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的菜市场,像水滴进了沸腾的油锅,人声、车声、叫卖声搅成一团滚烫的烟火气。
挑着担子的老农哼哧…哼哧…往里挤,竹筐里的新摘毛豆晃出细碎的绿。
骑三轮车的小贩摇着铃铛穿梭,车斗里的西瓜“咚…咚…”响,是新鲜刚摘的。
连穿开裆裤的小孩都被奶奶牵着,举着刚买的糖球,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笑声比糖球还甜。
市场口的早餐摊支着蓝白条纹的篷布,油条在油锅里“滋…啦…滋…啦…”作响,金黄的油花溅起又落下………
老板娘抡着长柄铁铲敲着锅沿,嗓子亮得像挂在电线杆上的喇叭:“刚出锅的糖糕——热乎嘞!甜到心坎里去喽!”
蒸腾的热气裹着芝麻的香气往人鼻子里钻,买早点的人排着队,哈着白气唠嗑:“嫂子,今儿的油条炸得比昨天酥脆,好吃!”
“那可不,我家老头子凌晨三点就起来和面了,面发得透透的!”
穿绛色围裙的摊主推着小车穿巷而过,车斗里的番茄红得发亮,像堆小太阳。
他嗓子喊得像敲了的锣,却带着股得意的劲儿:“本地番茄!沙瓤的!五块钱三斤——不好吃不要钱!”
有人伸手从车斗里捏了个,指甲掐出点红汁,塞进嘴里嚼着:“老李,你这番茄真行,比上礼拜的还甜!”
他咧着嘴笑:“那是,我家棚里的土,养出来的果儿能差吗?”
隔壁卖活鱼的老王正抡着木棒敲晕一条蹦跳的草鱼,“啪……”的一声,水花溅在水泥地上,混着鱼鳞滑出亮闪闪的痕迹。
他一边褪鱼鳞一边跟旁边的人搭话:“怎么今儿个还没有看到张大夫呢?往常这时候早来买鲫鱼回去熬汤了。”
“听说他闺女回来了,陪闺女去了。”“那得嘞!我给他留条大的等他来拿!”
穿黄马甲的清洁工推着铁皮车走过,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里,还掺着几个熟客碰面时的招呼。
“张婶早啊!今儿个怎么买这么多菜,家里来客人啦?”
卖豆腐的王嫂隔着摊位喊,手里的木勺正往豆腐盒里舀水。
张婶提着竹篮笑:“可不是嘛,我那外孙子放假回来,点名要吃他姥姥做的红烧肉!”
“那得买块五花肉,老周家今儿的肉新鲜!”
“哎!我这就去!”
“王大爷,您那降压药别忘了吃,昨儿张大夫还问起您呢!”张翠兰一边给人称菜,一边扭头朝不远处喊。
王大爷正蹲在地上挑土豆,闻言直起身,拍着大腿笑:“忘不了!你李婶天天盯着我呢,比闹钟还准!”
声音此起彼伏,像串起了一串叮当作响的珠子,把整个菜市场的烟火气都串得热热闹闹。
张翠兰的蔬菜摊就扎在市场最里头的拐角,…她身上穿着一件蓝布围裙,上面沾着点点泥星子,她却顾不上擦,正忙着给人称油菜。
“刘姐,这菜心嫩得能掐出水,你看这叶儿,绿得发亮。”
她捏着油菜根抖了抖,沾着的湿泥簌簌往下掉,“给您多饶两瓣蒜,回去炒着香,蒜是自家种的,没打药。”
杆秤的铁砣晃了晃,秤杆高高翘起,她手腕一翻,草绳在菜根处利落打了个结。
递过去时眼尾的笑纹盛着光:“您家孙子爱吃的番茄,今儿个带棱的,特别新鲜,刚从棚里摘的,炒出着沙瓤,要不要来几个?”
刘姐笑着看了过去,两手将番茄接了过来:“好呀!看这模样就知道好吃,给我来三斤。”
她一边挑番茄一边说,“昨儿我孙子还念叨呢!说张奶奶家的番茄比超市的好吃,非要我今儿早点来买。”
“这孩子,嘴真甜。”张翠兰笑着称番茄,秤杆压得弯弯的,“多给您俩,凑个整,回去给孩子当水果吃。”
“你呀!总这样。”
刘姐假意嗔怪,眼里却透着热乎,“等我孙子放假,让他来给你帮忙。”
“那敢情好,我正缺个记账的呢。”
张翠兰笑得更欢了,手里的活计没停,又给下一个来买菠菜的大叔称菜………
摊上的蔬菜码得像块五彩的拼图,翠绿的菠菜带着晶莹的露水,紫莹莹的茄子顶着嫩黄的蒂,连带着泥的胡萝卜都摆成了整齐的小堆,沾着的湿泥在晨光里泛着润色。
这附近的人都爱往她这儿凑,不仅因为蔬菜新鲜、价格公道,更因为张翠兰是个“万事通”………。
谁家的空调坏了找不着人修,她能说出去哪找靠谱的师傅。
谁家闺女处的对象人品怎么样,她能说出对方小区邻居的评价。
就连谁家孙子在幼儿园得了小红花,她都能说得清是因为画了幅好画还是帮老师收拾了玩具。
称完菜总要多抓把香菜或小葱,塞进他们菜篮子里:“拿着,不值钱,调馅拌凉菜都用得上。”
有人要给钱,她就摆手:“下次买菜多照顾照顾我就行,这点东西算啥!”
“翠兰,今儿周末,博文没过来?”
李婶提着个竹篮,一边挑黄瓜一边扬声问,篮子里已经装了半篮子鸡蛋,是刚从对门鸡蛋摊买的。
提到儿子,张翠兰眼角的笑纹立刻深了三分,手里的动作都轻快了些:“这孩子,说毕业论文还差个结尾,昨晚熬了半宿,让他多睡会儿。”
她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指尖触到围裙口袋里硬硬的药盒,那是今早三点准备去郊区菜棚批菜时,腿疼得直打颤,偷偷从裤兜里摸出来塞进去的。
药盒边角被磨得光滑,贴着张画,隔着布都能摸到上面凹凸的线条。
周围几个正在挑菜的大爷大妈立刻接话,七嘴八舌地夸起来。
“博文那孩子,打小就懂事,放暑假就蹲这儿帮你算账,比计算器还准。”
卖鸡蛋的刘姐凑过来说,手里还拿着个鸡蛋对着光看,“有次我家计算器坏了,还是他帮我算的账,一分不差。”
“上次我买了二十斤土豆,拎不动,还是他骑着电动车给我送家去的。”
住在市场后街的赵大爷拄着拐杖说,“送到家时满头大汗,我让他喝口水再走,了。
《永夜当铺:第101号断戒之谜》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永夜当铺:第101号断戒之谜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永夜当铺:第101号断戒之谜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