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镇军饷的风波刚刚平息,带来的余震尚未完全消散,一场关乎帝国财富再分配的更深层次较量,已在户部衙门和议会财政委员会的算盘声中,悄然拉开了序幕。这便是《统一税法》的制定。
此前的大明税制,沿袭旧朝,田赋、丁银、盐课、茶税、钞关税、市舶司税……名目繁多,征收标准不一,且享有免税、减税特权的功名士绅、皇亲国戚、卫所军官比比皆是。沉重的税负,实际上大部分压在了无特权的小农和新兴的工商业者身上。这不仅导致国库收入流失,更严重抑制了民间经济的活力,加剧了社会不公。
周奎拿着厚厚一叠由户部年轻官员和议会专员联合调研撰写的《税制现状与改革方略》,在议会财政委员会上,痛陈积弊:“……臣等核算,若能将各类税赋合并简化,统一税率,并清理免税特权,国库岁入,可在不增加小民负担之基础上,至少增加三成!此乃利国利民,充盈国库之良策!”
他提出的《统一税法》草案核心在于:将主要税种简化为“田亩税”、“丁口税”、“工商营业税”三大类;确立“量能课税”原则,即按照土地多少、经营规模大小征税;严格限定并大幅削减免税特权范围,宗室、勋贵、官员按品级享有一定免税额度,超出部分一律课税;同时建立统一的税务稽核衙门,独立于地方官府,专司征税与稽查。
此议一出,无异于在特权阶层的巢穴里投下了惊雷。
最先炸锅的是遍布全国的士绅阶层。他们凭借功名享有的免税特权,是其维系地方影响力的经济根基。一旦此特权被剥夺或削弱,无异于釜底抽薪。
南京城内,几位致仕的尚书、侍郎府邸,一时间门庭若市,各地赶来“诉苦”、“问计”的士绅代表络绎不绝。他们联名撰写的“万言书”雪片般飞向通政司和都察院,书中引经据典,强调“士为四民之首,优免赋税乃朝廷尊贤养士之德政,岂可轻废?”,“若与商贾小民同列课税,斯文扫地,国将不国!”
都察院内,李守俊看着手中一份由江南数百名举人、生员联署的抗议书,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知道,这一次,反对新政的力量空前庞大且根基深厚。他无需亲自冲锋,只需在背后推波助澜。
很快,议会内部也感受到了这股强大的压力。许多本身出身士绅家庭,或与士绅集团关系密切的议员,态度变得暧昧不明,甚至在委员会讨论时,也开始对草案中关于清理免税特权的条款提出各种质疑和“补充建议”,试图将其模糊化、空洞化。
“此事牵涉太广,是否……循序渐进为好?”一位出身江南士族的议员委婉道,“譬如,先厘清田亩,规范工商税,优免之事……容后再议?”
“绝不可行!”顾炎成深知其中要害,“税制之核心,在于公平!若不能触动特权,则所谓改革,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最终负担仍将转嫁于平民!此乃原则问题,不容妥协!”
支持改革的议员与态度摇摆的议员之间,展开了异常艰难而激烈的拉锯战。每一个条款的修改,每一个数字的确定,都伴随着长时间的争吵和幕后的利益交换。
与此同时,那些原本在漕运、盐政改革中利益受损的旧势力,也趁机与士绅集团合流,四处散播“朝廷与民争利”、“新政乃苛政”的言论,试图将水搅浑。
就连皇宫大内,也感受到了这股风潮。一些宗室勋贵,通过宦官或后宫,向皇帝委婉表达了对“优免额度”过低的“担忧”。
天启帝朱由校再次陷入了两难。他深知税制改革对于充盈国库、强化中央权力的重要性,林川等人的方案也确实切中时弊。但他更清楚,士绅集团是维持皇权统治的重要基础,将其逼得太甚,恐生肘腋之变。
这一次,皇帝没有沉默,而是在一次听取内阁汇报时,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税法之改,关乎国计民生,亦关乎士林人心。当以稳固为上,不可操切。”
这句话,如同给反对改革的势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面对来自皇权、士绅、旧官僚的多重阻力,税法制定的进程骤然放缓,甚至一度陷入僵局。议会财政委员会内,争吵更加激烈,却难以达成有效共识。
林川意识到,这场博弈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远超之前的任何一次。这不再是简单的政策之争,而是触及了整个统治阶层核心利益的深层变革。他召集周奎、顾炎成等人,调整了策略。
“正面强攻,阻力太大。”林川沉声道,“需分化瓦解,寻找盟友。”
在他的授意下,周奎等人开始重点联络那些虽出身士绅,但家族已较多涉足工商业的议员,以及来自工商业发达、但士绅势力相对薄弱地区的代表。向他们详细阐述统一税法、清理特权后,带来的市场公平和长远商业利益。
同时,《大明公报》连续刊发文章,不再空谈“公平”大义,而是用具体数据,对比拥有大量田产的士绅与仅有薄田的自耕农之间的税负差距,揭示现行税制的不公,引导舆论关注“大多数”的疾苦。
这是一场悄无声息却至关重要的阵地战。每一次私下沟通,每一次舆论引导,都在试图瓦解反对联盟,争取中间派的支持。
税法的天平,在各方力量的激烈角力下,微微晃动着,寻找着那个极其艰难且微妙的平衡点。谁也不知道,最终出台的《统一税法》,将会是崭新利剑,还是钝化的妥协之物。但这场围绕税法的博弈本身,已然将这个古老帝国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关于财富与权力如何重新分配的深刻思辨之中。
喜欢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