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末,一场文化风暴席卷全球。
詹姆斯·卡梅隆的巨制《泰坦尼克号》正式公映。
无数观众涌入影院,为杰克和露丝跨越阶级的爱情潸然泪下,
为那艘“永不沉没”的巨轮在冰海中的陨落而扼腕叹息。
电影院里,抽泣声此起彼伏,人们沉浸在那段凄美的爱情悲剧里,久久不能自拔。
然而在主流舆论为爱情而疯狂的时候,
一股诡异的暗流,正在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圈子里汹涌。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
艾德里安教授被妻子硬拖进了电影院。
他对这种小情小爱的商业片向来不屑一顾,若不是妻子以“家庭和谐”相要挟,
他此刻应该正在实验室里,对着一堆复杂的流体力学模型愁眉不展。
电影前半段他昏昏欲睡。
直到那座冰山出现。
当泰坦尼克号的船身与冰山发生刮擦,镜头给到水下撕裂的钢板时,艾德里安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
不对劲。
太平滑了。
钢板在低温海水中的脆性断裂,其纹理和裂痕的扩散方式……太真实了,真实得不像特效。
紧接着,海水开始灌入船舱。
艾德里安的呼吸停顿了。
他看到的不是简单的水流,而是不同舱室之间因压力差而形成的湍流,
是水流携带气泡上升时形成的涡旋,
是船体倾斜导致积水在走廊中涌动时那精准无比的液面摆动……
他眼前的画面,仿佛与他脑海中那组折磨了他十几年都未能完全解开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的完美解,重叠在了一起。
身边的妻子正在为男女主角的遭遇而低声啜泣,
艾德里安却像是被扼住了喉咙,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的眼睛死死盯着银幕,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当巨轮断裂、船尾高高翘起最终垂直沉入大海时,
艾德里安彻底崩溃了。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船体断裂截面的金属疲劳细节,看到了巨大结构在重力与浮力撕扯下的屈服过程,
看到了数万吨钢铁砸入海面时激起的水花、气浪、以及后续因空泡效应产生的次级冲击波……
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得像是一篇物理学博士论文。
不,比论文更完美。
“呜呜……杰克……”身旁的妻子哭得梨花带雨,
她转过头想从丈夫那里寻求一些安慰,却看到了让她目瞪口呆的一幕。
一向以严谨、古板着称的艾德里安教授,这位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老人,
正抱着一桶爆米花,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他的哭声甚至比她还要大,还要悲痛。
“亲爱的,你……你也觉得很感动吗?”妻子小心翼翼地问。
艾德里安摇着头,泪水和鼻涕糊了一脸,他指着银幕,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
“不……你不懂……”
“他们……他们不是在拍电影……”
“他们是在发表论文!是在用一种我无法理解的方式,
向全世界发表一篇关于物理学终极奥义的论文!”
他猛地抓住妻子的手,力气大得吓人,眼神里是混杂着狂喜与绝望的疯狂。
“我的超算中心!耗费上亿美元的超算中心!为了模拟船体断裂的一万分之一秒,跑了整整三个月!
得到的还是一堆狗屁不通的垃圾数据!”
“可他们……他们……他们把它拍出来了!”
“每一个水分子!每一个应力变化!每一个该死的细节!都对!全都对!”
电影结束,灯光亮起。
周围的观众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这个在座位上嚎啕大哭的白发老人。
艾德里安却恍若未闻,嘴里反复念叨着:
“这不是特效……这是……这是……物理学的尽头……”
……
这场风暴,很快从线下蔓延到了线上。
世界各地的物理、船舶、材料、计算机图形学论坛,彻底炸开了锅。
一开始是少数技术宅的惊叹。
“《泰坦尼克号》第2小时17分33秒,注意看那个烟囱砸下来的镜头,它在水里产生的涡流扩散,完美符合湍流模型!我的天!”
很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下场,帖子也越来越疯狂。
“有没有人分析一下船体断裂的模拟?
那种非线性结构动力学分析,以现在的算力根本不可能实时渲染出来!
工业光魔和数字领域都做不到!”
“我已经逐帧分析了!那不是渲染!
我怀疑他们是拉了一艘1:1的船到海里真的弄沉了,不然解释不了那种质感!”
“楼上的别傻了,法律和成本都不允许。
我有一个更大胆的猜测,有没有可能,他们真的建立了一个‘数字孪生地球’在里面模拟了一切?”
这个猜测一出,整个论坛都安静了几秒。
随后,是更加猛烈的爆发。
一个Id为【mIt老男孩】的用户(艾德里安教授本人),
发了一篇长文,
标题是《我从一部爱情片里,看到了上帝的笑声》。
文章里,他用最严谨的学术语言,剖析了沉船场景中超过三十个违背“现有技术常识”却又完美符合“物理学真理”的“神级细节”。
文章的最后,他写道:
“我哭泣,不是为了一段虚构的爱情。
而是为一个物理学家,在穷尽一生追寻宇宙的真理之后,却发现终极的答案,被人写在了一张价值八美元的电影票上。
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无力与荒诞。
我不知道创造这个奇迹的团队是谁,但我知道,他们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
我们还在蹒跚学步,而他们已经开始创造世界。”
这篇文章,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物理学的终极圣杯干杯!”
“我决定了,退学!去好莱坞洗盘子,只要能让我看一眼他们的电脑!”
“乔治·卢卡斯(工业光魔创始人)已经三天没更新社交媒体了,据说把自己锁在了办公室里。”
……
好莱坞。
斯皮尔伯格的私人放映室里烟雾缭绕。
这位世界级导演正一脸呆滞打着电话。
电话那头,是红星集团大管家周文海一如既往的客气声音。
“斯皮尔伯格先生,关于您提出的想来我们这里进修‘特效技术’的请求,
我方原则上是同意的。”
斯皮尔伯格的眼睛瞬间亮了。
“不过,”周文海话锋一转,
“我们内部讨论了一下,特效部门最近比较忙,
都在攻关一个‘虚拟偶像皮肤毛孔光线追踪技术’的难题,暂时抽不出人手带实习生。”
“不过您放心,我们已经把您的简历,
转给了我们的后勤集团下的‘红星湾中央营养与风味科学研究中心’
他们最近正好在招募‘菜品口感体验与风味模拟’方面的专家,
我觉得您丰富的想象力,
也许能帮助他们解决‘如何让水煮鸡胸肉吃出北京烤鸭味’这个终极难题。”
“您看……”
电话那头,斯皮尔伯格沉默了很久,久到周文海以为信号断了。
终于,他用一种无比嘶哑的声音,虔诚地问道:
“请问……你们那里……还招不招洗碗工?”
……
红星湾,总控室。
秦霜月关掉了面前的全息新闻,
上面正循环播放着全球科学家对《泰坦尼克号》的狂热分析。
她撇了撇嘴,端起一杯奶茶,一副“就这点事至于吗”的表情。
“姐,你说这帮老外是不是没见过世面?
不就是‘天工’跑了一晚上数据吗?
当时我们为了模拟一个水分子的布朗运动,还专门写了个超弦算法呢。
这帮人连我们废弃的草稿都看不懂。”
她身边的秦冷月,没有回应。
秦冷月的目光,正投向窗外。
在那里,【天梯计划】的基座工地上,
那台被马振邦院士痛斥为“败家子挖掘机”的“盘古一号”,正在无声地工作。
短短几天,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坑已然成型。
在更远的地方,一座座巨大的“生物工厂”拔地而起,
“天纺者”们正在其中日以继夜地吐出编织天穹的丝线。
全世界都在为一部电影里的“神迹”而疯狂。
可他们不知道,那不过是这座疯狂城市里,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小副产品。
是某个人在病床上,无意识间流淌出的一缕微不足道的念头。
秦冷月收回目光,看向医疗中心的方向。
那里陆云依旧静静地躺着。
整个世界,都在因他的“遗产”而天翻地覆。
可他,却像是沉睡在了另一个维度。
秦冷月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上面是刚刚整理好的,“盘古”挖掘机二号机的生产计划。
她拿起笔,在负责人一栏,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笔锋冷静而决绝。
窗外的世界,喧嚣而狂热。
她的世界,却只有那间安静的病房。
她拿起内部通讯器,接通了周文海。
“老周,斯皮尔伯格那边怎么说?”
“秦总,他……他问我们洗碗工的岗位还有没有空缺……”
秦冷月沉默片刻。
“告诉他,没有。
但是,厨王争霸赛的评委席,可以给他留一个位置。”
喜欢退婚后签到,美女厂长堵门求嫁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退婚后签到,美女厂长堵门求嫁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