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仍然有一千来号人,跟随着罗汝才,一路跋山涉水,昼伏夜行的来到了山东,成功的来到了罗汝才心中的圣地,水浒传书中的八百里水泊梁山!
虽然梁上水泊的面积,没有真的八百里,但是着丝毫不影响罗汝才将水泊梁山中央的一个小岛,按照水浒传书中的描述,搞了个山寨版的聚义厅;
而罗汝才自然也在水泊梁山的聚义厅之中,心安理得的当起了山大王;
因此,和落魄的李自成比起来,罗汝才可阔绰太多了!
至少,目前罗汝才麾下足足有小喽啰近千人,武将也有外甥王龙,大将刘国能,心腹将领朱养民 范鼎革等人;
以及,前几天一路寻觅而来,在中原大战之前,就是自己老营精锐的包子...
对于包子这个并不是一开始就从陕西跟随着自己的人,罗汝才对其还是有着提防之心的!
不过,当包子率领着十二个兄弟来到梁山,并拿出了投名状,那个曾经在河南归德府拦住罗汝才大军北上进入山东的官军将领的人头,罗汝才选择相信了包子!
没办法,当初那个在归德府,挡住罗汝才北上大军的将领,罗汝才对其印象太深刻了;
经过事后的打听,罗汝才知道那个叫余文昌的将领,乃是明军军中,仅次于总兵官职的副将...
原本,罗汝才还想找机会亲自干掉余文昌,现在好了,包子已经帮他干掉了这个仇人…
什么?会不会是朝廷的计谋?
别闹了,他罗汝才现在什么身价?值得朝廷杀个副将算计他…
崇祯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
这一天是国朝官员年假休沐之后上班的第一天!
紫禁城,皇极殿!
吾皇万岁 万岁 万万岁!
随着朝臣们三呼万岁,崇祯十一年的第一个早朝,正式来打帷幕!
“王承恩,宣旨!”
令群臣们有些小惊讶的是,早朝正式开始之后,崇祯皇帝立刻下令让王承恩开始宣读圣旨!
随着王承恩尖细的嗓音响起在奉天殿,朝臣们也纷纷竖起耳朵,开始认真听着崇祯皇帝新年的第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临御如今已有十年,念群臣辅国,任重责繁,然国初定俸,历岁久,今物价腾涌,薪俸薄寡,致良多官员俯仰维艰,殊非朕优恤臣下之意。
自崇祯十一年元月始,普增百官俸禄:正一品岁俸由千石增为六千两,正二品五千五百两,以下各品依级递减,务求官吏无内顾之忧,专心职事。
诸臣当感朕恩,恪尽职守,清廉自守,勿负朕殷殷期望,共扶社稷,以安民生。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卧槽!!!”
“我屮艹芔茻!!!”
打死在场的所有文武大臣们,他们都没有想到,崇祯十一年,第一天早朝的第一份圣旨,居然就是比群臣们涨俸禄的圣旨...
而且,这次崇祯皇帝给国朝的官员增加俸禄,完全是按照之前和内阁阁臣和六部尚书等重臣商议的最高标准来规定的...
内阁首辅温体仁和礼部尚书钱谦益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之后,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神之中看到了惊恐;
不仅是温体仁和钱谦益二人,朝臣之中,但凡是手脚不是很干净的大佬们,这一刻都感觉到了惊恐!
这次,崇祯皇帝给国朝的官员们提升的俸禄,足足有之前俸禄的五倍之多;
在此次提升俸禄之前,大明朝廷正二品的尚书官职,一年的俸禄仅有1044石粮食,按照粮食一两二钱一石的价格计算,一个正二品大臣一年的俸禄才不到一千三百两银子...
那么,听过提升崇祯皇帝提升俸禄之后呢?
同样的正二品大臣俸禄直接提升到五千五百两白银;
这意味着什么?
答案很简单;
国朝要开始奉行高薪养廉的管理官员方式了!
换句话说,给你们涨了工资之后,要是你们还敢乱伸手,那可就别怪崇祯皇帝遵从太祖爷祖制了...
奉天殿在王承恩宣读完圣旨之后,短暂的安静了两秒之后,所有身在奉天殿的参加早朝的大臣,全都跪地叩首,齐声大呼道:
“陛下圣明!臣等谢陛下隆恩!”
“众爱卿平身!”
崇祯皇帝先是让群臣平身,然后继续对着王承恩吩咐道:
“王承恩,宣读第二份圣旨!”
“咳咳!”
王承恩先是清了清嗓子,然后从身后捧着托盘的小太监手中,拿起第二份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崇祯九载、十载,建奴两度内犯,直逼京师顺天府,烽烟扰境,边尘蔽日。
朕夙兴夜寐,惟念社稷安危、宗祧存续,今值朝堂议事,特颁此诏,以固根本。
三皇子朱慈炯,性禀纯良,恪守庭训,今册封为定王;
四皇子朱慈照,慧质初成,谨循礼度,今册封为永王。
原定二王分赴嘉兴府、湖州府就藩,以镇一方。然二王年齿尚幼,未及总揽藩地庶务,若贸然赴任,恐难周全。
朕心牵挂,遂改命二王暂驻应天府,待年岁渐长、深谙治道后,再赴本藩理事。
为护二王南下周全,特遣皇帝亲军武骧左卫、武骧右卫全军随行。二卫将士须严阵戒备,沿途布防,保障二王起居、行止无虞。
沿途府县及应天府文武官员,亦须恭迎王驾,供应所需,若有怠慢失职者,即以国法论处。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王承恩用他那太监独有的嗓音,宣读了今日早朝的第二份圣旨!
崇祯皇帝的意思非常明显,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否则一旦篮子翻了,篮子里的鸡蛋也将一个不剩...
对于崇祯皇帝所下达的这份圣旨,在场的六部尚书和内阁阁臣们,几乎早就收到了消息...
而且,再从朝廷打退了崇祯十年的建奴大军之后,朝中就有一些大臣,包括户部尚书倪元璐 兵部左侍郎杨嗣昌等大臣,就在朝堂上和崇祯皇帝,提议过让两位皇子提前南下就藩的事儿;
喜欢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