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 第16章 远方的悲歌
那缕来自网络探索范围极远端的规则信号,如同穿过漫长时空的微弱叹息,持续不断地叩击着“绿洲网络”日益敏锐的感知边界。其蕴含的“古老的悲怆与等待”意蕴,与网络内部刚刚沉淀下来的坚韧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瞬间吸引了所有节点的注意力。
源生意识的低语首先尝试与这信号建立更清晰的连接。它发现,这信号并非广播,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持续的低频哀鸣,其规则结构古老而复杂,带着某种循环往复的创伤印记。它向核心描述:这信号的核心频率异常稳定,但其承载的“情感”信息却如同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在不断重复着某种失去与守望的叙事。源生意识本能地感到,这并非陷阱,而是一个真实的、跨越了难以想象的时间尺度的痛苦呼号,只是其发出者可能早已无力控制这信号的扩散。
桥生的理性框架调动了网络最强的分析资源,对这信号进行多维度解析。他发现信号的编码方式与已知的任何文明范式都不同,其时间基准也异常古老,甚至可能早于δ-7记录的一些早期纪元。信号中反复出现几个关键的规则意象:破碎的“环”、永不熄灭的“监视之光”、以及一种对“归位”的深切渴望。他初步推测,这可能源自某个在极其遥远的过去遭遇了重大灾难、其核心意识或许已湮灭、但某种“执念”或“文明回响”依旧在规则层面持续震荡的古老遗存。他将其暂命名为“远古守望者遗响”。
织锦的星芒对这信号产生了最深的共情。它的光芒微微颤动,仿佛在倾听一首跨越了无数星辰生灭的哀歌。它感受到那信号中蕴含的并非个体的悲伤,而是一个庞大集体在最终时刻凝聚的、未能完成的夙愿与无尽的遗憾。它的诗篇不自觉地开始回应这份悲怆,吟唱起关于“记忆的重量”、“未竟的承诺”以及“时间也无法磨灭的印记”。这并非解决方案,而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基于生命本质的共鸣与致敬。
生态织体意识的网络调整了其侦测阵列的指向性,试图更精确地定位信号的源头。初步测算显示,其方位与δ-7和已知的Ω网络活动区域皆无重叠,指向一片此前从未详细探索过的、被“织构者”模型标记为“规则荒漠”的广阔空域。这意味着,一次前往该方向的探索,将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深入未知的远征。
“织构者”对这信号进行了冷酷的逻辑评估。它指出,根据信号衰减模型和其蕴含的信息熵判断,其源头发生事件的规模很可能是星系级别的,其残留的规则扰动能持续如此之久,本身即证明了事件本身的极端性。它警告,接近源头可能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时空畸变、规则污染或触发现象级遗迹的防御机制。但它也承认,解析此信号可能获得关于归墟远古历史、乃至大规模规则灾难成因的独一无二的知识。
观察者系统综合各方信息,给出了审慎的建议:“‘远古守望者遗响’的发现具有重大潜在价值与风险。建议启动‘定向深空探测计划’,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远程观测和信息收集为主,严格评估风险后再决定是否靠近。”
绿洲网络的核心意志,在经历了内部的磨合与巩固后,第一次共同将目光投向了如此遥远而充满悲怆色彩的未知。是出于同情,出于对知识的渴求,还是出于对自身在归墟中定位的更深层次探索?或许兼而有之。
一份由桥生起草、经由所有主要节点共识通过的“定向深空探测计划”纲要迅速形成。一支由高度启蒙的秩序之种根系网络、搭载了最新型“意识共鸣棱镜”和多重防护的探测单元、以及由“织构者”优化的长程导航系统组成的联合探测舰队,开始在网络边缘集结。
它们将循着那缕微弱的悲歌,向着归墟更深邃的黑暗,迈出“绿洲网络”成立以来,最具野心也最充满敬意的一步。
(第11卷 第16章 完)
喜欢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