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的灯光映照着与会者们或凝重、或思索的面容。
叶辰部署的任务清晰而艰巨,如同一份份沉甸甸的军令状,压在了各个部门的肩头。
他没有给众人太多消化情绪的时间,继续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推进议程。
“基础要夯实,但前进的脚步不能停。”叶辰的目光转向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负责人,“陈局,空间布局是高新区的物理载体,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舞台。你们初步筛选的三个预选方案,必须尽快进行深度比选和概念性规划。”
“我需要知道,每一块土地的区位优势、交通可达性、环境承载力、拆迁成本、与主城区及高校区的联动效应,乃至风水格局(他刻意用了这个略带传统的词,引来几声轻笑,缓和了气氛)……所有利弊,都要分析透彻。”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局长陈超立刻挺直了腰板:“叶市长,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专班,联合了交通、环保、经济研究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本周内就会启动第一轮实地勘察和数据分析,力争在下次常务会议前,拿出初步的比选论证报告。”
“好。”叶辰点头,随即看向坐在稍后位置的,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沉稳的中年干部——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主任,李博。
“李主任,政策研究要先行一步。我们不能等到所有条件都成熟了,才去研究能争取到什么政策。你要牵头,组织精干力量,深入研究国家关于高新区设立的指导目录、评审标准、成功案例,特别是近两年新获批的那些。”
“我们要搞清楚,国家层面的导向是什么,评审专家最看重什么,我们的差距具体在哪里,又有哪些独特性可以挖掘、可以包装。这份研究报告,是未来我们所有行动的战略指南。”
李博推了推眼镜,沉稳应道:“明白,叶市长。我们政策研究室会立即组织专题学习,对标对表,尽快形成一份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分析报告,为后续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会议在高效而略显压抑的氛围中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每一项议题都牵扯到复杂的现实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但叶辰以其清晰的思路和坚定的决心,将庞大的战略构想,分解成了一个个可执行、可考核的具体任务,并赋予了明确的职责和时间表。
散会后,众人带着压力和动力匆匆离去。
叶辰没有立刻离开,他独自坐在会议室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洁的桌面。阳光已经偏移,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侧影。
他知道,今天部署的这一切,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研发投入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和企业观念的转变;
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引进,面临着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激烈竞争;
创新平台的搭建,更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持续积累;人才的争夺,更是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空间布局和政策研究,同样牵涉到复杂的利益平衡和深度的智力博弈。
这不仅仅是对照海市综合实力的考验,更是对他叶辰个人领导力、意志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极致挑战。
他仿佛一个建筑师,在绘制一张宏伟蓝图的同时,还必须亲自去筛选每一块砖石,调和每一方水泥。
秘书轻轻推门进来,为他换上了一杯新泡的热茶,低声提醒道:“市长,十分钟后,韩斌副市长约了您,汇报校地融合对接会的初步筹备情况。”
叶辰揉了揉眉心,点了点头。“请韩市长直接过来吧。”
他需要马不停蹄。高新区的构想如同一台已经启动的庞大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必须紧紧咬合,同步运转。
他端起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氤氲的水汽暂时模糊了他的视线,但他眼神中的坚定,却如同穿透迷雾的灯塔,清晰无比。
蓝图已然铺开,基石正在奠定。前路漫漫,荆棘密布,但他别无选择,唯有以身为犁,在这片充满希望也布满挑战的土地上,奋力深耕。
属于照海,也属于他叶辰的“新区晨曦”,正伴随着这些具体而微、甚至有些枯燥繁琐的工作,悄然孕育。
喜欢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