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险些失控冲落,却幸而残留一丝清醒的意志,勉强稳住了脚步,心中惊惧不已,暗道:“好险!”
逃亡已久,以往太行山脉的茂密丛林是黑山军的藏身佳地,如今却让他觉得无处可藏,甚至渴望能藏匿于天际的云朵之中。
他不禁心生疑惑,不知追捕者是否已逼近。
他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身心稍舒,坐在地上喘息。
待体力稍有恢复,他再次站起,深知此地虽险,却非长久之计。
他喃喃自语道:“此处非安全之地,需寻他处藏身。”
话音未落,头顶传来一道声音。
李大目抬头,惊见典韦立于树梢,手持双戟,背上别着数根短戟。
典韦自树上跃下,缓缓向李大目靠近,道:“依我之见,天下最安全之处,莫过于中山郡。”
随着典韦的逼近,李大目不断后退,最终退至悬崖边缘。
典韦停下脚步,望着犹豫不决的李大目,质问道:“你自诩熟悉太行山脉,却为何始终无法摆脱我?”
面对进退两难的局面,李大目深感无奈。
他在山脉中生存多年,但山脉广大,岂能尽知?何况许多地方人迹罕至,谁愿前往?如今被堵于悬崖之前,他已是束手无策。
典韦沉稳地宣告:“你可以选择避开,而渠帅可以选择继续逃亡。”
不过,他话锋一转,“但无论渠帅尝试多少次,我预测你仍无法摆脱。”
说完,典韦优雅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暗示李大目继续逃跑。
李大目毫不犹豫地按照典韦的指示,开始了他的逃亡之旅。
沿途,典韦并未隐藏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李大目的身边或身后,像猫捉老鼠般,不断挑战李大目的心理防线。
经过一个时辰的追逐,李大目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他无法再承受压力,最终无力地倒在地上,彻底放弃抵抗。
典韦询问:“不跑了吗?”
李大目回应:“不跑了。”
此刻的他,已经失去了逃亡的念头,只想寻求片刻的休息和饱餐一顿。
随着典韦的命令,从山林深处走出一些人,他们带来食物和酒水,供李大目享用。
饱餐一顿后,李大目等待官军的审判。
此时,朱灵、吕虔等人从山林走出,他们希望了解更多关于黑山军的情况。
在友好的气氛中,李大目将他们请回营寨,并详细地讲述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这座简陋的营寨现在成为了中山郡官军兵马的栖身之地。
在寨内,吕虔和朱灵通过和李大目的交流,获取了关于黑山军的重要信息。
“渠帅真性情中人。”
赞叹声中,已决定在山中事务完毕后,邀请渠帅赴定州城共饮,欣赏勾栏之曲。
吕虔与朱灵也已做好准备,等待黑山军的渠帅到来。
在太行山脉的某处山林之中,存在一座更为坚固的大寨。
这座大寨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地形优势。
寨内人影繁忙。
渠帅郭大贤坐在主位,正听着一名小喽啰的汇报。
他询问关于李大目营寨的情况,以及李大目的现状。
小喽啰汇报说,李大目的营寨已被中山郡官军攻破,但关于李大目的去向尚不明确。
这个消息让郭大贤眉头紧锁,其他小首领也开始担忧,思索接下来的对策。
他们都知道中山郡官军接下来可能会进攻到这里。
郭大贤站起身来,在寨中来回踱步思考对策。
半晌之后,他提出一个冒险的计划。
他询问众人是否愿意跟随他冒险一试。
众人闻言一愣。
随后他详细解释了他的计划。
他说自刘备进入中山郡以来,未尝败绩。
无论是与萧苞还是袁绍的冲突,都显示了他麾下的人才济济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
因此,他们必须谨慎行事。
所有事务皆有人手代劳,他自己躺着也能达成目的。
众人都期望像刘备般成功,而郭大贤认为中山郡的官军因屡战屡胜可能产生骄傲情绪。
于是,他提出夜袭中山郡官军的策略。
尽管有人担忧此计过于冒险,但郭大贤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决定已下,他便命令全军做好准备,决定在夜晚攻击官军。
借助夜色掩护,他们跋山涉水前往李大目建立的营寨。
随着接近目标,郭大贤的内心愈发紧张。
郭大贤发现右眼皮跳动频繁,他回想起“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的说法,内心充满不祥的预感。
然而,事情已经进展到关键时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只能硬着头皮下令继续赶路,带领八千多黑山军沿着山林山道前进。
接近四更天的时候,郭大贤感到极度困倦。
但前方就是目的地李大目的营寨,一阵夜风吹来,让他精神稍微振作。
他抬头看去,只见营寨里火把林立,许多身影倒在地上沉睡。
郭大贤见状大喜,认为今晚突袭的决策是正确的。
他振奋地传令下去,让士兵兵分四路,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突杀进去。
主要任务是寻找储粮位置,不恋战,抓住机会抢夺粮草,得手后立即撤离。
郭大贤率先冲进了营寨,一声喊杀后,众人跟随涌入。
然而,进入营寨后他们才发现,之前看到的沉睡士兵,全是草人假扮,由木头捆绑,扎以稻草,穿戴盔甲伪装而成。
郭大贤意识到中计后,立即下令撤离。
他心惊胆战,迅速撤出营寨,返回自己的营地。
在返回的路上,他不断询问身后的部曲。
后军是否有兵马前来?探子回报:“未有兵马踪迹。”
听闻此讯,郭大贤短暂安心后,却又心生疑惑。
他们攻入的营寨中并无官军踪迹,那先前剿灭李大目的官军究竟去了何处?
郭大贤满腹疑惑,猜测官军或许因山中艰苦而转移下山。
但当他回到营寨,却发现营中插满了“刘”
字旗帜,辕门洞开,朱灵率兵出迎。
此时郭大贤方知,自己的营寨已被官军夺取。
他惊怒交加,不明白官军如何绕过了他的眼线,如此迅速地占领了他的营寨。
而更让他震惊的是,李大目的身影出现在人群中,他居然背叛了他们。
郭大贤怒斥李大目,但李大目却回应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并劝郭大贤投降。
此时,李大目已经不再是山贼或黄金余孽,而是中山郡官军的一员。
面对李大目的背叛和官军的强势进攻,郭大贤勃然大怒,与李大目展开激战。
两人在战场上交锋二三十回合,难分高下。
军情紧急,郭大贤接到报告,山下涌现大量官军,正急速向山顶进发。
他顿时面色大变,急忙舍弃李大目,迅速撤回阵中,并命令部队撤离至第三寨。
然而,正当他准备撤退之际,却遭到朱灵的阻拦。
朱灵告诉他,不必急于撤退,前方已有陷阱等待郭大贤。
这次行动的目标是彻底剿灭所有山贼,黑山军的青壮年将被纳入军中,而老弱妇孺则另有安排。
郭大贤在紧张与疲惫中继续前行。
他心系身后的追兵,一刻也不敢停留。
经过一段艰难的行程后,他们终于接近了青牛角的营寨。
郭大贤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并询问身后是否有官军追来。
得到没有追军的回答后,他命令部队休息片刻,然后继续穿越山林与青牛角汇合。
疲惫的郭大贤背靠山石休息,不久便进入梦乡。
在他周围,没有其他人员,部队正在各自休息和放风。
在梦境中,郭大贤似乎听到有人呼唤他的名字,他揉揉眼睛,眼前居然出现一道白衣身影,在阳光下漂浮于半空中。
这使他惊恐万分,几乎胆裂魂飞。
身影悬浮无影子,令郭大贤惊骇。
鹤发童颜的仙风道骨身影转过身来,郭大贤紧张地紧握大刀。
刘胜淡然一笑,向郭大贤表明身份后解释其身份本质不重要。
随即他开始筹划黑山军的未来,提出了转型之路并非落草为寇的当山贼之路。
同时询问黑山军年龄分布情况。
郭大贤在震惊之余回答了他。
一刀砍向悬浮身影毫无效果后,刘胜微笑邀请郭大贤前往冀州中山靖王陵墓拜访,随即身影逐渐消失。
此情景令众人震惊困惑,纷纷询问发生了何事。
郭大贤将经历告知众人,但似乎无人相信。
郭大贤疑为梦境,实则非梦。
他一声令下,全军立刻出发前往青牛角营寨。
行至半途,伏兵突发,吕虔与典韦各领一支伏军从左右两侧杀出。
典韦勇猛无双,所向披靡,黑山军纷纷退避。
郭大贤见势不妙,急欲逃遁。
典韦冲破敌阵,直逼郭大贤身后,令其无路可逃。
若非主公有令要活捉渠帅,郭大贤早已丧命于典韦飞戟之下。
此时,典韦戟指郭大贤,问其投降与否。
求生之念使郭大贤瞬间投降,呼曰:“投降,我投降!”
面对能置其于死地的铁戟壮汉,郭大贤不敢赌命,只能选择投降。
最终,郭大贤被典韦所擒。
“其他黑山军,投降免死!”
吕虔远远目睹了郭大贤投降的情景,于是在军中高喊。
随着他的喊声,“投降免死”
的呼喊声在无当飞军中此起彼伏。
黑山军本就不是无当飞军的对手,再听到这样的呼喊,瞬间失去了战斗意志,纷纷选择投降。
“我们投降!”
郭大贤领导的黑山军选择了缴械投降。
所有战俘都被押送回之前设立的营寨。
李大目看着这一切,感叹:“挣扎无用。”
随后,他遵照命令,解开了郭大贤身上的束缚。
朱灵询问:“在太行山脉北部,你们一共建立了多少营寨?”
郭大贤回答:“除了我和李大目负责的,还有青牛角、雷公两寨。
至于雷公之后,是张燕安排的心腹,具体人员我们出发时还未确定。”
现场短暂安静后,郭大贤提出了他的疑惑:“我听说青徐黄巾军只收青壮,那老弱妇孺如何处理?”
朱灵回应:“这个问题,刘备会亲自回答你。”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