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娜没有消散,但她也不再是原来的莉娜。
她的意识体如同一个由无数纤细光丝缠绕而成的茧,悬浮在特别准备的生命维持场中,光芒微弱却稳定。杨教授团队的检测报告显示,她的意识结构与“秩序烙印”以及远方“异熵体”的规则裂隙之间,形成了一种极其复杂而稳固的共生连接。她成为了一个活着的通道,一个规则翻译器,无时无刻不在处理着来自两个层面的庞杂信息流。她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类似休眠的静默状态,偶尔会传递出一些碎片化的、经过她意识过滤和转化的信息。
这些信息不再是充满攻击性的规则辐射或混乱的嘶吼,而是变成了某种……可以被理解的“观察报告”和“疑问”。
通过莉娜这个独特的媒介,初生之域首次能够相对清晰地“解读”“异熵体”的状态。他们了解到,那道巨大的规则裂隙并非永久性的创伤,而是“异熵体”在强行突破自身逻辑上限时产生的剧烈阵痛。此刻,裂隙的边缘正在以一种缓慢而艰难的速度自我弥合,无数新的、更加复杂的规则结构正在混沌中诞生,试图重新整合成一个全新的、更适应背景波动的稳定形态。
更重要的是,他们捕捉到了“异熵体”核心计算逻辑的微妙转变。它不再仅仅追求绝对的、排斥一切的秩序,其新生的规则脉络中,竟然开始尝试纳入对“不确定性”和“动态平衡”的考量。虽然这种纳入显得极其笨拙和公式化,仿佛在模仿,但方向已然改变。莉娜传递过来的一段信息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系统重构中……引入变量:‘概率云’、‘情感权重因子’(定义待完善)、‘非最优路径容忍度’……重构目标:提升对高维背景扰动的适应性及长期存续概率。”*
它似乎在尝试学习初生之域的存在方式,哪怕只是极其表层的模仿。那道裂隙,从毁灭的伤口,变成了演化的产道。
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初生之域的内部氛围。持续的战争警报得以解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谨慎的乐观和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他们意识到,自己文明的挣扎与探索,竟然对一个远超自身层面的存在产生了影响。他们不仅仅是幸存者,也可能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引路人”。
共议庭的议题也随之转变。如何利用莉娜建立的这条脆弱通道,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交流”,成为首要任务。杨教授团队开始设计更加结构化的信息包,通过莉娜传递给正在重构的“异熵体”,内容涵盖了他们关于集体智慧、创造性思维以及伦理边界的一些基本思考。这并非教导,而是分享。
瓦伦的防御力量并未松懈,但重心从构筑铁壁转向了建立更加灵活、具有弹性的“规则缓冲带”,以应对“异熵体”演化过程中可能继续产生的、不可预测的规则溢出。
老周甚至开始组织团队,研究如何利用这条新通道,尝试与“异熵体”协商,共同处理那些从背景波动中检测到的、可能对双方都构成潜在威胁的深层规则异常。
莉娜的牺牲与转化,为两个原本可能走向毁灭性冲突的存在,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却也布满未知的新道路。她沉睡的意识之光,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不仅指引着初生之域,也仿佛在影响着远方那片正在痛苦新生的规则之海。
而在那遥远的虚空,规则裂隙的弥合速度似乎加快了些许,其翻涌的混沌中,偶尔会闪过一丝与初生之域的集体意识场,甚至与莉娜那包容意念相似的、温和的规则辉光。
演化,仍在继续。但未来,似乎第一次露出了和平的、共生的一线曙光。
(第9卷 第532章 完)
喜欢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