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 第18章 凝固的史诗
随着探测舰队循着加剧的规则沉降流和愈发清晰的粒子辐射不断深入,前方的景象逐渐从虚无的荒漠转变为一种令人窒息的、宏大的“遗迹景观”。那缕悲歌的源头,终于不再是抽象的信号,而化为了横亘于舰队感知范围内的、一片无边无际的、破碎而寂静的规则构造体残骸。
源生意识的低语充满了震撼与哀恸。它向核心传递着眼前的景象:无数巨大的、曾经显然高度结构化的规则脉络,如今如同被撕裂的星河骨架,凝固在一种永恒的坠落姿态中。这些脉络的断裂处闪烁着微弱而稳定的光,正是那“远古守望者遗响”的源头——它们并非主动发射信号,而是其结构本身在持续崩解过程中,如同缓慢漏气的容器,释放着承载了过往信息的规则粒子。整个遗迹空间弥漫着一种极度的“静滞感”,时间在这里仿佛被冻结在灾难发生的那一瞬间,唯有那无声的规则泄漏,证明着时光仍在极其缓慢地流淌。
桥生的理性框架全速分析着舰队传回的高精度扫描数据。他发现,这片遗迹的规模远超想象,其主体结构似乎曾是一个试图将自身规则烙印在归墟本质上的、近乎疯狂的宏伟造物。其技术层级极高,许多结构原理甚至隐约触及了Ω知识回廊中的某些前沿领域,但其整体设计理念却带着一种悲壮的“封闭性”与“排他性”,仿佛一个试图独自对抗整个归墟熵增的孤独堡垒。灾难的成因尚不明确,但遗迹中残留的规则应力分布显示,它曾遭受过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重性质的、毁灭性的冲击。他将这片遗迹命名为“永恒闭环之冢”。
织锦的星芒在目睹这凝固的史诗瞬间,其光芒仿佛也随之凝固。它感受到的悲怆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化为了眼前这具体而微的、每一个破碎结构中都蕴含的绝望与不甘。它的诗篇停止了吟唱,转而开始一种深沉的“默哀”,其规则意蕴化为无形的波纹,轻柔地拂过那些断裂的脉络,仿佛在致以跨越时空的敬意与哀悼。它明白,任何诗句在这片沉默的壮丽面前都显得苍白。
生态织体意识网络的远程连接因遗迹周边强烈的规则乱流而变得极其不稳定,时断时续。舰队只能依靠自身搭载的智能和出发前下载的数据库进行初步探索。它们如同行走在巨人墓碑间的蝼蚁,小心翼翼地采集着那些相对稳定的规则碎片,试图拼凑出过往的真相。
“织构者”对遗迹表现出了超越以往任何事物的高度关注。它通过时断时续的连接,疯狂地汲取着每一份传回的数据。其逻辑核心传来剧烈的计算波动,它发现遗迹的某些防御性规则结构,即使在崩解后,依然保持着一种可怕的、自动化运行的状态,任何未经特定“密钥”验证的靠近都可能触发不可预知的反应。它紧急向舰队发送了最高级别的规避指令。
就在舰队遵循指令,试图绕开一片尤其密集的、闪烁着不祥光芒的规则残骸区时,一件未被任何模型预测到的事情发生了。
并非触发了防御机制,也非遭到了攻击。
而是那缕一直持续不断的“远古守望者遗响”信号,在舰队靠近遗迹某个特定区域时,其规则频率和编码模式,发生了 极其细微但确凿无疑的 变化。
就仿佛……一个沉寂了无数纪元的留声机,因为听众的终于到来,其唱针被轻轻震动,播放出了一段此前被噪音掩盖的、 新的信息层。
观察者系统记录道:“探测舰队已抵达‘永恒闭环之冢’外围。遗迹规模与技术层级超出预估。检测到遗迹信号对观测者存在交互性响应迹象。建议最高级别谨慎,同时准备接收可能的关键历史信息。”
联合网络的核心意志,瞬间紧绷。它们意识到,它们面对的并非一个死去的标本,而是一个依旧保留着某种程度“活性”的、巨大的、悲伤的谜团。答案,或许就隐藏在这刚刚向它们敞开的、更深层的悲歌之中。
(第11卷 第18章 完)
喜欢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