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出三根手指,如同在课堂上讲解原理图:“但核心问题是转换和存储!太阳能板发出来的是直流电(dc),咱们日常用的冰箱、冰柜、甚至将来可能找到的电器,需要的是交流电(Ac)。所以,关键得有两样东西!”
他的手指一根根用力按下:
“第一,逆变器!作用是把直流电变成我们需要的交流电。”
“第二,储能电池!把白天发的、用不完的电存起来,晚上和阴天用!光有板子没电池,太阳一落山照样抓瞎!”
他的手指停在半空,又强调道:“另外,还需要一个叫mppt的控制器。它能最大程度地追踪太阳能板的最佳功率点,把每一缕阳光都榨出最多的电来,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没有它,发电量会大打折扣,太浪费。”
“太阳能板好办!”方牧立刻拍板,“马路旁的路灯全是太阳能发电地,上面多的是,要多少拆多少!”
周延铮也接口道:“我那个汽修厂里,堆着不少给新能源车换下来的电池组,虽然是二手的,但容量应该不小,不知道能不能用?”
“能用!当然能用!动力电池循环次数多,容量衰减是有的,但基础性能还在!只要保护板没坏,重新配组后做储能电池,完全没问题!这是好东西啊周哥!”
王小磊眼睛放光,“不过,有个技术细节!路灯上那种太阳能板,输出电压通常是36V的直流电。而周哥说的那些车用动力电池组,单块标称电压一般只有3.7V左右,就算组成大电池包,整体电压也远低于36V。直接连上去会烧毁电池!”
他双手比划着:“所以,中间必须要有mppt控制器!它的核心作用之一就是降压、稳压!把太阳能板输出的高电压直流电,稳定高效地降压到适合给低压蓄电池组充电的电压电流范围!没有这个控制器,拆再多的板子,找到再多的电池,也连不到一起!”
方牧看向父亲。方牧父亲皱眉回忆片刻,摇头:“没听说过。我们这儿种地的多,搞太阳能的少。”
问题瞬间又回到了原点——那个关键的mppt控制器。希望刚刚燃起,又被这个技术壁垒挡在了外面。
灶房里的气氛又沉寂下去。
难道这电,真就用不上了?
“等等!我怎么把这个忘了”
王小磊猛地一拍大腿,像是想起了什么,“通讯基站!还有……高档点的别墅区!这些地方为了保证关键设备供电,通常会配备完整的光伏系统,里面就有现成的mppt控制器!对了,房车!如果能找到废弃的房车,上面肯定有现成的逆变器!”
“别墅区?”方牧父亲眼睛一亮,“有!县城东边大概一百多公里,靠山那块儿,有个叫‘云山墅’的高档小区,是县里最大地产商搞的,里面住的全是有钱人!那地方肯定有!”
王小磊掰着手指数:“太阳能板、电池、控制器……现在就差逆变器了!”
“行!”方牧霍然起身,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大部分材料来源都明确了,那就干!至于房车刚好我们外出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找到,这就要看看我们的运气了。碰运气也比干坐着强!”
“对!先动起来!”周延铮沉声附和,他很赞同方牧的决定。
“干!”
“没错!出去找!”
“总比窝着强!”
众人精神一振,立刻围拢到桌边,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具体的外出计划、分工和路线。
方牧思路异常清晰,迅速主导着讨论的节奏,手指在桌面上虚点着,如同在沙盘上排兵布阵:“第一站,先去周班长的汽修厂!”他看向周延铮,后者用力点头。
“目标三个!”方牧竖起三根手指,一一列出,“第一,也是最重要的:获取储能电池!周哥仓库里那些二手电池组,是我们整个系统的基础,必须安全运回来!”
“第二,”他的手指落下,“拿拆卸太阳能板需要的专业绝缘工具和检测设备!特别是高压绝缘手套、验电笔、专用的扳手钳子!路灯杆子虽然看着没电,但线路复杂,万一有残余电流或者感应电,没有保护措施上去硬拆,那就是找死!安全第一,工具必须齐全!”
“第三,”
他目光扫过众人,“顺便给咱们这几辆还能动弹的车加固一下!焊点检查,薄弱的地方加钢板,特别是车头!这次要跑远路,搜索范围大,难保不会撞上尸群需要硬闯!咱们可没鬼手杜那伙人随手撬车、抢车的本事!剩下的车,每一辆都金贵!”
这个安排条理分明,考虑周全,连最细微的危险都考虑到了。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心服口服,纷纷点头。
接下来是人员安排。方牧目光扫过白池和周延铮:“外出队伍,白池和周班长,你们俩至少要保证有一个在名单里。枪法和近身格斗,你们是顶梁柱,外出安全就靠你们了。”
白池和周延铮听到后,默默点头,这是他们早已担负起的责任。
方牧又看向王小磊:“磊哥,这次行动你得全程跟着。电路、设备、哪些能拆、哪些能用、怎么判断好坏......我们全是门外汉,离了你抓瞎。不过你放心,我们会护你周全!”
王小磊大手一挥,毫无惧色:“没问题!我这条命都是你们救回来的,信得过你们!”
“第一次行动,求稳为主。”方牧一锤定音,“就我、白池、周班长、磊哥,我们四个去。行动时间,暂时定下一个大晴天!大家有没有问题?”
方牧的安排条理分明,考虑周全。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意见。
周延铮站在稍后的位置,不动声色地多看了方牧一眼。
这个年轻人的思维缜密得惊人,行事更是果断利落,在这小小的养猪场里,话语权竟已牢牢掌握在他和几个核心年轻人手中。
更难得的是,连方牧父亲这样的老一辈,也对他流露出毫不掩饰的信服
分工完毕,就是住宿安排。
新加入的周延铮和王小磊,被安排住进原先江子轩的卧室。江子轩则继续和方牧、郑凡、李浩然挤在石料厂那间员工宿舍里。
方牧看着略显拥挤的宿舍,心里盘算着:等这趟回来,物资和人力稍微宽裕点,就把石料厂那几个闲置的砖房收拾出来“征用”了。
无非是多砍些树,多打几张粗糙但结实的木板床。虽然简陋,但总好过几个大男人像沙丁鱼似的挤在一起,翻个身都怕压到旁边的人,连呼吸都带着别人的味道。
他的目光扫过灶房电视柜,上面并排放着两本硬壳笔记本。方牧走过去拿起来。
一本是大伯留下的,纸张泛黄,字迹熟悉;另一本是崭新的,正是早上他交给李穗岁的那本。
方牧翻开新本子,里面是李穗岁娟秀工整的字迹。日期、物品名称、数量、单位、存放地点……条目清晰,格式规范,一目了然。
她把那些散乱的信息,一丝不苟地誊写、整理了出来。效率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李穗岁轻声解释:“我想把大伯记的东西,用更清楚的格式誊到新本子上。旧本子……留给大伯母做个念想吧。”
方牧随手翻了几页,发现记录还没到今天的收获,便对李穗岁说:“嗯,你弄好后给大伙儿通个气,让大家心里都有本账。竟最近的人数变动和从外面拿回来的物资比较多,你辛苦一下。”
李穗岁“嗯”了一声,动作麻利地脱下手上那副崭新的橡胶手套——这是方牧这次特意从超市找回来的。
他注意到大伙儿,尤其是经常洗碗的李穗岁和母亲,手长期泡水,皮肤都开始皴裂发皱了。
她将两本笔记本小心地收进柜子抽屉,准备第二天一早就把剩下的物资登记完。
抽屉合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为这忙碌而充满希望的一天画上了句号。
那本锁在抽屉里的新账本,记录着过去,也将见证未来。
喜欢末日来临:我在养猪场打造避难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末日来临:我在养猪场打造避难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