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书的灰烬仿佛还带着灼人的温度,萦绕在小小的铺面内。巨大的危机感没有压垮林天和林婉儿,反而激起了他们骨子里那份属于市井小民的韧性与机警。坐以待毙,唯有死路一条;唯有主动出击,方能在绝境中觅得一线生机。
“我们不能只依靠那不知是敌是友的司徒先生,也不能被动等待赵天佑或珑月郡主的下一次动作。”林天压低声音,眼神锐利如鹰,“血书提到了‘丙辰冬,南山猎场’,这是关键。我们需要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个坠崖的宗室子弟是谁,白狐裘又代表着什么。”
林婉儿点头,努力平复心绪,冷静分析:“这等宫廷秘闻,市井中绝无确切消息,但或许会有零星传闻、蛛丝马迹。而且,天哥,你记得吗?血书是用血写的,纸张粗糙,像是仓促间撕下……送信那人,身受重伤,却能精准找到我们,他必定是知情人,而且很可能……是宫里的人,或者与宫里有关。”
这个推测让林天心中一凛。没错,能知道令牌在他们手中,并能大致掌握他们行踪的,绝非普通江湖人物。联想到那枚可以求见内务府总管的令牌……
“内务府……”林天喃喃道,“掌管宫廷事务,猎场、衣裘、甚至一些宗室成员的日常用度,都可能经手。难道送信人是内务府的人?因为知道了秘密而被灭口?”
这个可能性极大!
“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林天迅速做出决断,“一,利用我们最熟悉的环境——市井,悄悄打探关于丙辰年南山冬狩的流言蜚语,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二,想办法……接触内务府的低层人员,比如采买、杂役之类,他们或许能听到些风声,而且不那么引人注意。”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危险的计划。接触内务府的人,无异于火中取栗。
“可是,我们如何接触?直接去内务府衙门附近转悠,太显眼了。”林婉儿蹙眉。
林天目光扫过铺子里那些烧烤用的特殊香料和木炭,心中一动:“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的烤肉,连宫里贵人都觉得新奇。内务府负责采办宫中部分用度,或许……我们可以从供应我们食材和香料的商贩那里旁敲侧击,看看他们是否与内务府的采买有联系。甚至,我们可以尝试做出一种更独特、香气更特别的调料或腌料,作为‘敲门砖’。”
以技艺为媒介,看似谈论生意,实则探听消息,这比直接打听安全得多。
“这个法子可行!”林婉儿眼中一亮,“而且,我们还可以留意最近市面上是否有异常,比如,是否有生面孔在打听三年前旧事,或者……是否有宫里出来的人,行为鬼祟。”那个送信人的同伙,或许也在暗中活动。
计议已定,两人不再犹豫。第二天,他们不再完全闭门不出,而是恢复了部分“正常”活动。林天开始更加用心地研究新的香料配方,甚至尝试用一些不常见的药材与香料混合,炮制出一种气味极其独特、回味悠长的秘制酱料。而林婉儿则负责外出,去相熟的肉铺、菜贩、杂货铺采买,在闲聊中,看似无意地提起:
“老板,最近可有什么新鲜事?听说前几年南山那边皇家打猎挺热闹的,不知现在还能不能去附近看看风景?”
“张婶,您家女婿不是在衙门当差吗?可听说过三年前有没有什么大案要案?哎,我们这小本生意,就怕招惹是非,打听打听,心里踏实。”
“王掌柜,您见识广,可知道宫里贵人们都喜欢什么口味的吃食?我们想琢磨点新花样。”
她的问题散碎而自然,夹杂在日常闲谈中,并不集中,避免引起怀疑。同时,她敏锐地观察着每个接触者的反应,留意是否有任何不自然或闪烁其词。
几天下来,市井间并无特别有价值的消息,大多是对皇家狩猎的模糊羡慕,以及对三年前旧事的一无所知。但林婉儿却注意到,在杂货铺购买一种特殊西域胡椒时,掌柜的顺口提了一句:“林小娘子又要试新方子?这胡椒可紧俏了,前两天内务府采办的王公公也来订了不少,说是宫里哪位贵人突然好上这口了。”
内务府采办王公公!一个具体的名字和职务出现了!
林婉儿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是笑道:“是吗?那看来这胡椒确实不错。掌柜的您可得多进点货,别到时候我们想买都买不着了。”
与此同时,林天的新酱料也初步成型,其复合的香气极具穿透力和记忆点。他故意在一次傍晚,在铺子后院的小烤架上试用新酱料,奇异的肉香随风飘散,引得左邻右舍纷纷探头。
“林掌柜,又琢磨出什么好东西了?这香味可真勾人!”
林天笑着应付,心中却盼着这独特的香气,能吸引到某些“特定”的注意。
就在他们如同蜘蛛织网般,小心翼翼布下线索,等待猎物触网之时,一天傍晚,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敲响了他们的铺门。
来的不是内务府的采办,也不是司徒先生或赵天佑,而是一个穿着普通、面色惶恐的年轻小伙计,是经常给他们送木炭的那家炭行的人。
“林、林掌柜……”小伙计声音发颤,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脏兮兮的小布包,“这、这是康公公让……让我务必交给您的……他说……他说他侄儿前日没了,只留下这个……说您……您可能用得着……”
康公公?侄儿?前日没了?
林天和林婉儿心中猛地一跳!前日,正是巷口血书传递的那一天!
林天迅速接过布包,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几块成色极好的银锭,还有一张折叠的、明显被泪水浸染过的纸条,上面字迹歪斜地写着:
“吾侄冤死,求掌柜的看在同是苦命人份上,若有线索,告于东城土地庙香炉下。康福安泣血拜上。”
康福安!这很可能就是那位内务府的“康公公”!他的侄儿,就是那个血书传递者!
线索,以这种悲壮而意外的方式,主动找上门来了。林天和林婉儿知道,他们寻找内务府暗线的计划,已经以一种远超预期的方式,迈出了第一步。而这一步,充满了鲜血与泪水。
喜欢大唐烧烤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烧烤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