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小离开后,公寓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寂静。这种静,不同于往昔她在家时各自忙碌的安宁,而是一种绝对的、只剩下挂钟滴答与自己呼吸声的孤寂。
墨千秋并未让自己沉溺于这种情绪中。他按照自己制定的“课表”,开始了独处的一日。
晨起,他先是在阳台对着初升的旭日调息静坐,完成每日的必修功课。随后,他走入厨房,从冰箱中取出牛奶和面包。操作微波炉加热牛奶时,他的动作已不见最初的生涩与警惕,变得沉稳而准确。设定时间,按下启动,等待“叮”声响起,取出……流程一气呵成。
他坐在餐桌前,慢条斯理地吃着简单的早餐,目光偶尔扫过窗外。楼下,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构成了一幅与他时代截然不同,却又充满生机的“浮世绘”。他不再觉得这一切全然陌生,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其背后的运行规律。
早餐后,他开始了自主学习时间。他再次打开林小小的《现代汉语概论》,重点攻克那些让他头疼的虚词用法和语法结构。遇到不解之处,他便查阅那本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偶尔,他会起身,走到客厅那面贴满了林小小各种灵感便签和插画草图的软木板前,辨认着上面龙飞凤舞的简体字和奇思妙想的画作,试图从中窥见此界年轻人心思之一斑。
午间,他依循记忆,成功用电热水壶烧开水,泡了一壶茶(这次他准确地判断出茶包只需浸泡,无需反复提拉)。就着清茶,他吃掉了林小小提前准备好的饭团。
下午,他的“研究”对象是那台智能电视机。通过遥控器,他不再仅仅被动接收节目,而是开始尝试理解“频道”、“App”、“点播”等概念。他偶然点进了一个播放自然纪录片的版块,被里面清晰的航拍画面所吸引,静静地观看了许久关于非洲草原和深海世界的影像。那宏阔而神秘的自然伟力,跨越了时空,触动了他心中共通的敬畏。
他甚至尝试着使用了扫地机器人。看着那个圆盘状的器物按照设定的路径在屋内自动穿梭,将尘埃吸纳干净,他若有所思:“此物虽巧,然轨迹呆板,遇障则返,缺乏灵变。究其根本,仍是按预设之‘法’行事,而非真正的‘慧’。”
整个白天,公寓里秩序井然。没有误触的警报,没有打翻的物品,也没有任何意外发生。他如同一个谨慎的探险家,在自己已划定安全范围的领域内,进行着细致而深入的考察。他的行动从容不迫,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感,与现代公寓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和谐。
傍晚时分,他站在灶台前,看着那个旋钮式的燃气灶,犹豫了片刻。林小小严禁他使用明火。他伸出手,悬在旋钮上方,最终还是收了回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低声自语,放弃了自己煮面的念头,选择继续用微波炉加热食物。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他再次站到了琉璃窗前。城市的夜景依旧璀璨,但在他眼中,那每一盏灯光背后,似乎都对应着他近日所学到的一些知识——电力、建筑、交通、通讯……这片光的海洋,不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一个庞大、复杂而精密的文明系统的外在显现。
他感到一种深深的震撼,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渺小感。个人的力量,在这样一个高度组织化、技术化的文明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也正是在这完全的静默与独处中,他怀中那枚玉佩的温热感变得愈发清晰。它不是灼热,而是一种温润的、持续的暖意,如同母体中的温度,隐隐与他体内的气息产生着某种极微弱的共鸣。他下意识地握住玉佩,那暖意似乎带来了一丝心安,也让他更加确定,此物绝非凡品,与他来到此界,必有莫大关联。
当晚,林小小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打开门,看到的是窗明几净、一切如常的客厅,以及正端坐在沙发上,就着台灯阅读一本《世界简史》的墨千秋。他抬起头,神色平静地对她说:“姑娘回来了。一切安好。”林小小悬了一整天的心终于落下,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欣慰和惊奇。然而,她并不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一天里,墨千秋不仅成功应对了独处的考验,更在与玉佩那微妙的共鸣中,对自身与此界的联系,产生了新的、未知的感知。
喜欢穿越现代之大儒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现代之大儒求生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