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像是被冬日里的寒风吹过,瞬间凝固。
他那双看过无数风浪的眼睛里,透出一丝不解,一丝愕然。
一旁的朱标急忙问道:
“大哥,这是怎么回事?”
“温室大棚,哦不,‘四时长春庐’,不就是为了应对天寒地冻吗?”
“只要庐内温暖如春,庄稼便能生长,百姓何愁无粮?”
朱元璋跟着点点头,眼神恢复了几分底气。
李去疾看着这父子俩,轻轻摇了摇头。
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对未来一无所知的孩子。
“二弟,上次是我没说清楚。”
“你们想得太简单了。”
“小冰河时期,可不单单是一个‘冷’字能概括的。”
李去疾的语气平静,却像一块石头投入朱元璋和朱标的心湖,激起千层涟漪。
“它的到来,意味着整个气候系统逐渐紊乱。”
“天气变冷是直观体现。。”
“更严重的,是导致风调雨顺会变成奢望。”
“取而代之的,可能是连年的大旱,土地龟裂,赤地千里。”
“也可能是接连不断的暴雨,洪水滔天,淹没良田。”
朱元…璋的眉心不自觉地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作为从底层爬上来的皇帝,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那不仅仅是奏折上冷冰冰的灾情数字,而是一幕幕他亲身经历过的人间惨剧。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李去疾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朱元璋的心坎上。
“饥饿,疾病,会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最终化为枯骨。”
“到了那个时候,‘四时长春庐’能救多少人?”
“它能覆盖天下所有的土地吗?能抵挡滔天的洪水吗?能凭空变出饮水来对抗大旱吗?”
一连串的追问,让朱元璋彻底说不出话来。
他胸中那股让全天下用上“四时长春庐”的豪情,仿佛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瞬间熄灭了。
是啊,他只想着冬天能种地,却忘了,天灾可不分季节。
李去疾停顿了一下,给了朱元璋两人一个消化的时间。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重了几分,只能听到偶尔吹过的风声,卷起地面的沙尘。
朱标站在一旁,脸色也变得极为凝重,他能感受到父皇身上那股气势正在一点点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压力。
“而且,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李去疾再次开口,话锋一转,指向了更遥远,也更致命的地方。
“马大叔,你想过北方的草原吗?”
朱元璋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如鹰。
“小冰河时期的严寒,对草原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
“牧草会大面积枯死,曾经水草丰美的草原,会变成一片荒漠。”
“牛羊成批冻死,饿死。”
“靠天吃饭的游牧民族,他们的活路,就断了。”
李去疾的目光幽幽,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两百年后那片死寂的草原。
“马大叔,你试想一下。”
“一个饿得双眼发绿,为了活命什么都做得出来的马上民族,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家园已经无法生存下去时,他们会去哪里?”
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
答案,就写在每一个中原王朝的史书里。
朱元璋咬了咬牙,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南下!”
“没错,南下!大规模的南下!”
李去疾点点头,说出了那个让所有中原帝王都为之色变的词汇。
“劫掠,杀戮,抢夺一切能让他们活下去的东西。”
“就像当年的五胡乱华。”
“那场浩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那时候也发生了‘小冰河时期’,逼得胡人不得不南下求生。”
轰!
“五胡乱华”四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朱元璋的脑海中炸响。
那是汉家儿女的千古奇耻。
是衣冠南渡的无奈悲歌。
是他朱元璋立誓要扫平胡虏,光复中华的根源之一。
他刚刚熄灭的怒火与豪情,在这一刻被羞辱感重新点燃,熊熊燃烧起来。
“不可能!”
朱元璋一声断喝,声音洪亮!气势磅礴!
他双目圆睁,死死盯着李去疾,一字一句地说道:
“李先生,你太小看咱大明的军队了!”
“咱的雄师,能将蒙元伪帝赶出中都,打得他们远遁漠北,不敢南望!”
“区区一些没了草场的蛮夷,来多少,咱大明军队就杀多少!”
“有大明在,有大明的卫所在,五胡乱华的惨剧,绝不可能重演!”
他一甩袖袍,那股开国皇帝的霸气展露无遗,几个伪装家仆的密探几乎要忍不住跪下。
然而,面对这股滔天的帝王之气,李去疾的反应却很平静。
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甚至没有争辩。
他只是轻轻地,慢慢地,摇了摇头。
那眼神里,带着一丝怜悯,一丝惋惜。
李去疾在心里赞叹:
不愧是跟随朱元璋开国的贵胄,上过战场的人,气势就是不同凡响。
对自家军队也充满自信。
某种程度上,他确实说的不错。
可惜……
“马大叔,你说的没错。”
李去疾先是认同了朱元璋的话,让后者的怒气稍稍平缓。
“现在的大明军队,尤其是拱卫京师的卫所军,确实是百战精锐,天下无双。”
“可是……”
一个转折,让刚刚缓和的气氛,再次绷紧。
“两百年后呢?”
朱元璋心头一跳,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涌了上来。
“你什么意思?”
其实,朱元璋心里已经明白到的李去疾是什么意思。
他设立的“卫所制度”也有问题!
也会在两百年后爆发!
朱元璋只觉得心脏被揪紧了。
经济之忧。
天灾之患。
如今,连他最引以为傲,作为大明江山基石的军队,也被判了死刑。
朱元璋只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脚下的大地似乎都在晃动。
他踉跄了一下,身子一歪。
“爹!”
朱标一步抢上,及时扶住了他。
朱元璋摆了摆手,拍拍朱标的肩膀,重新站稳。
他的脸色如常,但心中有些灰败。
他带着问题而来,以为找到了答案。
却没想到,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好像要牵扯出一个更巨大,更恐怖的深渊。
国库缺钱引出“一世之忧”。
温室大棚对抗不了小冰河。
无敌的卫所军,两百年后也会出问题。
一个又一个,一环扣一环。
仿佛一张早已织好的天罗地网,正缓缓向他的大明王朝收拢。
朱元璋的脑子里嗡嗡作响,无数念头在冲撞,最后只剩下一个绝望的疑问。
怎么……
又来一个?
这天下,大明到底还有多少他没看见的问题?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