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爬过主营地的栅栏,苏一就径直走向了配电房。王伟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堆旧电线和铃铛,琢磨着如何改进警报器的灵敏度。听到脚步声,他抬头一看,笑着站起身:“苏姐,你来得正好,我正想跟你说,警报器还能再改改,让它反应更快些。”
苏一走到他身边,看着地上的零件,点头说道:“不用急着改,先把基础款的量产搞起来。你带几个人,教他们做警报器,缺什么材料尽管跟我说,营地全力支持。做好的警报器,先给赵虎的防御工事营、赵虎营地和新营地送过去,主营地暂时不急。”
王伟眼睛一亮,立刻应道:“好!我这就找帮手。之前帮我整理零件的几个小伙子,上手很快,教他们做肯定没问题。”
没过多久,王伟就带着五个年轻小伙子来到了配电房旁边的空地上。地上摆满了从废弃车辆、电器上拆下来的旧电线、电池、铃铛和金属片,这些都是营地积攒下来的“宝贝”。王伟拿起一根电线,开始讲解:“做警报器很简单,核心就是‘接触导电’——把两根电线平行拉在栅栏上,中间留一点点缝隙,再连接上电池和铃铛。只要有东西碰到电线,两根线一接触,电路通了,铃铛就会响。”
他一边说,一边动手演示,先用钳子把电线外皮剥掉,露出里面的铜丝,再把铜丝缠绕在铃铛的接线柱上,接着连接电池,最后用绝缘胶带把接口缠好。一套动作下来,一个简易警报器就做好了。他轻轻碰了碰两根平行的电线,铃铛立刻“叮铃铃”响了起来。
“看懂了吗?关键是接线要牢固,电线间距要合适,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王伟把做好的警报器递给一个叫小马的小伙子,“你来试试。”
小马接过零件,按照王伟教的步骤,小心翼翼地剥电线、接铃铛、连电池。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在王伟的指导下,很快也做出了一个警报器。他兴奋地碰了碰电线,铃铛响了,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成了!我也做好了!”
其他几个小伙子也跟着动手,王伟穿梭在他们中间,耐心地指导着。有人剥电线时伤了手,他立刻拿出碘伏帮忙消毒;有人接线不牢固,他手把手教如何缠绕;有人间距没掌握好,他用尺子量好,做上标记。
苏一和陈默站在一旁看着,陈默笑着说:“王伟这小子,不仅会做,还会教,真是块好料。”
苏一点头:“是啊,有他牵头,警报器量产肯定快。等这些小伙子学会了,再教更多人,以后每个营地的栅栏边都装上警报器,巡逻的压力就能小很多。”
中午时分,五个小伙子已经能独立做出警报器了,每人都做好了两个,一共十二个。王伟检查了一遍,满意地说:“不错,都合格!下午咱们继续做,争取明天就能凑够送三个营地的数量。”
下午,越来越多的人听说要做警报器,都主动来帮忙。有以前做过电工的,有擅长手工的,还有几个年轻的训练兵,大家围在空地上,分工合作——有人剥电线,有人接铃铛,有人连电池,有人缠胶带,效率大大提高。
张姐还特意送来了解暑的绿豆汤,笑着说:“大家辛苦了,喝点绿豆汤解解渴。王伟,你可得好好教,以后营地的安全就靠这些警报器了。”
王伟接过绿豆汤,笑着说:“谢谢张姐,我一定教好!”
傍晚时分,大家已经做好了三十多个警报器,整齐地摆放在箱子里。王伟擦了擦汗,对苏一说:“苏姐,按照每个营地至少装十个的标准,明天再做二十个,就能送赵虎那边了。”
苏一满意地点头:“好!明天继续,做完就出发。陈默,你安排一下车辆和人手,明天跟我、王伟一起去送警报器,顺便看看赵虎那边的情况。”
陈默点头应道:“没问题,我这就去安排。”
夕阳西下,空地上的人渐渐散去,但地上的零件和做好的警报器,却像是给营地装上了一层隐形的防护网。王伟看着这些警报器,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些小小的装置,以后就能守护大家的安全,让巡逻的人不用再日夜盯着栅栏,能多休息一会儿,多做些其他事。
喜欢舌尖上的末日:我带丧尸吃垮世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舌尖上的末日:我带丧尸吃垮世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