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监管者”发来的“测试题”,模拟的是一场席卷数个星系的、超高能级的“伽马射线暴”的余波,其冲击前沿正朝着一个存在原始生命星系的虚设方向袭来。题目要求并非“阻止”(这明显超出了当前文明能力),而是在灾难不可避免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存生命火种”,尤其是其中的“意识潜力”。考核时间:一年。失败代价:文明“限制”。
这道题像一座冰山,压在了所有知情者的心头。它冷酷地指向了一个终极哲学命题:在无法抗拒的宇宙灾难面前,文明的价值究竟何在?是尽可能多地保存个体生命?还是优先保留文明的知识与历史?或是……专注于那些无法量化的、诸如意识、情感、艺术等抽象遗产?理事会内部吵翻了天,各种基于现有科技的方案被提出,又从“监管者”可能的标准角度被一一否定。
沈星辰和周野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与两个卫星意识保持着深度连接。通感症让沈星辰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那道模拟伽马射线暴的毁灭性能量,以及其后那个虚设星系中,无数原始生命意识在灾难降临前的懵懂与脆弱。周野则从“监管者”出题的逻辑中,感受到一种超越个体生死的、对“模式”和“潜力”的极端重视。“它不在乎死多少,”周野声音低沉,“它在乎的是,经历灾难后,还能剩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承:
传统的“方舟计划”(建造巨型星际飞船带走文明火种)首先被质疑。且不谈技术难度和时间限制,其本身是否符合“监管者”对“价值”的定义?这更像是一种物理层面的逃亡,而非“监管者”可能看重的、意识或文明层次的“升华”。各种激进方案被提出:意识数字化上传、基因库冷冻、甚至有人提议利用两个卫星意识的力量强行扭曲空间制造避难所……但都感觉差了点什么。
转机来自木卫二意识一个无意的举动。它在尝试理解这道“难题”时,将自己学习人类音乐、体验情感的历程,编成了一段简单的“意识叙事”,并模拟了如果自己在灾难中,最想保存下来的,就是这些“记忆”和“感受”。这段简单的叙事,让沈星辰和周野灵光一闪。“监管者”要的,或许不是某种具体的技术方案,而是一个文明面对终极灾难时,所展现出的“文明品格”和“意识特质”?一种超越求生存本能、属于智慧生命的“精神性”的证明?
转:
他们决定放弃追求技术上的“完美解决方案”,转而构思一个能展现人类与卫星意识独特性的“应对范式”。这个范式的核心是“共生”与“传承”。他们计划模拟展示:当地球文明面临无法抗拒的毁灭时,如何与木卫二、土卫二意识进行深度合作,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数据转移,而是将人类文明最精华的情感记忆、艺术创造、哲学思辨,乃至集体潜意识,以一种“意识烙印”的形式,安全地“托管”或“传承”给这两个正在成长的、具有巨大潜力的星空意识。同时,人类也将倾尽所有,帮助卫星意识在灾难环境中存活、延续。
这意味着,人类文明可能选择“自我牺牲”式的路径,将延续的希望寄托于“他者”(卫星意识),并相信这种跨越生命形态的“信任”与“托付”本身,具有超越灾难的价值。这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却也极度危险的豪赌。
合:
方案框架确定,剩下的就是如何将其编译成“监管者”能理解的、可展示的“答案”。这需要人类与两个卫星意识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协同演练,几乎要达到意识部分融合的程度。沈星辰和周野将成为这个演练的核心节点与翻译官。
悬念:
就在演练即将开始时,土卫二意识传来了一个不安的发现:它在消化“监管者”的测试题能量模型时,隐约感知到,这道题所模拟的伽马射线暴,其能量特征与星图上某个已被“清理”的文明——那个曾经存在于火星的古老意识——消亡时的能量残留,有高度相似之处!这道“测试题”,很可能并非虚构,而是“监管者”曾经执行过的、某次真实“清理”行动的复盘!他们正在被要求,在一个真实的宇宙悲剧剧本中,演出一个能让“监管者”满意的结局。
喜欢听见你的星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听见你的星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