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孩站在柜台前,手里紧紧攥着病历本,声音带着些许颤抖:请问……你们这儿的回忆馒头,还能做吗?
陈砚舟看了她一眼,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只要还有人记得,我们就能做。
他转身走向后厨,顺手拉开发酵箱查看面团的状态。宋小满还在擦拭操作台,胳膊无力地搭在水池边,显然是累坏了。她抬头看了眼陈砚舟,又低下头继续拧着手中的抹布。
明天还要做二十个。陈砚舟说,别省着力气。
宋小满轻轻嗯了一声,把抹布仔细挂好。
就在这时,门铃突然响起。
不是平日里那种温和的推门声,而是被人从外面猛地撞开的动静。紧接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涌了进来,伴随着相机快门的咔嚓声。
陈砚舟皱了皱眉,走出来一看,门口挤满了人。记者们扛着设备,镜头直直地对准店内。唐绾站在人群中央,穿着一条素色棉麻长裙,脖子上挂着那条标志性的银汤匙项链,手里捏着一张镶着红边的证书。
他们非要跟着来。唐绾浅浅一笑,语气平和,我说,真正的新闻在现场。
一时间没人说话。记者们举着话筒往前挤,闪光灯此起彼伏。
陈砚舟没有动,也没有开口,转身走向灶台。
既然来了,就尝尝今天的头一锅。
锅已经预热好了。他舀油入锅,油花刚跳起来,就听见身后有记者大声提问:陈老板,唐记者这次获奖,是不是也跟您这家店有关?
陈砚舟没有回头,夹起一排锅贴放进锅里,滋啦一声,香气立刻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你们不是来吃饭的?他语气平淡,那就别挡着真正要吃饭的人。
人群安静了一瞬。
唐绾走到他身边,把证书放在操作台上。评委说,这篇报道能获奖,是因为它写出了普通人如何被一碗饭、一个规矩改变生活。
陈砚舟熟练地翻动锅贴,金黄的底面整齐地翻上来,发出诱人的脆响。
那你写对了。他说。
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男人从记者群里走出来,胸前别着评委证。他端着笔记本,眉头微蹙:一家街角小店,真能承载这么大的社会价值?我看你们不过是被借用的符号罢了。
陈砚舟抬眼看了看,没有说话。
锅里的锅贴开始冒烟,香味越来越浓郁。
他又加了一勺水,盖上锅盖。蒸汽顶得锅盖微微震动。
唐记者。陈砚舟忽然开口,你说你的报道为什么能获奖?
唐绾愣了一下,随即答道:因为我写了真实的人。
陈砚舟点点头,掀开锅盖。
一股滚烫的香气扑面而来,金黄酥脆的锅贴排得整整齐齐,底部焦香,边缘微微翘起。
他用铲子轻轻一推,整排锅贴顺势滑进盘子里,递到评委面前。
那你就带他们尝尝真实的味道。
评委迟疑了一下,夹起一个咬下去。
外皮酥脆,内馅柔软,鲜美的肉汁顺着嘴角流下来。他咀嚼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最后完全停住。
其他记者也都安静下来。
过了片刻,评委放下筷子,声音低沉了些:这味道……不像是光靠手艺就能做出来的。
陈砚舟擦了擦手:食材普通,火候也常见。但它需要有人愿意用心去做。
唐绾笑了,拿起手机对着锅贴拍了一张。听听,这才是的秘诀所在。
周围响起一阵会心的轻笑。
记者们又围了上来,话筒递得更近:陈老板,现在全网都在讨论心味餐馆,有没有考虑开连锁店?做品牌化运营?
陈砚舟摇摇头:我这儿不做流量菜,只做能让人记住的菜。
可这是难得的机会啊!有人急了,唐记者拿了奖,您这儿就是热点,错过太可惜了!
陈砚舟指了指墙上新挂的锦旗——一口回忆,半生温存。
那位老太太今天还打电话来,说她父亲昨晚睡得很踏实。他说,这样的事,开一百家店也比不上一次真心的感动。
记者们互相看了看,没人再追问。
评委默默把剩下的锅贴打包,放进随身包里。我要带回协会分享。他说,有时候我们评奖,忘了新闻和食物一样,都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像个人。
唐绾走到陈砚舟身边,低声说:谢谢你让我在这里宣布这个消息。
陈砚舟看了她一眼:你该请客。
唐绾笑出声:好,下次我请你吃火锅。
门外传来车喇叭声,记者团队开始陆续往外走。有人回头按了下快门。
照片里,陈砚舟正低头收拾灶台,斜阳透过窗户照进来,锅铲平放在案板上,像一枚静静躺着的勋章。
宋小满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门口,手里抱着一叠明日要用的模具。她看着唐绾,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那个……她声音不大,明天要来的老人里,有个失语三年的。家属说,能不能做个会响的拨浪鼓馒头?
唐绾看着她,认真点头:当然可以。
宋小满松了口气,转身回后厨。
陈砚舟打开冰箱检查食材保鲜情况,取出一盒新到的芝麻粉。他看了眼墙上的钟,差十分六点。
天还没完全黑透。
他把芝麻粉放进储物柜,轻轻关上柜门。
门外又传来脚步声。
这次很轻。
一个人影站在门口,没有进来,也没有说话。
陈砚舟抬头看了一眼。
是个男人,拎着公文包,穿着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他站在那里,望着墙上的锦旗,嘴唇微微动了动。
陈砚舟放下手中的东西,走到前台。
要吃点什么?
《厨神觉醒:从摆烂到美食巅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厨神觉醒:从摆烂到美食巅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厨神觉醒:从摆烂到美食巅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