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宴的余韵还未散尽,红砂岩旁的田埂又有了新的热闹。
顾念苏不知从哪寻来几本旧诗集,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在红砂岩上,她便抱着书,拉着苏清辞,还有几个南藩的少年少女,围坐在红砂岩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你们看,这句诗说的不就是咱们种麦子的事嘛。”顾念苏翻开诗集,指着上面的字句,念给大家听。
南藩的少女阿朵好奇地凑过来,指着“粟”字问:“这个字是什么?是麦子吗?”
“差不多,都是粮食作物。”顾念苏耐心解释,“咱们现在种的麦子,也是这样,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很多很多。”
苏清辞则拿着一块尖锐的红砂岩碎片,在旁边一块平整的大岩石上,慢慢刻着字。她先刻下“春种秋收”四个字,又琢磨着,把顾念苏念的那句诗也刻了上去,虽然字体算不上规整,却带着一股质朴的力量。
南藩的少年巴图看得手痒,也找来一块碎石,在自己面前的小岩石上,歪歪扭扭地刻起了部落里流传的关于草原和牛羊的歌谣。“太阳升起来,牛羊跑起来……”他嘴里念叨着,手上的动作却很认真。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士兵们刻下自己在边境的见闻,“守边望月,国泰民安”;南藩族人则刻下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红石为家,牧草为邻”。
顾念苏看着大家专注的模样,又看看那些渐渐布满刻痕的红砂岩,眼睛亮晶晶的。她找来更多的诗集,挑选那些关于土地、关于丰收、关于和平的诗句,念给大家听,然后和苏清辞一起,把喜欢的句子刻在最大的那块红砂岩上。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再次吻上红裸的岩石。此时的红砂岩,不再仅仅是沉默的见证者,它的表面布满了文字与图案,有工整的诗句,有稚拙的歌谣,还有充满力量的誓言。这些刻痕,像是这片土地新的语言,诉说着这里发生的故事,记录着人们的情感与希望。
大家围在刻满字的红砂岩旁,顾念苏念着刚刻好的“落日吻过红裸时,麦香草色共新诗”,苏清辞在一旁静静听着,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南藩的族人们虽然大多听不懂诗句的意思,却也被这氛围感染,跟着轻轻哼唱起自己的歌谣。
“这些刻痕,就像咱们种的麦子和草籽一样,是这片土地新的生命。”顾念苏感慨道。
苏清辞点点头,伸手抚摸着红砂岩上的刻痕,感受着石头的温度和上面承载的情感:“是啊,它们会一直在这里,告诉后来的人,曾经有这么一群人,在落日吻过红裸的时候,在这里播种、收获、写诗,守护着和平与美好。”
晚风再次吹过,带着麦香和草花的气息,也带着诗句与歌谣的余韵。红砂岩上的刻痕,在落日的最后一缕余晖中,仿佛也有了生命,与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而这份由文字、土地、人心共同编织的美好,也将如同红砂岩上的刻痕一般,长久地留存下去。
喜欢落日吻过红裸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落日吻过红裸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