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山坳还浸在蝉鸣的清响里,秦叔就扛着一捆新鲜的粽叶,牵着装满糯米、红豆和蜜枣的竹筐,往红裸石旁的柳树下走。顾念苏早已在那里摆好了木桌,李婶正把泡好的糯米滤干水分,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粽叶清香。
“念苏,快来帮着捋粽叶!”秦叔把粽叶放在桌上,笑着说,“这柳叶粽得用刚采的嫩粽叶,裹出来才香,再混点柳树叶碎,还能带点清苦的回甘。”顾念苏拿起一片粽叶,顺着纹路捋平,叶片翠绿鲜亮,还沾着晨露。
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围着木桌坐满了,妞妞手里攥着昨天捡的彩色绳,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糯米:“秦爷爷,我要包蜜枣粽,放三颗蜜枣!”老人和摄影姑娘也来了,老人坐在红裸石上,接过一片粽叶,熟练地折成漏斗状:“包粽子得先把粽叶折好,不然米会漏出来,我教你们个简单的法子。”
大家围坐在一起,跟着老人学包粽子。顾念苏学着折粽叶,可刚放进去糯米,粽叶就散了架,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秦叔见状,手把手教她:“折的时候要捏紧边角,像这样把粽叶往中间收,再绕着绳缠三圈,打个死结就成了。”
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有的把粽叶折得歪歪扭扭,有的往里面塞太多糯米,粽子鼓得像小皮球,还有的把蜜枣漏在外面,却依旧兴致勃勃。摄影姑娘举着相机,拍下大家手上沾着糯米、脸上挂着笑意的模样,还有红裸石旁柳荫下的热闹场景:“这组照片叫《柳荫里的端午》,比任何风景照都暖!”
忙活了一上午,木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有秦叔包的紧实三角粽,有老人包的小巧长粽,还有孩子们包的“奇形怪状粽”。李婶把粽子放进大锅里煮,柴火噼啪作响,粽叶的香气随着蒸汽弥漫开来,连远处的蝉鸣都像是染上了甜香。
等待粽子煮熟的间隙,大家坐在柳树下休息。老人给孩子们讲起老家的端午习俗:“以前每到端午,我们就采艾草挂在门上,包粽子、系五彩绳,还要去河边赛龙舟,热闹得很。”妞妞听得入迷,拉着老人的衣角问:“爷爷,我们也能系五彩绳吗?”顾念苏笑着从包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五彩绳:“当然能,每人都有!”
孩子们立刻围过来,伸出小手让顾念苏系五彩绳。红、黄、蓝、绿、粉的绳子缠在手腕上,像系上了小小的祝福。摄影姑娘给老人也系了一根,老人举起手腕,对着阳光看了看,眼里满是笑意:“多少年没系过五彩绳了,今天算是重温了旧时光。”
“粽子熟啦!”李婶的声音传来,大家立刻围到大锅旁。秦叔掀开锅盖,一股浓郁的粽香扑面而来,粽子裹着翠绿的粽叶,冒着热气。顾念苏拿起一个蜜枣粽,剥开粽叶,糯米黏软香甜,蜜枣的汁水顺着指尖往下淌,孩子们吃得满嘴都是糯米,却笑得格外开心。
老人尝了一口混着柳树叶碎的粽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味道好,有粽叶的香,还有柳叶的清苦,吃着不腻!”摄影姑娘一边吃粽子,一边拍下大家吃粽的模样:“这张《粽香里的笑脸》,一定要放进我的摄影集里!”
夕阳西下时,粽子基本吃完了,大家把剩下的粽子打包好,准备带给山坳里的其他邻居。孩子们手腕上的五彩绳在余晖中闪着光,柳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红裸石被夕阳染成了暖红色。顾念苏站在红裸石旁,看着眼前的景象,掏出日记本写下:
“端午的山坳,柳荫裹着粽香,五彩绳系着祝福,红裸石见证着团圆的暖意。这就是‘落日吻过红裸时’的端午模样——是粽叶里裹着的乡愁,是五彩绳系着的期盼,是人与人之间不分远近的牵挂。原来最好的节日,从来不是盛大的仪式,而是和在意的人一起,分享一份香甜,留住一段时光。”
回家的路上,孩子们还在念叨着明年还要一起包粽子,老人则和秦叔约定,秋天要带老家的种子来山坳播种。顾念苏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故事,还在端午的粽香里继续——等秋日的野果挂满枝头,等冬日的雪花再次飘落,红裸石会继续见证这一切,把这份温暖的情谊,从夏日的蝉鸣,讲到岁岁年年的时光里。
喜欢落日吻过红裸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落日吻过红裸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