取出强光手电、微型摄像头、粘尘纸、指纹刷和特殊的荧光试剂,动作熟练地做着准备工作。陈队,这通风管道直径大概30厘米,是酒店中央空调的送风管道,连接着每层的客房。我们已经查过,1608客房的通风口连接着1606客房的通风管道,中间没有分支。小李一边说,一边戴上头灯和手套。1606客房的住客,正是鼎盛集团的另一位副总——赵天成。刘振邦和赵天成是公司的两大实权派,最近因为一个重要的项目竞标,两人明争暗斗得厉害,关系早已势同水火。案发后,赵天成声称自己昨晚一直在房间里处理文件,没有离开过,但他无法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因为1606客房门口的监控也恰好出了故障。
开始吧。陈默点了点头。小李首先将微型摄像头通过通风口伸入管道,屏幕上立刻传来了管道内部的画面。管道内壁布满了厚厚的灰尘,有些地方还挂着蛛网,显然平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里。摄像头缓缓推进,画面中除了灰尘和管道壁的金属纹理,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看来得有人进去看看。小李皱了皱眉。管道直径有限,成年人进入会非常困难,最终决定让身材最瘦小的勘查员小王进去。小王换上了特制的勘查服,身上系着安全绳,手里拿着强光手电和粘尘纸,小心翼翼地钻进了通风口。
陈默和其他人围在屏幕前,紧盯着小王传来的画面。管道内部比想象中更狭窄,小王只能匍匐前进,每移动一步都要格外小心,生怕破坏了可能存在的痕迹。强光手电的光束在管道内来回晃动,照亮了那些厚厚的灰尘。陈队,你看这里。小王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屏幕上,在管道内壁的一处凹陷处,有一小块灰尘被蹭掉了,露出了金属的本色。这处痕迹很新鲜,应该是最近有人经过时留下的。陈默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仔细检查周围,看看有没有纤维或者指纹。小王按照指示,用粘尘纸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那处凹陷周围的管道壁,然后将粘尘纸密封好,装进了证物袋。接着,他又用指纹刷蘸了少量粉末,轻轻刷过那处凹陷处。很快,一枚模糊的指纹轮廓出现在了管道壁上。
找到了!有一枚指纹!小王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但由于管道壁凹凸不平,指纹显得有些残缺,清晰度不高。小王立刻用特殊的荧光试剂喷洒在指纹上,然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指纹的轮廓变得清晰了一些。他用相机拍下了指纹的照片,然后小心翼翼地提取了指纹样本。继续往前推进,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发现。陈默说道。小王继续匍匐前进,大约推进了五六米远,也就是1608客房通风口对应的位置附近,他又有了新的发现。陈队,这里有几根纤维!
屏幕上,在管道底部的灰尘中,夹杂着几根淡黄色的纤维,长度大约在两到三厘米之间,颜色很显眼,与周围的灰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王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这几根纤维夹起,装进了另一个密封的证物袋里。好了,先出来吧。陈默说道。小王顺着安全绳,慢慢退出了通风管道,脸上沾满了灰尘,额头上渗着汗珠。陈队,管道里太闷了,而且空间太小,稍微一动就会碰到管壁,还好这两处痕迹都在比较隐蔽的地方,没有被破坏。小李立刻将提取到的纤维和指纹样本装进证物箱,陈队,我现在马上回技术科进行鉴定,争取尽快出结果。
去吧,路上小心,鉴定结果出来第一时间通知我。陈默说道。看着小李等人离开的背影,他的目光又回到了1608客房的通风口。如果这枚指纹和纤维真的是赵天成留下的,那么就可以证实赵天成曾经通过通风管道进入过刘振邦的客房,他的嫌疑将大大增加。但陈默心里也清楚,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能轻易下结论。
回到刑侦支队,天已经蒙蒙亮了。陈默没有休息,而是立刻调取了赵天成的相关资料。赵天成今年45岁,毕业于名牌大学,在鼎盛集团工作了二十年,从基层一步步爬到了副总的位置。他性格沉稳,做事谨慎,平时很少与人发生冲突,但在工作上却异常强势,尤其是在这次项目竞标中,他和刘振邦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据公司员工反映,案发前一天,赵天成和刘振邦在公司会议室因为项目方案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赵天成甚至扬言要让刘振邦付出代价。这无疑给赵天成增加了嫌疑,但仅凭一句气话,显然不能作为定罪的证据。陈队,技术科那边有消息了!上午十点,小林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鉴定报告。
陈默立刻接过报告,快速浏览起来。鉴定结果显示,从通风管道中提取到的几根淡黄色纤维,经过成分分析,与赵天成案发当天所穿的羊绒衫成分完全一致。这种羊绒衫是国外某奢侈品牌的限量款,材质特殊,很难找到相同成分的衣物。指纹呢?指纹比对结果怎么样?陈默最关心的还是指纹的问题。指纹比对还在进行中,小林说道,因为那枚指纹有些残缺,技术科的同事正在用计算机进行修复和比对,估计还要等一两个小时才能出结果。
陈默点了点头,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纤维的鉴定结果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至少可以证明赵天成曾经进入过通风管道。但指纹的比对结果才是关键,只有当指纹也比对成功,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在等待指纹比对结果的同时,陈默决定再次提审赵天成。赵天成被传唤到刑侦支队后,一直表现得很平静,对于警方的询问,他始终坚称自己案发当晚一直在房间里处理文件,没有离开过,也没有进入过通风管道。
赵天成,我们已经对1606客房和1608客房之间的通风管道进行了勘查,在管道内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线索。陈默坐在审讯室的桌子后面,目光紧紧盯着赵天成,我们提取到了几根纤维,经过鉴定,这些纤维和你案发当天所穿的羊绒衫成分完全一致。你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赵天成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纤维?这很正常啊。他说道,我在房间里穿羊绒衫,难免会有一些纤维脱落。通风管道是连通的,可能是通过空气流动,将纤维吹到了1608客房的通风管道里,这并不能证明我进入过通风管道。
你的解释听起来似乎合理,但有些牵强。陈默冷笑了一声,通风管道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很慢,而且管道内壁布满了灰尘,纤维很难通过空气流动在管道内移动五六米远。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纤维的位置,正好是在1608客房通风口对应的管道底部,那里相对封闭,空气流动更慢,纤维不可能轻易到达那里。赵天成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没有立刻回答。还有,我们在管道内壁还发现了一枚指纹,陈默继续说道,现在正在进行比对,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如果这枚指纹也和你的指纹一致,你还能怎么解释?
听到指纹两个字,赵天成的身体明显僵硬了一下,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试图掩饰自己的紧张。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我没有进入过通风管道,也不可能在管道内壁留下指纹。可能是酒店的工作人员在维修通风管道时留下的,也可能是以前的住客留下的,这和我没有任何关系。酒店的工作人员最近一次维修通风管道是在三个月前,而且维修记录显示,他们当时并没有进入1606客房和1608客房之间的这段管道。陈默说道,至于以前的住客,通风管道内的灰尘很厚,如果是以前的住客留下的指纹,早就被灰尘覆盖了,不可能还这么清晰。这枚指纹很新鲜,应该是最近几天才留下的。赵天成沉默了,他低着头,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审讯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只有墙上的时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
大约一个小时后,审讯室的门被推开了,小林走了进来,向陈默递了一个眼神,然后点了点头。陈默心里清楚,指纹比对成功了。他看着赵天成,语气严肃地说道:赵天成,指纹比对结果出来了。管道内壁发现的那枚指纹,经过鉴定,正是你的指纹。现在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吗?
赵天成的身体晃了一下,瘫坐在椅子上,脸色变得惨白。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是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事到如今,你还是老实交代吧。陈默说道,你为什么要杀害刘振邦?你是怎么通过通风管道进入他的客房的?作案过程是怎样的?赵天成沉默了很久,才缓缓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绝望。我没有想杀他,真的没有想杀他。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只是想进去看看他的项目竞标方案,我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你详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陈默说道。赵天成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赵天成和刘振邦在公司的项目竞标中竞争激烈,赵天成知道刘振邦手里有一份非常完善的竞标方案,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投标,刘振邦必胜无疑。为了赢得竞标,赵天成动了歪心思,他想偷偷进入刘振邦的客房,窃取竞标方案。
案发当天下午,赵天成提前勘察了酒店的环境,发现1606客房和1608客房之间的通风管道是连通的,而且通风口的盖板很容易撬动。于是,他在晚上七点左右,趁刘振邦出去吃饭的机会,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撬开了1608客房门框上方的通风口盖板,然后钻进了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内非常狭窄,赵天成只能匍匐前进,身上的羊绒衫被管道壁的金属边缘刮破了,脱落了一些纤维。他在管道内慢慢移动,终于到达了1608客房的通风口下方。他正准备撬开通风口盖板,进入客房时,却听到了刘振邦回来的声音。
赵天成吓坏了,赶紧躲在管道内的凹陷处,不敢出声。刘振邦进入客房后,并没有发现异常,他走到桌边,倒了一杯红酒,慢慢喝了起来。赵天成在管道内躲了大约十几分钟,感觉刘振邦已经喝完了红酒,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想趁刘振邦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离开。可就在这时,他看到刘振邦突然捂住了胸口,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然后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赵天成本来想立刻离开,但他担心自己会被怀疑,于是决定冒险进入客房,看看刘振邦的情况。
他撬开通风口盖板,跳进了客房。经过检查,他发现刘振邦已经没有了呼吸。赵天成吓得魂飞魄散,他知道自己闯大祸了。为了掩盖自己的行踪,他赶紧清理了现场,然后顺着通风管道回到了自己的客房,将通风口盖板恢复原状。我真的没有杀刘振邦,我只是想窃取他的竞标方案。赵天成哭着说道,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死亡,可能是他自己喝了有毒的红酒,也可能是其他人干的。我真的很后悔,不该一时糊涂做出这样的事情。
陈默看着赵天成,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赵天成的话可能有一部分是真的,但也不能完全相信。刘振邦的死因是氰化物中毒,而红酒杯里检测出了氰化物成分。如果赵天成没有撒谎,那么下毒的人是谁?难道还有其他人进入过刘振邦的客房?赵天成,你说你进入客房后,清理了现场。你具体清理了哪些地方?有没有动过桌上的红酒杯?陈默问道。
我没有动过红酒杯,赵天成说道,我只是擦了擦我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的沙发和桌子,然后就赶紧离开了。我当时太害怕了,只想尽快回到自己的房间,没有注意红酒杯的情况。陈默皱了皱眉,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赵天成没有下毒,那么下毒的人是谁?难道真的像赵天成说的那样,是刘振邦自己喝了有毒的红酒?或者是还有其他人通过其他方式进入了刘振邦的客房,下了毒?
为了查明真相,陈默决定重新梳理整个案件的线索。他再次调取了酒店的监控录像,仔细查看了案发前后酒店走廊、电梯、大堂等各个区域的监控画面。虽然1606和1608客房门口的监控出了故障,但其他区域的监控还是完好的。
经过仔细查看,陈默发现了一个可疑的身影。案发当天下午六点左右,一个穿着酒店服务员制服的人,推着一辆清洁车,进入了16层的走廊。他在1608客房门口停留了大约五分钟,然后推着清洁车离开了。监控画面显示,这个人的身高和体型与酒店登记在册的服务员都不相符,而且他离开时,清洁车上的物品似乎比进入时多了一些。陈默立刻让手下的警员调查这个可疑人员的身份。经过排查,警方发现这个人并不是酒店的服务员,而是一个伪造身份进入酒店的男子,名叫张浩。张浩曾经是“鼎盛集团”的员工,因为工作失误被刘振邦开除,一直对刘振邦怀恨在心。
警方很快就将张浩抓获。在审讯中,张浩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原来,张浩被刘振邦开除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过得很艰难。他认为是刘振邦毁了他的人生,于是产生了报复的念头。案发当天,张浩伪造了酒店服务员的身份,推着清洁车进入了16层。他趁刘振邦出去吃饭的机会,用万能钥匙打开了1608客房的门,在刘振邦的红酒杯里下了氰化物。然后,他又锁好房门,推着清洁车离开了。
张浩并不知道赵天成也进入了刘振邦的客房,更不知道赵天成通过通风管道进入的事情。而赵天成在进入刘振邦的客房后,发现刘振邦已经死亡,因为害怕被怀疑,所以清理了现场,然后悄悄离开了。至此,这起看似复杂的谋杀案终于真相大白。赵天成虽然没有杀害刘振邦,但他非法进入他人客房,试图窃取商业机密,也触犯了法律。而张浩因为报复心理,故意杀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当陈默将案件的真相告知赵天成时,赵天成的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他既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也为刘振邦的死亡感到惋惜。如果我没有一时糊涂,试图窃取竞标方案,也许就不会卷入这起案件中。他说道。陈默看着赵天成,心里感慨万千。在利益的诱惑面前,有些人往往会迷失自己,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而一时的冲动和侥幸心理,最终只会让自己付出沉重的代价。
案件告破后,陈默站在刑侦支队的窗前,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明亮。他知道,作为一名刑警,他的责任就是查明真相,维护正义。而每一起案件的告破,不仅是对死者的告慰,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但陈默也清楚,这起案件虽然已经告破,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案件正在发生。利益的冲突、情感的纠葛、报复的心理,都可能成为犯罪的导火索。作为一名刑警,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用自己的专业和责任,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
通风管道里的纤维和指纹,成为了这起案件的关键线索,它们像无声的证人,诉说着事情的真相。而陈默和他的同事们,正是通过这些细微的线索,一步步揭开了案件的神秘面纱,让正义得到了伸张。在未来的日子里,陈默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考验,但他相信,只要坚持真相,坚守正义,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让每一起案件都得到公正的处理,让每一个罪犯都受到应有的惩罚。而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线索,无论多么细微,多么隐蔽,最终都会被发现,成为还原真相的关键。
这起通风管道的线索验证案件,也成为了陈默职业生涯中一个难忘的案例。它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侦查工作中,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都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都不能轻易相信。只有通过细致的勘查、严谨的推理和科学的鉴定,才能查明真相,让正义不缺席。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刑侦支队的办公楼上时,陈默收拾好案卷,准备下班。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也许还会有新的案件在等待着他。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带着对职业的敬畏和对正义的坚守,继续前行在维护社会安宁的道路上。
而那根从通风管道里提取到的淡黄色纤维,和那枚残缺却清晰的指纹,将永远留在案卷中,成为这起案件的见证,也成为了刑警们追求真相、坚守正义的象征。它们提醒着每一个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违法犯罪的行为,都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也警示着人们,在生活中要坚守道德底线,远离违法犯罪,用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和安宁。
《刑侦档案:情迷真相》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刑侦档案:情迷真相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刑侦档案:情迷真相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