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之后,其他四族的人也无心办差,示意直接去李府商议正事,都令亲随回府请主事族老过来。
李府中堂,十几号人坐下,李诞的心腹守在院内,众人也憋不住了,各个面色难看。
最先说话的是琅琊王氏之人:“陛下今日当众责难,难不成忘了他刘家的江山是如何来的?”
当初刘家先祖起兵,手里只有几十幅铠甲,战马不到十匹;若不是五大望族支持,哪里有如今的雍朝;说好了共治天下,这才多少年过去,和帝便要反目不成?
清河崔氏的人却还淡然:“王兄又何必着急,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便是和帝想要反目又如何,皇家这几年拿到的好处,能比得过我们五大望族?”
世家历来最懂生存延续之道,行的是低调内敛之事,得到的利益却从来最大,这才是世家能稳存多年的根本;这些年,世家之中也有不肖子孙作风张扬,攀比斗富比比皆是,可曾见过有起义军针对过世家。
所谓的皇室,不过是世家扶持起来的靶子罢了,若是到了必要时刻,换一个靶子也无妨。
陈郡谢氏的人颔首:“确实如此,且五大望族的叛徒卫国公府已灰飞烟灭,皇家如今手中无猛将,只要我等坚持,陛下最终还是会妥协。”
提到卫国公府,四族的人都看向李诞,眼中的不满几乎要溢出来;若不是当初陇西李氏之过,让皇家收服了第一代卫国公,哪有如今皇室与世家的分庭抗礼。
对上这些人谴责的目光,李诞也无法多言;当初的事族里长辈曾对他提起过,那时陇西李氏还屈居于琅琊王氏之下,为给家族多条路,族中送出一个旁支子弟成为太子伴读。
谁知家族先祖看走了眼,这送走的孩子乃是天生的将才;得到太子信任后,几次领兵出征,为雍朝开疆拓土;后来更是利用手中兵权拥护太子即位,他也成了为皇家掌兵的卫国公,在陇西李氏族中地位超然。
也因为几代卫国公的累累战功,陇西李氏也沾光,手中掌握的私兵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五大望族之首。
琅琊王氏的人冷声道:“依我看,此事不必再议;还是老规矩,皇家出兵一半,陇西李氏出两万人,我们四族凑够三万人,半月后启程讨逆!”
因着卫国公府,陇西李氏得到多少好处,琅琊王氏最清楚;这些年被陇西李氏压着,他们当然不甘心,自然是借机要陇西李氏多多出力,能趁机削弱陇西李氏的势力更好。
这人还有话说:“这些年我们五大望族谦让,皇室还真以为我们怕了;今日是最后一次让步,若和帝还不知收敛,也当给他一个警告;讨逆成功后,找个借口,让北境军都有去无回!”
世家从来都看重得到的利益,不在意世俗地位;可这些年他们为了安稳的退让,竟让皇室误会世家已无反抗之力,也该让和帝明白,没有世家,便没有刘氏皇族。
其他人默不作声,显然也赞同琅琊王氏的提议,且已习惯了如此漠视人命。
而一直不曾说话的弘农杨氏之人此刻忽然冒出一句:“你们可曾想过,叛军头目是一个女子,且起兵之地还是潜龙潭,有没有可能···”
崔氏主事人讶异:“你是说···这人可能是我们遍寻不得的卫国公府孤女李锦荣?!”
“别说,还真有可能。”谢氏的人跟着颔首。
两年前太子与谢云深那事,一开始他们谁都不曾想到那孤女身上,都以为是其他四族暗中下手,毕竟相府势力渐大,却又是死忠保皇党,五大望族当然不愿相府的谢云深真正成为权臣。
可后来互相通气,才知道与五大望族无关;再想想卫国公府那场大火,还有消失不见的孤女与府中数十忠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显然是相府行事漏了形迹,且欺人太甚,才有那孤女逃离都城前的设局。
皇室最痛恨挑起此事之人,一边忙着与五大望族争权夺利,一边派出人手满天下寻找;而五大望族也没闲着,都想得到卫国公府的资财与传承,也各自派出人手搜寻。
然而整整两年过去,硬是找不到一个孤女。
再想想潜龙潭与卫国公李无咎的渊源,叛军偏又是从潜龙潭起兵,还是一女子领兵···这世间若真有女子能做到,大抵便是拥有卫国公府资财与传承的孤女李锦荣。
弘农杨氏之人声音发紧:“诸位也想想,若真是那孤女,定然记得当初我们逼迫孤儿寡母之事。”
李锦荣在都城腹背受敌的境况下,临逃走前还能狠狠算计皇室与相府;如今已连下三城,手中还有军队,那么她还能与五大望族和平相处么。
只怕得到天下之后,她紧接着便是清算五大望族!
若只是刘氏皇族不保,他们也不担心,千百年来,都是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族,左不过再扶持一个皇族便是;可若是世家将面临危机,便不该如此草率行事。
他们在一开始,便该将危机扼杀!
众人嘶声,面面相觑之后都看向李诞,等着他的反应;若真是李无咎留下的那孤女,陇西李氏自然不能再避重就轻,当给其他四族一个交代。
而此刻的李诞终于想起来之前一闪而过的想法,为何羌国三皇子金逸在去岁频频打探陇西李氏的消息,据说是要找一位李姓女子;结合今日说起的种种,李诞眼下已有八分确定,那叛军头目还真是李无咎之女李锦荣。
再想想李无咎战死在潜龙潭之后,陇西李氏对其妻女的无情驱逐,此刻的李诞忍不住背脊生寒。
“诸位所言怕是真的。”环视这些人一圈,而后下了决断:“此次讨逆当派兵二十万!”
皇室还可从东边调兵五万,如此便有十万,陇西李氏出兵四万,其他四族再出兵六万;二十万大军,剿灭还未彻底成气候的李锦荣,应当万无一失。
“诸位也别忘了,当初陇西李氏驱逐孤儿寡母,也有尔等的逼迫。”李诞眸光沉沉:“若叫李锦荣成势,陇西李氏逃不脱清算,尔等怕是也不能置身事外。”
如此紧要关头,五大望族不该再计较得失,当齐心协力对抗外敌,事成后再划分利益也不迟。
至于皇室,若知晓谋逆之人是李锦荣,想来也会答应出兵十万;太子如何谋害李锦荣,他们一清二楚,能容李锦荣成事?
喜欢快穿之贵女锦绣荣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快穿之贵女锦绣荣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