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薛虹深感贾母的请求荒谬绝伦,嗤之以鼻。
贾元春现仅为嫔妃,地位不及县主和县君高贵,又何须他们前去等候?后宫等级森严,嫔妃地位高低不仅看资历更看皇上的宠爱。
贾元春自封妃以来难得见皇上一面,又如何受宠?
薛虹下令回绝来使,称自己与县主要进宫面圣,无法抽身前往。
气运金龙感受到薛虹的不满,决定小小惩戒一下贾府。
于是京城晴空万里唯独荣宁街飘雪,寒风呼啸,冻的贾府女眷瑟瑟发抖。
贾母无法承受,众人只得回府。
刚至府门,雪即停。
随后再次降雪,气运金龙嘲笑贾府格局不够。
进宫后,宝钗与众公主郡主一同去见尹皇后,而薛虹则带着礼物去见隆庆帝。
隆庆帝阅读着大臣的新年贺词,倍感乏味。
夏守忠来报薛侯爷求见时,隆庆帝以为他是陪同宝钗前来,实则是为了展示工部研发的新成果——简易电池、灯泡及留声机而来。
薛虹携带神秘礼盒,献给隆庆帝两件新奇之物。
一个是喇叭式留声机,能够留存声音并播放出来;另一个是玻璃灯泡,通过某种方式发光,无需点燃。
薛虹解释,这是他和工部同仁运用格物之术所造之物。
尽管留声机让隆庆帝感到新奇,但身为皇帝的他对这些并未失去兴趣。
灯泡则引起了隆庆帝更大的兴趣,他询问其运作原理,薛虹解释这是华夏先贤几千年来对天地规律的探索成果,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便能运用天地伟力。
隆庆帝对格物之术赞不绝口,并决定奖赏工部的众人。
这时贾府的众人度过漫长的一天终于等到消息传来元春即将归来,大家尽管疲惫不堪但精神振奋准备迎接。
随着天色渐暗,王熙凤命令点上蜡烛和灯笼。
当最后一缕霞光消失时,赖管家兴奋地跑来通知贾母等人:“娘娘回来了!”
众人立刻挺直腰板准备迎接元春的到来。
当方点齐人马准备迎接之际,突然传来马匹奔跑的声音,紧接着一群太监气喘吁吁地赶来。
明白这是元春到来的信号后,贾赦率领男丁在荣宁街门口,贾母带领女眷在大门外整齐迎接。
紧接着,两队红衣太监骑马缓缓而来,至西街门下马。
随后,一队队精致华丽的仪仗队伍鱼贯而出,王夫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感慨女儿元春终于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然而,元春的个人境遇并不如外界所见那般风光。
她先去了别墅更衣,然后在众人及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现身。
见到宝玉时,她不禁泪眼婆娑,二人情感深厚如母子。
随后,贾母等人陪同元春欣赏省亲别墅的奢华建筑。
见面时,元春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
提及黛玉和宝钗的缺席,王夫人虽抱怨她们借故不见元春,但元春却深知这其中涉及的尊贵身份与规制问题。
宝钗的超品身份,不论是进宫面见皇后还是在此迎接元春,都不是轻视的对象。
她对王夫人的言论进行了纠正和解释。
然而,王夫人似乎仍心存不甘,嘀咕了宝钗傍上好夫婿的话。
元春听后心中感叹时也命也,认为宝钗的归宿已经算是极好的。
薛虹的功绩、名声以及他们之间的故事,都足以让二人名传后世。
而薛虹的生活轨迹主要集中在工部、皇宫和家中,几乎无不良传闻。
除了被六皇子陈辰偶尔带去戏楼娱乐或同去酒楼品尝美食外,其余时间并无其他活动。
反观贾府,其他成员各忙各的,诸如养清客、嫖娼宿醉之事,样样俱全。
元春想象着如果当初被收养的是薛虹而非自己,或许境遇便截然不同。
眼前的景象让元春心生凄凉,不禁望向贾宝玉,眼中更是流露出无限的悲伤。
突然,元春要求见大伯父贾赦,贾母和王夫人虽感疑惑,但只得暂时退下。
不久,身形消瘦的贾赦走了进来。
眼前的贾赦面容猥琐,与元春记忆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交谈间,贾赦对元春的召唤感到意外却也坦然接受。
元春向贾赦转达了尹皇后的话后,贾赦的反应十分激动。
贾府的现状已经无法挽回,即使贾赦和贾敬联手也难以改变其衰败的命运。
贾府的子孙虽然外表出众,却无人能担当重任。
贾瑚、贾珠、贾琏等皆存在缺陷,唯有贾宝玉虽资质上等却受限于家族名声而无法在官场立足。
其余子孙尚未成熟。
贾赦偏爱贾环因其机智且身份低微,可作为对皇帝表示忠诚的机会。
然而,隆庆帝的开恩已来迟,贾府终将走向衰败。
面对现实,贾赦倍感委屈和无助,痛哭着承认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元春劝慰之际,贾赦提醒她宫中事务纷繁复杂需保持低调谨慎勿受委屈。
家中之事顺其自然便好。
作为首位也是唯一告知元春不问世事之人,贾赦的话语充满关怀与担忧。
听到贾赦的话语,元春思绪飘回童年。
那时,父亲贾政忙于追求名声与风雅,对元春鲜少关注。
贾政看似端正,实则冷酷,被朱子的理论深深影响。
在贾政眼中,元春乃至贾宝玉都不足挂齿。
相反,贾赦这个太子伴读的大伯,总会在繁忙中抽空与她交谈,尽管王夫人限制元春与贾赦的接触,但小元春却喜欢他这位大伯。
提及宫中关于贾赦的传言,元春柔声道歉:“大伯,对不起,父亲……”
贾赦站起来,摆手表示:“这是我自愿的,至少这些年的装疯卖傻,为贾府延续了富贵。
可惜,始终未出现杰出的后辈。”
元宵节过后,隆庆帝的朝会议题聚焦于谁将领兵北伐。
名义上是解决北地部落与后金的 ** ,实则是一场扩张的野心。
尽管朝臣们几乎一致同意,民间却出现了一批“爱国儒生”
,以圣贤之论为由反对战争。
薛虹对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感到无语。
华夏文明虽以和平为宗旨,但自古以来都是战斗民族。
文明的发展是依靠战争与灾难的洗礼,而非单纯的爱心感化。
薛虹对于扩张有明确的策略,他明白人口是最宝贵的资源。
对于东瀛等附属华夏文明的国家,同化它们比同化西方容易。
他的目标是打断其脊梁,然后重新教化,让其认祖归宗。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需要依靠人口碾压与同化。
大明本土的人口若能通过与东瀛等地的民众交融与迁移,便能实现整个大洲的统一。
关于国家同化的优先级,无疑遵循着这样的逻辑:同一文明圈、同一文明附属文化、同一地区以及同一物种的人类。
对于非人类物种,无需考虑同化问题,动物园将是它们的最佳归宿。
提及国家扩张,纯粹的依靠爱与和平感化远不如手中的刀剑具有说服力。
回想历史上的东瀛,薛虹等人仅凭爱意就能让东瀛国主献上国土吗?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面对二十几万东瀛军队的质疑,任何一个明智的人都会明白这不过是荒谬之谈。
圣母玛利亚也会对此摇头不已。
未来的华夏,没有你们这些空谈仁义道德的腐儒酸儒,我深感欣慰。
孔夫子若在世,见到他的学说被如此歪曲,恐怕会气得活过来。
隆庆帝对于这些空谈者并未给予重视,直接下令派遣新的傀儡孔圣公出面应付。
他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的就是一朝扬眉吐气、展现实力的时刻。
他锻炼肌肉,准备挥舞兵戈,向敌人展示力量。
他任命薛虹、孙传庭和孙承宗分别统领军队,从各个方向发起进攻。
其中薛虹负责灵活行动,孙传庭和孙承宗则从南北两面进攻。
他们目标明确,对于拒绝投降的敌人,将予以严厉的打击。
关于军需物资,隆庆帝早有准备,各地仓库中堆积如山的粮食和物资都是他们的坚实后盾。
随着农作物的丰收和新技术的普及,大明准备开启新的领土扩张模式。
大明百姓所到之处,都将成为大明的国土。
对于任何敢于反抗的力量,大明都会给予坚决的回应。
准备时间有限,半月后三路大军将出发,横扫昏庸的国君,为百姓带来希望。
薛虹不仅致力于军事行动,还致力于科技研发。
蒸汽机的应用、冶炼技术的进步以及火器的普及都是他努力的方向。
他热切期待着未来远征西方的壮丽场景。
至于那些昏庸的国君,是时候让他们见识一下大明的力量了。
而父皇,您应该安享晚年,无需再为这些琐事操心。
薛虹面对兵力派遣的难题,应对得当则能成功压制对手,否则便会陷入被动。
士兵们祈求神佛保佑,虽知迷信无用,薛虹仍理解他们的无奈。
他观察到士兵们大多出身贫苦,愿望朴实,无非是温饱、生存和繁衍。
他承诺会带领大家平安归来。
后金国主逝世后,其子继位,致力于改革和仿制大明火器技术。
但因缺乏关键技术,仿制武器质量堪忧。
得知大明即将攻打后金,新继位者做出了一个令薛虹感到振奋的决定。
贾琏决定寻求罗曼诺夫王朝的帮助,共同对抗大明。
京城中百姓议论纷纷,然而在一处偏僻的小院,贾琏与尤二姐正在亲密。
薛虹拉着宝钗的手说:“我回来了,宝钗,我要出征了。”
宝钗为他卸甲后,他嘱咐她及薛馨怡,有事找殿下或共之,紧急情况下可联系馨怡。
他要求他的徒弟在人前不露真炁。
说完后,他匆匆离去准备出征。
宝钗拿出一只簪花嵌珠发簪给薛虹看,对此,薛虹深感这是王家女出嫁时的物品。
推测这簪子可能出自贾府的凤表姐王熙凤,而贾府已陷入了困顿境地。
宝钗询问薛虹如何处理这支簪子,薛虹建议她按自己的意愿处理。
同时他也解释了贾府的现状。
贾府过去奢华过度,如今四面楚歌,已失去了昔日荣光。
贾府的内部斗争导致权力的流失与 ** 加剧。
贾赦的态度变化,使得府内大权再度回到王熙凤手中。
王熙凤享受权力带来的满足感。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