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女的泣诉,如同一幅凄惨的画卷,在柳毅面前缓缓展开。那不再是遥远传说中的神仙眷侣,而是活生生的、充满了血泪与不公的现实。泾水之滨的寒风,龙女单薄的身影,还有那几只象征着神职却沦为惩罚工具的“雨工”羊,都深深地刺痛了柳毅的心。
他霍然起身,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那泾川小龙,身为一水之神嗣,竟如此暴虐无道,欺凌妇孺,天理何在!姑娘,不,龙女殿下,你受苦了!”
他向着龙女深深一揖,神色庄重而凛然:“小生柳毅,虽只是一介凡人,手无缚鸡之力,但也读圣贤书,明晓道义。路见不平,尚需拔刀相助,何况殿下蒙此奇冤,身陷囹圄!传书之事,柳毅义不容辞!请殿下放心,只要柳毅一息尚存,必将殿下的冤情,亲口禀告洞庭龙君!”
这掷地有声的承诺,如同暗夜中的一道亮光,瞬间照亮了龙女被绝望笼罩的心田。她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望着柳毅,泪眼之中充满了巨大的惊喜与感激,仿佛溺水之人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
“公子……公子所言当真?”她声音颤抖,带着不敢置信的期盼。
“君子一诺,重于千金!”柳毅斩钉截铁地说道,“小生即刻便动身,前往洞庭湖,无论如何,也要将信送到!”
“多谢恩公!恩公大德,小女子没齿难忘,来世结草衔环,亦难报万一!”龙女激动得便要下拜,柳毅慌忙伸手虚扶,连称“使不得”。
既已承诺,龙女不敢耽搁。她稳定了一下激动的情绪,伸手至发间,小心翼翼地取下了那枚看似朴素的木钗。然而,就在她将木钗递到柳毅面前的瞬间,柳毅只觉得眼前微光一闪,那木钗竟在龙女手中化作一支金光灿灿、雕琢着精细龙纹的凤头金钗,钗头还嵌着一颗米粒大小、却光华内蕴的明珠。
“恩公请看,”龙女将金钗托在掌心,解释道,“此乃我龙宫信物,看似普通,内蕴神通。请恩公携此金钗,前往洞庭湖。在那洞庭湖南岸,寻一棵冠盖如云、需三人合抱的古橘树。找到之后,请恩公以此金钗,在橘树露出地面最粗壮的一条根茎上,连续叩击三下。届时,自会有龙宫使者现身,接引恩公入宫。”
柳毅郑重地双手接过金钗,只觉得入手微沉,一股温润的气息隐隐传来。他仔细将龙女的嘱咐记在心中:“洞庭湖南岸,古橘树,金钗叩击三下。”
“还有,”龙女又从怀中取出一个略显陈旧的锦绣荷包,递给柳毅,“此去洞庭,路途遥远,盘缠必不可少。这囊中有些许金银,虽不多,但足够恩公一路食宿车马之用。万请恩公收下,切勿推辞,否则小女子心中难安。”
柳毅本欲推辞,他相助乃是出于义愤,绝非贪图财物。但见龙女目光恳切,态度坚决,又想到自己确实盘缠将尽,若一路乞食前往,只怕耽误时日,便不再矫情,双手接过荷包,深深一揖:“如此,柳毅拜谢殿下厚赠。定不辱使命!”
他将金钗小心地贴身藏好,荷包也放入行囊之中。一切交代完毕,两人之间出现了一阵短暂的沉默。荒凉的泾水之滨,秋风萧瑟,吹动着两人的衣袂。
龙女望着柳毅,眼中充满了重获希望的期冀,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此去洞庭,山高水长,眼前这位书生,真能顺利抵达吗?龙宫之路,凡人能通吗?
柳毅则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他牵过毛驴,再次向龙女拱手作别:“殿下保重,耐心等待消息。柳毅去也!”
说罢,他翻身骑上毛驴,轻叱一声,毛驴迈开四蹄,沿着来路,转而向南而行。他不敢回头,生怕看到龙女那期盼又无助的眼神,会让自己更加心绪难平。
龙女伫立在荒草地上,望着柳毅青衫瘦驴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黄土路的尽头,直到再也看不见。她低头看了看身边依旧瘦弱的“雨工”羊,又抬头望向南方天际,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而柳毅,则怀揣着金钗与信念,将个人的失意全然抛在脑后,为了一个陌生的、落难的神只,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旅程。他的背影,在秋日的旷野中,显得格外坚定。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中国古代奇闻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