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谷对此已有深思,条理清晰地分析道。
“大人明鉴,此弊有三:其一,标准不清。”
“官府定制的斛、斗、升、合,年深日久,标准器或遗失,或磨损,民间仿制更是五花八门,精度全无。”
何明风微微颔首。
钱谷继续道。
“其二,监管不力。”
“工房负有校验之责,却常年疏于履职,甚至可能暗中收受好处,对不合规器具眼开眼闭。”
“其三,积习与私心具存。”
钱谷回想了这几日他们一行人在石屏州府集市中的所见所闻,微微皱眉。
“商贩沿用旧器已成习惯,且不乏奸猾之徒,正借此‘大进小出’牟利,内心抗拒更改。”
“既然如此,我们便对症下药。”
何明风点了点头,沉吟片刻。
“此事关乎官府威信与民生福祉,绝非小事,须以州衙名义,正式立规,雷厉风行。”
何明风当即和钱谷一起,草拟了一份《石屏州整饬市肆度量衡令》。
告令核心明确:
一、明定标准:宣告即日起,全州交易一律以朝廷颁布的“漕斛”、“官斗”、“标准尺”为唯一准绳。
二、官发器样:命州府工房限期半月,严格依标准制作一批官斗、官升、官秤、官尺,作为标准器样。
存放于南市口的公房,并挂牌为校勘公所。
三、强制校验与烙印:公告发布后,予全城商贩十日期限,携所有度量衡器具至校勘公所。
由工房吏员免费校验。合格者,当场烙上官印石屏准,方准使用;不合格者,立时没收销毁。
四、严惩不贷:限期过后,通判衙署将联合户房、工房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
凡使无印或不合格器具者,初犯重罚,再犯没收货物并杖责,累犯者以欺诈论处,从严惩办。
五、鼓励举报:悬赏百姓监督,举报黑心秤、大小斗者,查实有奖。
文稿既成,何明风再赴知府二堂,将告令呈于马成远。
“马大人,市霸虽清,然度量衡混乱仍是市肆公平之梗,亦伤及我州府体面。”
“下官草拟此令,旨在正本清源,望大人审定后用印,以州府之名颁行,方能彰显力度,震慑不轨。”
说着,何明风双手将告令奉给马成远。
马成远接过,捻须细阅条文,见此文思虑周详,于法有据。
确实是惠及寻常百姓,彰显官府权威的德政。
并且于自身权位没有什么损害,反能沾些政绩之光,便欣然应允了。
于是马成远取出知府大印,郑重盖下,然后笑道:“何通判勤于政务,心系民生,此令甚好!便依此施行。”
盖着鲜红府印的告示,旋即贴满全城集市要道,衙役鸣锣宣唱,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这一消息如风般传开,商贩反应各异。
老实本分者拍手称快,期盼已久。
惯于钻营者则心生抵触,或抱怨多事,或暗中观望,揣测这免费校验背后是否另有文章,担心胥吏趁机索贿。
……
很快,十日之期一到,校勘公所门前排起了长龙。
何明风早有安排,钱谷亲自坐镇监督。
张龙、赵虎,还有府衙的一干衙役们都在维持秩序。
何明风本人亦不时便服巡视。
在此之前,何明风就明确告诫负责校验的工房吏员。
“此乃州府立信之举,若有人敢伸手索要一文钱,或故意刁难,本官定严惩不贷!”
校验过程果真如众人所期盼的那样公正透明。
合格者欢喜地看着自家器具烙上“石屏准”的火印。
而那些做过手脚的“黑心秤”、“漏水斗”,则被当众拎出,由张龙挥动铁锤,一一砸得粉碎!
哐当的碎裂声伴随着百姓的喝彩,如同重锤,敲击在某些心怀侥幸者的心上。
几日下来,校勘公然有序,官府的公信力在无形中提升。
然而,总有人利令智昏,企图挑战新规的权威。
限期过后第十一日,何明风亲率钱谷、张龙及一众衙役,突击检查南市。
大部分摊贩均已使用官印器具,交易井然。
行至城中最大的米行“丰泰号”时,钱谷犀利的目光扫过店内,很快发现了端倪。
柜台内用于售米的官斗无误,但后堂库房内用于盘账的大斗,竟比官斗足足大了半合!
“掌柜的,这是何意?”
钱谷指着那大斗,冷声问道。
那胖掌柜脸色微变,强作镇定:“哎呦,钱先生,误会误会!定是伙计糊涂,搬货时拿错了,这就换掉,这就换掉!”
“拿错了?”
何明风迈步而入,语气平淡,却带着冰碴。
“前日校验,你店中器具皆合格。今日库房却藏此巨斗,‘拿错’二字,恐怕难以服众。”
他不再与对方多费唇舌,事实俱在,狡辩徒劳。
何明风当机立断,命人将“丰泰号”掌柜带到店外街心,当众宣判。
“‘丰泰号’知法犯法,阳奉阴违,内外两斗,欺行霸市,罪加一等!”
“依《整饬令》,判罚如下:一,所有违规器具,当众销毁。”
“二,罚银五十两,其中半数充公,半数——”何明风目光扫过围观的百姓:“即刻分发给今日在‘丰泰号’购米的乡亲,作为补偿。”
“三,掌柜藐视州府法令,枷号三日,以儆效尤!”
判决一下,全场哗然,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
张龙抡起铁锤,哐当几声将那大斗砸烂。
衙役们抬出钱箱,现场按购米凭证给百姓分发罚银补偿。
那面如死灰的掌柜则被套上沉重的木枷,瘫软在地。
这一判,如同雷霆,彻底击碎了所有观望和侥幸。
谁也没想到,何通判竟拿实力雄厚的“丰泰号”开刀,而且处罚如此之重,惠民如此之实。
经此一役,《整饬令》再无人敢忽视。
石屏州府城的市场交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清明景象。
“何通判立公平斗”的事迹,伴随着“丰泰号”掌柜的枷号身影,深深烙印在石屏州百姓的心中,何明风的威信也空前高涨。
是时候去探探那些……陈年旧案了!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