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虽如此......郑玄愁眉不展,眼下可有现成的蒙书?需即刻雕版刊行才是。
满座名儒竟一时语塞。
忽有 ** 趋入禀报:王太守在辕门外候见。
待王仲踏入厅堂,先向三位鸿儒深施一礼:小子俗务缠身,迟来拜谒,还望海涵。孔北海与胡先生远道而来助教,泰山学子之幸也。
两位大儒连忙还礼。孔融感慨道:太守改良造纸之术,又兴建学宫,才是泽被后世之举。胡昭亦连声称是。
郑玄示意王仲入席,烛光将众人紧锁的眉头映在素屏上,宛如一幅写满忧虑的策论图。
**
王仲坐下,微笑道:“郑师神色忧虑,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郑玄叹息一声:“唉……实不相瞒,老夫正在为这些孩子的学业发愁。早该听从你的建议,如今却寻不到一本合适的启蒙书,实在是我的过失。”
王仲眼中一亮:“说来也巧,学生今日带了一本新书,名为《千字文》,正是为孩童所作,正想请诸位师长指点。”
郑玄惊讶:“这是你亲自编写的?”
王仲点头:“正是。”
郑玄迫不及待:“快拿来瞧瞧。”
王仲解开布袋,取出一册薄书递上。
郑玄翻开书页,低声诵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仅此两句,已令他深深沉浸其中。
他继续念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越往后读,郑玄越能感受到文中的韵律之美。
一旁的胡昭、孔融亦被感染,随着节奏轻轻摇头,沉醉于字里行间。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郑玄读完,目光灼灼地望向王仲:“云逸,此书当真是你所着?”
王仲虽知是借他人之作,仍厚着脸皮承认:“确是学生所作。此文以千个不重复的汉字写成,朗朗上口,正适合孩童启蒙。”
郑玄赞叹不已:“妙哉!”
胡昭也点头附和:“此文涵盖天地万物,既有神话传说,亦含修身准则,更有田园情趣,令人钦佩!”
泰山书院内,几位文士正在交谈。
孔融微微前倾身子:昔日洛阳便听闻云逸才学过人,今日得见《千字文》,方知果真名不虚传。此文一出,称你为大儒毫不为过。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王仲语气谦逊,若能对孩童求学有益,便是幸事。若郑师认可,不妨交由官府刊印。
郑玄当即回应:自今日起,泰山书院启蒙典籍便定为《千字文》。云逸此举,实在功不可没。
王仲神色诚恳:诸位先生愿来泰山讲学,是王某的福分。本欲设宴款待,奈何郑师坚持待书院事务安顿后再议,学生也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康成兄治学之专,令人钦佩。孔融点头赞同。
胡昭接话道:来泰山传道,当是我此生最为明智之选。
郑玄朗声笑道:孔明,过几日为你引荐一位小友,说来有趣,他表字竟与你相同,实在是缘分。
竟有此事?胡昭面露讶色,那定要结识一番。
王仲闻言一怔,暗自思忖:这岂不是大孔明遇见小孔明?
与此同时,城南医馆。
蔡琰在孔菡陪同下走进人满为患的医馆。华佗正忙于救治伤患,口中不时叹息:造孽啊!真是造孽!
孔菡刚要出声,蔡琰轻按她手背:伤员要紧,我们的事容后再说。
好吧。孔菡点头应下。
蔡琰上前行礼:元化先生,不如让我开方,涵儿协助抓药可好?
华佗微微抬眼,看到王仲的妻子蔡琰站在面前:如此甚好!我口述,你来记录,这位姑娘......
蔡琰轻声解释:她名叫孔菡,是北海孔融之女。
原是孔家千金,多有冒犯。华佗拱手致意,多谢二位出手相助。
言毕,便继续为伤兵诊治。
三人默契配合,直至暮色降临,方才救治完所有伤员。
蔡琰揉着酸痛的肩膀,长时间执笔让她手臂发麻。
华佗递来茶盏:夫人辛苦了,饮些茶水解乏。
蔡琰刚接过茶碗,突然胸口一阵烦闷,急忙搁下茶盏,背过身去平复心绪。
这个细节引起华佗注意,他仔细端详着蔡琰的神色,温声道:夫人且坐,让老朽为您诊诊脉,可别累坏了身子。
恰在此时,孔菡匆匆走来,闻言眼睛一亮:神医此言,莫非琰姐姐身体不适?
华佗捻须沉吟:确有些征兆。
孔菡面露忧色:......
蔡琰顺从地伸出手腕,华佗闭目凝神为她把脉。
片刻后,孔菡小心翼翼询问:神医,情况如何?
脉象浮紧,气血两虚。华佗正色道,回去转告王太守,需静养调息,切莫劳神。
蔡琰浅浅一笑:谨记神医嘱咐。
华佗提笔蘸墨:老朽开个方子,按时服用可安神养心。
蔡琰柔声道谢:劳烦神医,日后怕是要多来叨扰了。
华佗忽然长叹:老朽该启程了。
蔡琰诧异:神医要走?为何这般突然?
本无牵挂。华佗望向远方,寒冬已逝,春回大地,游医岂可久居一处。
蔡琰急切道:可泰山百姓需要您,这些伤员更需要您啊!
华佗摆手打断:夫人不必再劝,老朽正是见不得战火纷扰,才决意离开此地。
蔡琰似有所悟,不再劝说:先生打算何时启程?
华佗长舒一口气:就在这几日吧,还有些重症患者需要继续观察。
夜深人静。
王仲料理完公务,正欲就寝。
他伸手揽过蔡琰:琰儿,让为夫好好疼疼你。
蔡琰慌忙躲闪,护住衣襟,面泛红霞:夫君别急,妾身近日身子不适,华先生嘱咐需静养调理。
王仲神色略显黯然:既如此,当以身体为重。
蔡琰垂首低眉,语带歉疚:华先生说...很快就能痊愈的。
王仲温声道:无妨,养好身子要紧。
蔡琰轻声应道。
心中却暗自思量:世人男子谁不是妻妾成群,与其让夫君纳个不知根底的,不如寻个情投意合的。她脑海中闪过张宁与孔菡的身影。
论家世门第,自然孔菡更配得上夫君。不过张宁也是个好姑娘,这次先委屈她,待日后再与夫君商议。只是不知孔菡妹妹对夫君可有情意?
蔡琰暗自拿定主意,改日定要试探孔菡的心意。
忽然想起什么,轻推王仲:夫君,有件事要说,华先生可能要离开泰山了。
华佗要走?王仲猛然惊醒。
冬去春来,他竟忘了华佗确实该动身了!
正是。华先生心意已决,只是他若离去,泰山百姓的病痛...
蔡琰幽幽叹息一声:唉......
她眉宇间满是忧虑:若是华神医还在,孩子若有什么不适也好请他诊治。可眼下......
王仲霍然起身:我明白你的担心。放心,华神医不会离开。
蔡琰略显惊讶:夫君,你这是......
王仲取过外袍披上:你先歇息吧,我还有些要事处理。
蔡琰轻声劝道:华神医性情刚直,夫君切莫强留。
王仲安抚道:我自有分寸。
说罢推门而出,直奔书房而去。
来人。王仲唤道。
侍卫立即入内听命。
即刻请赵大人、满大人过来议事。王仲吩咐道。
遵命。侍卫躬身退下。
不多时,赵普与满宠便随侍从来到书房。
主公深夜召见,不知有何要事?赵普询问道。
王仲示意二人入座:华神医准备离开了。
满宠神色骤变:这...之前不是相处甚欢吗?为何突然要走?
赵普也急切道:主公,华神医医术高明,有他坐镇,相当于多了数千精兵啊!
王仲沉声道:正是目睹战事惨烈,华神医认为有违医者仁心,才决意离开泰山行医济世。
但......赵普无奈叹息,如今天下大乱,盗匪横行。就连咱们泰山郡都战事不断,他处更不必说!
满宠点头附和:是啊!离了泰山,华神医只会见到更多人间惨剧,那才是真正的生灵涂炭!
绝不能让华神医离开!王仲斩钉截铁道。
赵普猛地站起:我去说服华大夫,必须让他留下!实在不行,就用强的留住他,绝不能让他离开泰山!
且慢!
王仲急忙阻拦:这只会弄巧成拙!华大夫外柔内刚,自有主张,贸然行事只会适得其反!
赵普顿时泄了气:那该如何是好?
王仲缓声道:召集你们来,正是要商议此事。
满宠惊讶道:主公已有良策?
王仲低声道:医者仁心,我们就从这点着手。
赵普、满宠齐声应道:
王仲交代道:我们这样......
赵普、满宠颔首:请主公安心,我们这就去办。
当夜,一支小队穿行在奉高城中,逐户叩门。
什么?华大夫要离开泰山?
他怎能走?我们离不开华大夫啊!
乡亲们都盼着华大夫留下呢。
......
华大夫能否留下,全凭诸位了!
一夜之间,华大夫即将离去的消息传遍全城。
次日清晨。
华佗如常在医馆接诊。
却察觉众人神色异样,看他的目光都带着不舍。
华大夫,泰山有您真是福气!
华大夫,多谢您治好家母,这些薄礼请务必收下。
华大夫,我长大也要像您一样济世救人!
......
华佗深感触动,泰山百姓对他的依赖之情溢于言表。
数日后。
送走最后一位病患,华佗环顾医馆。
心头蓦然涌起不舍——在泰山行医四月,这是他停留最久的一处。
这一刻,华佗耳边仿佛又响起医馆里的啜泣声,眼前浮现出痊愈者灿烂的笑容,还有那些排队取药的模糊身影。
这间小小的医馆,装着他半生的悲欢离合。
他背起药箱,推门而出。穿过幽深的小巷,刚拐上主街,就被眼前的景象钉在原地——街道两旁密密麻麻站满了人,无数期盼的目光交织在他身上。
断臂的青年拄着拐杖,瘸腿的老汉扶着土墙,白发老妪牵着孙儿,还有手掌磨出老茧的庄稼汉......这些都是从他医馆走出去的病人啊!
李老哥!你伤寒初愈该卧床静养,快回家去!
华大夫,您真要抛下我们吗?沙哑的嗓音让华佗喉头一紧。
喜欢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