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化验室比平时更安静些,窗外的梧桐叶落了满地,风刮过玻璃时,会带着点沙沙的声响。厂里要扩建新的检测中心,俊辉被选中负责新仪器的校准工作,下周就要先去邻市参加培训,再回来统筹设备安装。临走前的那晚,两人留在化验室整理旧资料 —— 那些堆积在档案柜顶层的检测记录,有的已经泛黄发脆,却藏着他们一起走过的时光。
雅萱搬来梯子,踩着最下面两级,伸手去够最上层的纸箱。俊辉怕她摔着,双手扶着梯子两侧,仰头看着她的动作:“小心点,别碰倒旁边的试剂瓶。” 纸箱很重,雅萱费了些力气才把它抱下来,里面的记录纸散发出淡淡的油墨味,还夹杂着一丝旧纸张特有的霉味。
他们把资料摊在实验台上,打开手电筒,昏黄的光在档案柜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跳跃的火焰。雅萱蹲在地上,一页页翻看着记录纸,突然指尖顿住 —— 那是一张边缘卷曲的 cod 检测原始数据单,日期刚好是他们第一次一起做实验的那天。纸上的字迹还很清晰,俊辉记录的 “22.40mL” 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眼睛是两个小圆圈,嘴巴是条弧线,是她当时随手画上去的。
“你看这个!” 雅萱举起记录纸,声音里带着惊喜。手电筒的光落在纸上,把笑脸照得格外明显。她的指尖轻轻抚过纸面,有些地方的字迹已经洇开,却依旧能看出当时的认真,“记得吗?那天做完实验,你说我的滴定手法像绣花,手腕抖得又轻又稳。”
俊辉从背后轻轻圈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鼻尖能闻到她头发上淡淡的洗发水味,混着化验室的试剂气息,格外熟悉。他看着那张记录纸,嘴角不由自主地弯起来:“当然记得,那天你兴奋得差点把锥形瓶碰倒,护目镜滑到鼻尖上,还露出两颗小虎牙。” 他顿了顿,声音放得很柔,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等新检测中心建好,咱们申请一个专属的实验台吧,就放靠窗的位置,早上阳光能照进来,做实验也舒服。”
雅萱靠在他怀里,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似的。她能感觉到俊辉的心跳,平稳而有力,像稳定运行的振荡器。“专属实验台?” 她抬头看他,眼睛里闪着光。
“嗯,” 俊辉点点头,手指轻轻摩挲着她的肩膀,“到时候,我找师傅把‘俊辉和雅萱的工作台’刻在台面上,用激光刻,不容易磨损。就像咱们标定标准溶液一样,定个永久的标记,以后不管做多少实验,这个台子都是咱们的。”
雅萱转过身,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个小东西,轻轻放在他手心。那是枚用细铂金丝弯成的小圆环,直径只有指甲盖大小,铂金丝是她从报废的坩埚上剪下来的,在手电筒的光下泛着沉稳的银白色光泽,不耀眼,却很坚定。“我上周偷偷做的,” 她看着俊辉的眼睛,语气认真,“铂的熔点有一千七百多度,不怕烧,也不容易被腐蚀。就像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一直在一起。”
俊辉握紧手心的铂金丝圆环,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皮肤传到心里,却让他觉得格外温暖。他把圆环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像是珍藏着最珍贵的试剂:“我会一直带着它,等从邻市回来,就把它挂在咱们的新工作台上。”
离别的那天是个阴天,风有点大。雅萱去车站送俊辉,手里拎着个保温桶,里面是她早上五点起来熬的小米粥,还放了些红枣和桂圆。“新检测中心那边还在装修,水质可能偏硬,你记得多喝热水,别总喝瓶装水。”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像每次俊辉做精密实验前,她交代注意事项那样,“原子荧光光度计的载气流量要每天检查,要是压力不稳,记得先排查管路,别直接开仪器……”
俊辉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他看着雅萱认真的样子,眼眶有点发热 —— 这个总是在实验台上细心谨慎的女孩,在生活里也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火车鸣笛的声音突然响起,尖锐却短暂,像滴定终点时的信号。俊辉突然伸手,把雅萱拽进怀里,手臂收得很紧,像是要把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
周围人来人往的嘈杂声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雅萱只听见俊辉在她耳边说,声音带着点沙哑:“等我回来,就去你家,给叔叔阿姨做个全项体检,用咱们实验室最准的仪器,从血常规到微量元素,都测一遍,让他们放心把你交给我。”
雅萱的眼泪突然掉下来,砸在俊辉的外套上,洇出小小的湿痕。她用力点头,却不敢说话,怕一开口就会哭出声。火车慢慢开动,俊辉松开她,站在车窗边,一直挥手,直到身影越来越小,消失在视线里。雅萱站在原地,手里还拎着空了的保温桶,风刮在脸上,有点凉,可心里却装着满满的期待。
三个月过得很快,雅萱几乎每天都会给俊辉发消息,告诉他化验室的新鲜事 —— 老张师傅学会了用新的色谱软件,李姐种的绿萝在窗台开了花,旧化验室的日光灯管换了新的,比以前更亮了。俊辉也会跟她说培训的进展,新仪器的参数,还有他在邻市看到的、适合放在新检测中心的绿植。
俊辉回来那天,雅萱正在新检测中心调试刚到的气相色谱仪。仪器还没拆封,她戴着白手套,仔细检查着包装上的标识,突然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她回头,看见俊辉穿着崭新的白大褂,袖口平整,胸前的工牌擦得发亮,手里拎着个银色的工具箱。阳光从高窗涌进来,在他身后铺成一条金色的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光洁的地板上。
“回来啦?” 雅萱笑着迎上去,语气里的喜悦藏都藏不住。她注意到俊辉的头发剪短了些,看起来更精神,眼底的疲惫却没完全褪去,想来是培训时没少熬夜。
“嗯,刚下火车就过来了。” 俊辉放下工具箱,伸手轻轻抱了抱她,“新仪器怎么样?有没有遇到问题?”
“还没拆呢,等你来一起弄。” 雅萱拉着他的手,走到靠窗的位置,“你看,这就是咱们申请的实验台,比旧化验室的宽多了,阳光也特别好。”
俊辉点点头,眼睛里满是笑意。他打开工具箱,从里面拿出个东西 —— 是块小小的金属牌,用不锈钢做的,边缘打磨得很光滑,上面刻着 “俊辉 & 雅萱”,字体是圆润的楷体,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滴定终点:永恒”。“老厂长特批的,说咱们俩上次解决了标样问题,为厂里挽回了损失,这个工作台就当是奖励,还让师傅特意刻了字。”
雅萱看着金属牌,眼睛突然湿润了。她和俊辉一起,找了把螺丝刀,把金属牌钉在实验台的左上角 —— 那里刚好在阳光能照到的地方,金属牌在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窗外的玉兰花正开得热闹,白色的花瓣层层叠叠,风吹进来,带着淡淡的花香,和实验室里的试剂味混在一起,竟成了一种格外安心的味道。
俊辉走到滴定管架旁,拿出新的滴定管,仔细清洗干净,又用标准溶液润洗了三遍。他把溶液倒入滴定管,打开活塞,溶液顺着管壁缓缓流下,一滴,两滴,沉稳而精准,没有丝毫偏差。雅萱站在他身边,看着那滴落下的溶液,突然觉得,他们走过的路,就像这滴定管里的溶液 —— 有过标样事件的 “偏差”,有过流言蜚语的 “干扰”,却终究在彼此的信任和坚持里,找到了最恒定的终点。
那天下午,新检测中心出具了第一份检测报告,样品是一批刚到的氧化锌原料,检测项目是纯度和重金属含量。俊辉坐在电脑前,认真填写着数据,雅萱在旁边核对记录,两人配合得默契十足。在 “检测人” 那一栏,俊辉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李俊辉”,字迹工整有力,然后把笔递给雅萱。
雅萱接过笔,指尖顿了顿,在俊辉的名字旁边,写下了 “林雅萱”。两个名字紧紧挨在一起,在雪白的报告纸上,像两个永远不会分离的坐标,也像他们共同许下的诺言 —— 就像滴定管里的标准溶液,一旦确定了终点,就永远不会改变。
夕阳透过窗户,落在报告纸上,把两个名字染成了温暖的金色。俊辉握住雅萱的手,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坚定和希望。新检测中心的灯光亮了起来,照亮了实验台上的金属牌,也照亮了他们未来的路 —— 那条满是试剂气息,却充满温暖与永恒的路。
喜欢试剂里的火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试剂里的火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