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厉的突然出现与那番带着警告意味的话语,并未在陈玄心中掀起太大波澜,反而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几圈涟漪便沉入心底。他深知,言语上的交锋毫无意义,真正的较量,在于实力。
他没有被这种无形的压力干扰,反而更加沉静下来。距离大比尚有十日,这段时间,他决定不再盲目追求突破,而是沉淀、梳理、融会贯通。
清晨,天光微熹。
听涛院中,陈玄缓缓打着一套最基础的《陨星筑基拳》。这套拳法是所有陨星宗弟子入门必学,招式简单,意在活动筋骨,引导气血。此刻,陈玄却打得极其认真,一招一式,缓慢而沉稳,感受着气血在体内最细微的流动,体会着肌肉纤维的收缩与舒张。他不再追求刚猛爆裂,而是返璞归真,重新审视自身这具经历了灵液、煞气、雷霆多重淬炼的肉身,熟悉每一分增长的力量,消除因快速提升而可能存在的细微不协。
打完三遍筑基拳,身上微微见汗,气血活络开来。他这才开始演练《崩山九击》。这一次,他刻意放慢了速度,不再追求一击必杀的威力,而是细细体会每一击发力时,从脚底扎根,到腰腹扭转,再到肩臂递出,最后凝聚于拳锋的力量传导过程。他尝试着微调肌肉发力的顺序和角度,让力量传递更加顺畅,损耗更小。
午后,他通常会前往宗门的藏书阁偏殿,那里收藏着大量前辈高人的修炼笔记、游记杂谈、以及关于各种武技功法的基础理论。他不再只看高深的功法,反而对那些论述发力技巧、气血控制、乃至人体经络奥秘的浅显典籍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坐便是两三个时辰,沉浸其中,结合自身实践,常有豁然开朗之感。
“原来如此,气血运转并非越快越好,有时缓急相济,方能爆发出更强的瞬间冲击力。”
“肌肉的放松与紧绷,竟有如此多讲究,并非一味刚硬便是最强。”
“雷霆之力,至阳至刚,其性爆烈,若想融入拳法,或许不应追求全面覆盖,而是如针刺一点,瞬间爆发?”
这些看似基础的知识,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他一点点拾起,串联,融入自己对力量的理解之中。他感觉自己对身体的掌控,进入了一个更精微的层次。
傍晚,则是雷打不动的《幽雷遁》身法修炼。他在院中布下简单的障碍,身形如电,在方寸之间辗转腾挪。他不再单纯追求速度,而是开始揣摩如何在极速中骤然变向,如何在移动中蓄力,如何将身法与拳法更完美地结合,做到动如雷霆,静若处子。
至于那块青铜碎片,他不再急于求成。每日只是取出,以手摩挲,感受其冰凉的触感和沉重的质感,偶尔尝试用一丝极其温和的气血或灵觉去触碰,如同与一个沉睡的灵魂进行无声的交流。他相信,机缘未到,强求无益。
期间,柳清羽和石猛也来过几次。柳清羽似乎对草木药理颇有心得,与陈玄交流了一些调息养气、快速恢复的小技巧。石猛则依旧是老样子,嚷嚷着要切磋,被陈玄以“沉淀为主”婉拒后,便自己跑到试炼峰去砸石头了。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陈玄盘膝坐在静室中,并未修炼,而是闭目内视。灵觉如同最精密的触须,缓缓扫过全身经脉、脏腑、骨骼。他能“看”到气血如汞,在宽阔坚韧的河道中奔流不息;能“听”到骨骼深处传来的沉稳嗡鸣;能“感”到那丝淡金色的雷霆本源,如同蛰伏的幼龙,温顺而充满潜力。
他在脑海中反复推演着可能遇到的对手,岳震的沉稳如山,火灵儿的狂暴如火,韩厉的狠辣刁钻……他模拟着各种交手场景,思考着如何以己之长,克彼之短。
这种沉淀,并非停滞,而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前奏。他感觉自己的心更加宁静,对力量的认知更加清晰,一种掌控感油然而生。
十日时间,在这种充实而平和的修炼中,悄然流逝。
大比前夜,陈玄没有再进行任何修炼。他早早沐浴更衣,点燃一支宁神香,然后安然入睡。呼吸悠长平稳,心神澄澈空明。
当翌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听涛院时,陈玄准时睁开双眼。眸中精光内蕴,气息沉凝如山。
状态,已调整至巅峰。
他推开院门,晨风拂面,带着山间特有的清新气息。远处,主峰方向传来悠扬的钟声,一声接着一声,共响九次。
陨星宗内门大比,正式开启。
陈玄整理了一下灰色的弟子服,将玄铁令牌挂正,目光平静而坚定地望向主峰演武场的方向。
一步踏出,沉稳有力。
喜欢莽荒尘寰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莽荒尘寰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