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气氛凝滞,方牧母亲开口,声音刻意轻松:“好了!能平安回来,带这么多东西,就是福气!想想薇薇她们,靠零食盐水都能熬,咱们有粮有肉有糖盐,不差了!”
“就是!”
大伯母接话,“你们年轻人不是经常说巧克力的热量抵多少多少饭菜的热量嘛,这样晚上有时候饿了吃一两块不正好嘛,还省得我有时候还要给你们留宵夜!”
这时,李穗岁“噗嗤”一笑,指着汪玥:“小花猫,瞧瞧你!”
汪玥嘴角鼻尖沾满巧克力渍,李穗岁抽出纸巾擦拭。
汪玥仰起小脸,眼神清澈认真:“穗岁姐,巧克力化纸上了。哥哥们冒险带回来的,不能浪费,我把纸舔干净了。”
汪玥天真话语就像羽毛拂过心弦,让众人心中一暖。
方牧目光落在汪玥手中舔得干净的包装纸上,一个更紧迫的问题迎面而来。
拿回来的东西该如何存储?!
他抬头看大伯,眉头紧锁,声音忧虑:“大伯,这些巧克力…还有咱们那些腊肉,往哪儿放?天一天热过一天,厂房闷得像蒸笼,腊肉挂那儿怕要坏!”
方牧又环视众人,“咱们就两个冰柜,塞满冻猪肉,早挤不下。糖和巧克力,天一热,怕化成一滩水!”
这个问题让众人眉头紧锁,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储存这些易腐物资确实是个大难题。
“挖个地窖?”大伯沉吟片刻,试探道。
方牧父亲却有些顾虑:“地窖一般用来存土豆白菜,存肉能行吗?”
大伯苦笑:“我也不确定,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多肉存地窖,有点荤腥都挂灶房,哪还往地窖放。”
沉思片刻,方牧突然眼前一亮:“既然竖着挖不行,咱们横着挖!往山体里挖山洞!挖深点,洞道拐弯,里面温度肯定比外面低!虽然比不上冰柜,也比闷热厂房强百倍!”
这个想法得到了众人的认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主意好!”大伯立刻追问,“可山洞挖哪儿?山脚?半腰?得找方便、稳妥、不怕塌方积水的地儿吧?”
方牧一时语塞,这个提议还只是灵光乍现,具体选址确实没来得及细想,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讨论无果,先安置物资。
众人起身,小心搬物资往仓库。
推开仓库厚重铁门,混杂着饲料、尘土、油脂和隐隐腐败气味的闷热空气扑面,屋顶的排气扇嗡嗡搅动凝滞的空气。
透过换气扇进来的光线打在悬挂腊肉上,深红肉块表面,油脂缓慢凝聚、拉长,“啪嗒”、“啪嗒”滴落水泥地,积起浑浊油渍。
角落几块盐分不足,未腌制到位的腊肉,边缘泛起灰绿,一丝酸腐气味悄然弥散。
相比之下,高处通风的猪肉干,在高温干燥下,变得黝黑紧实,硬如石块。它们不怕热,还能继续降低肉干的含水率,延长保存时间。
方牧、白池、郑凡几人将糖果、巧克力、咖啡等,按类别小心放进“储物间”。
所谓的储物间就是在猪圈打扫干净后,用砖头支起一个框架,再在上面垫上木板。每放下一袋,都反复检查架子稳否,位置阴凉否。
整理完毕后,他们又喊来大伯,三人决定趁着天色还早,去勘察合适的山洞位置。
在酷夏来临前建好山洞,转移物资,是关乎众人存亡的头等大事。
山脚泥土被太阳烤得发烫,蒸腾土腥热气。
三人排成线,目光如炬扫视岩壁坡地。碎石在脚下滚动,汗水浸透后背。
终于,厂房后方一处背阴山坳吸引注意。
高大厂房投下的阴影与旁侧略高山体形成天然屏障,双重遮挡下,此地几乎无直射阳光,阴凉异常。
更难得,此处山脚地势略高,在此横向开凿,既能避雨季地表积水,又能最大限度利用山体阴凉保温。
方牧蹲身,抓起泥土捻了捻,又仔细敲击裸露岩壁,侧耳听回声。白池观察地形和落石风险。
大伯用锄头柄戳选定位置,感受土质松紧。三人交换眼神,都看到认同,此地,仿佛为山洞量身定制!
他们不再犹豫,扛起工具快步返回。
方牧将选址和理由说明,众人都相信方牧、白池和大伯的决定。
长久信任和共同生存渴望,让所有人明白这山洞意味什么——保住食物、对抗酷暑、维系养猪场未来的生命线。
“那还等啥?”郑凡抹把脸上汗,第一个抄起铁锹,眼中跃跃欲试,“趁天没黑透,能挖一点是一点!”
紧迫感催逼。
短暂休整结束,一场与时间、酷暑赛跑的山洞工程,即将在这偏僻山坳后山脚拉开序幕。
下午三点多的太阳依旧高悬,将地面烤得滚烫。
方牧眯眼望了望刺目的太阳,汗水顺着鬓角滑落。他快速判断:这样的高温下,丧尸活动会降到最低,基本都会躲进阴影里蛰伏。
“子轩,”他转向江子轩,语气果断,“你去隔离墙值守。注意观察,有异常立刻用对讲机报告。”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男性——郑凡、李浩然、白池、大伯、父亲,“其他人带上工具,我们去山脚开挖!”
众人围在选定的山坳处,面前是灰褐色的岩壁和覆盖其上的薄薄腐殖层。
这是他们首次尝试挖山洞,既没有图纸,也缺乏专业工具,只能靠着一股蛮劲和零星经验摸索。
方牧率先蹲下身,捡起一根枯枝,在晒得发烫的地面上划拉起来。
“我们都没挖山洞存东西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初步想法,”
他用树枝勾勒出长方形,“山洞如果想要有比较好的降温效果,起码要有个五六米深,否则无法隔绝门口的热浪。高度定在两米,宽度一米五,这样人能直着腰进出干活。大伯,您看这样行吗?”
大伯凑近,仔细看着地上简陋的示意图,布满老茧的手指点了点,沉声道:“嗯,尺寸差不多。关键是怎么个干法?”
问题抛出来,几个脑袋凑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狭窄的洞口,一次最多容纳两人同时作业,如何分工协作成了难题。
很快,方案形成:经验相对丰富的大伯负责打头阵,确定开挖的精确位置和方向。力气最大的郑凡紧随其后,用洋镐负责主要的掘进。
挖下来的土石,则由方牧和李浩然用铁锹铲起,装入旁边的手推车,及时运走倾倒,避免堆积阻碍洞口。
“挖到五六米深,顶上得撑起来,”方牧父亲语气凝重地补充,“咱们这儿的土石不比陕北的黄土窑洞,不加固,万一塌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众人也都点头认可,于是白池和方牧父亲则负责另一项关键任务——寻找并制作支撑用的木料。
这时候就体现了集思广益的好处,山洞的主体工程的分工完成后,众人便开始分头行动。
喜欢末日来临:我在养猪场打造避难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末日来临:我在养猪场打造避难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