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敬和尚与刘惑目光一触即分,从彼此眼底深处,俱看出一丝疑云。
刘惑心念电转,思及前世阅历所闻种种奇闻诡计,又念及今世江湖风波,暗道:“幕后之人费尽心机,布下这等疑云重重之局,岂是儿戏?必有所图!观其手段,步步紧逼,直如撒网捕鱼,正是收网之时!况且这‘圣僧’来得如此蹊跷,时机拿捏得分毫不差,那身不染尘埃、宝光流转的打扮,也未免太过刻意……莫非是幕后之人亲自登场,来摘取这‘法会’之果?” 一念及此,他对接下来的发展更有兴致。
不敬将朱明远脸上每一丝细微变化尽收眼底,心中亦是凛然。
这朱明远此刻神色,非是寻常感激,倒似……中了佛门中极高明的摄心之法! 他见识广博,深知佛门为弘法度人,亦传有摄心化外之术,其中精微奥妙者,能令人心生无限亲近、崇信之念。江湖之上,白莲教以此惑众,固是惯技,然若论摄心术之精微玄奥、不着痕迹,则当首推密宗!
不敬眉头锁得更紧,心中疑窦丛生,心想:“只是中原密宗早就销声匿迹,两百多年不见有传人走动。据说早已离了中原,在藏地与东瀛开枝散叶。藏地那群喇嘛,行事虽诡秘莫测,高踞雪山之上,自成一统,却也自有其庄严法度。这等处心积虑,潜入汉地富户家中装神弄鬼、摄人心魄的下作勾当……绝非密宗大德高僧所为!况且他们僧衣的款式与汉传也有着极大的区别。而东瀛僧人亦有本土变化,明眼人一看便知,难不成这人是汉传密宗的传人近日开放山门,出来走动?”
两人目光灼灼,等着朱远明的下文。
朱明远眼中重现当日景象,语气不自觉地带着激动。
“老朽夫妇见那圣僧宝相庄严,光华流转,真如溺水之人忽见慈航!当下哪敢怠慢,急忙踉跄奔下石阶相迎。口中不住称颂:‘圣僧慈悲!圣僧慈悲!’”
“却见那圣僧立于阶下丈许之外,双手合十,口宣佛号,其声非自耳入,竟似由老朽心底油然而生,清悦悠远。他道:‘阿弥陀佛……贫僧不请自来,擅扰宝宅,还望朱檀越海涵则个。’”
朱明远模仿着那奇异的声音,脸上也浮现出当时那种焦躁尽消的安宁。
“说来也奇!那声音甫一响起,老朽心中那团火烧火燎的焦急,霎时消散无踪。老朽慌忙还礼道:‘大师言重了!折煞老朽!大师此来,乃是救我阖家性命于水火!是老朽……老朽阖家上下,该当向大师叩首请罪,累得大师法驾亲临才是!’”
“那圣僧微微颔首缓声道:‘檀越不必如此。事有轻重缓急,贫僧行脚至此,遥见贵府上空,一道郁结黑气盘桓如盖,久久不散,便知必有妖氛作祟,扰得宅邸不宁。此非小事,故而不避唐突,不请自来,望能略尽绵薄之力。’”
“老朽一听,当真是喜从天降,五内俱沸!这才是真正的得道高僧,于万丈红尘之中,慧眼识厄,甘施援手,救我等于倒悬!”
朱明远说到此处,脸上崇敬之色愈浓,忽地想起不敬也是僧人,自己方才言语似有褒贬之嫌,慌忙敛容拱手,语带惶恐:
“哎呀!大师恕罪!老朽……老朽一时忘形,口不择言,绝非有意褒贬佛门!大师慈悲,万勿见怪!”
不敬胖胖的脸上波澜不惊,只淡然合十道:“阿弥陀佛。檀越心系家宅,真情流露,何罪之有?”
他口中宽慰,心中那点疑虑却更深,也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
“这摄心惑神之术,竟霸道至此!非但能瞬间驱散惊怖焦虑,更能令人死心塌地,视施术者为再生父母……难怪当年密宗东传,其神通虽显赫一时,终因太过强横霸道,有违我佛普度众生、随缘点化之旨,引得中土诸宗联手诘难,最终黯然退出中原。这等手段,哪里是引人向善的渡世舟?分明是强掳魂魄的捆仙索!一旦受术者日后醒悟,发觉神智为人所控,这滔天恩情,立时便要化作刻骨仇雠。”
朱明远见不敬神色如常,确无愠色,这才松了口气,续道:“圣僧……圣僧他老人家果然法力无边,慧眼如炬!老朽夫妇那点争执烦恼,在他面前如同掌上观纹,一清二楚。待老朽将其中原委道出,圣僧只是淡淡一笑,那笑容仿佛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缓声道:‘檀越休要烦恼,此事说来虽奇,却也易解。那作祟之声,并非凡俗鬼魅,乃是来自域外的‘五蕴魔’!此魔最擅窥伺人心缝隙,搅扰修士清净道心。贫僧观之,府上近日必有至诚向佛之人,心光乍现,如同暗夜明灯,这才引得那魔头跨界而来,欲行蛊惑。想要解决却也不难。’”
“‘檀越且依它所言,简设几席寿宴便可,不必大张旗鼓。唯有一桩要紧——’ 圣僧目光微凝认真道:‘务须遍请这四明镇上所有持戒精严、道行深厚的法师,齐聚府中,共襄法会!那五蕴魔虽能惑乱一二凡心,然则佛门广大,正法庄严!届时诸位高僧同诵真经,共结法界,无量佛光普照之下,区区域外心魔,不过萤火之光,焉能与皓月争辉?必当顷刻间烟消云散,再难为祸矣!’”
朱明远脸上应景地浮现出一抹异样的潮红,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彩,仿佛重温那日对话,便是无上的喜乐源泉。他捻着胡须,语气中充满了不加掩饰的向往与笃定。
“老朽闻听圣僧妙法指点,如聆纶音,心头那积压多日的阴霾登时一扫而空!当下便满口应承,再无半分犹疑!”
他声音不自觉地拔高,带着一种事无巨细都要力求完美的亢奋。
“老朽立时便倾尽全府之力,一丝不苟地遵照圣僧吩咐布置法坛、排设宴席!香烛法器,务求精洁;蔬果斋供,力求时新;便是那宴客的桌椅杯盏,老朽也亲自过问,定要……定要尽善尽美,方能不负圣僧所托,方能显出我朱家一片至诚向佛之心啊!”话语间,那份对“圣僧”指令的绝对服从和对法会排场的过度执着,已然超出了常理。
喜欢三千一念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千一念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