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谷支队此时完全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他们原本严密的指挥系统此刻已经彻底崩溃,失去了有效的指挥和协调,各个部队之间的联系也被切断,无法相互支援和配合。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此起彼伏。
针谷支队的鬼子们惊慌失措,四处乱跑。原本整齐的阵型已经被冲散,变成了一团乱麻。他们的士气低落,对战斗的信心也在逐渐瓦解。
不要以为,到了热兵器时代,就没有阵型了。
在战场上,那种人挤人的阵型确实不存在了。但是部队的集结和摆放,也是要讲究方法的。
要是一遇到攻击就像国军一样只会抱团死守,那就只能是处处挨打,是自己往死路走了。
正常情况下,部队应该呈三角形展开,以求互相可以依托掩护。
在部队稳定下来后,才能展开进攻或者防御行动。
三团趁着日军混乱的机会,对针谷支队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他们如饿狼扑食一般,急速追杀着那些失去组织的鬼子。
一时间,针谷支队的伤亡数字不断攀升,原本可以互相掩护的各个大队被三团完全割裂开来。
三仙湖一带,大部分都是平地,根本没有什么可以依托的地形。要想构建完整的防御阵地,必须深挖壕沟。
然而,这些来自国内的鬼子们却一直以来都骄横无比,目中无人。在战斗刚刚打响的时候,他们竟然狂妄到完全没有考虑过要修筑防御阵地!
如今,局势突变,战事失利,鬼子突然发现自己急需一个坚固的阵地来抵御敌人的进攻。
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楚文的攻击如狂风暴雨般袭来,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修筑一个像样的阵地。
面对如此困境,这些鬼子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可走——突围撤退。
直接退到他们的后方基地,草尾镇。
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在二团跨过河流赶来支援后,三团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
他们集中步兵小组,在重机枪和60迫击炮的配合下,不断从侧翼对自动集结起来突围的鬼子中队发起猛烈攻击。
鬼子为什么只能集中起中队级别的兵力呢,就是因为到了大队一级没有联络设备,根本没法集合起来。
两个配合糟糕的鬼子中队,在混乱的战场上,甚至会互相打起来。
毕竟在战场上,可不像游戏里那样有明确的友军标识。在真实的战斗环境中,双方相隔数百米之远,视野受限,再加上硝烟弥漫、尘土飞扬,想要准确分辨出对方属于哪支部队简直比登天还难。
为了避免被敌人直接打到跟前,只能先开几枪,试探试探。
这时,已经换装了日械的201师侦察连,就会在双方之间四处扇阴风点鬼火,挑逗得双方大打出手。
等到鬼子查清情况时,侦察连早就跑了。
在通讯混乱的情况下,遭遇了几次乌龙后,鬼子们纷纷以中队为单位开始向着草尾镇开始突围。
这时,就能看出许粟取消旅级编制,加强连级编制的好处了。
要是几个旅把鬼子围起来,光是制定进攻计划就要花上半天。
但是,在三团以营为单位,分路攻击日军后。
灵活的部队编制就发挥了他的作用。
一个连就可以牵制住鬼子一个小队,一个营扑上去后,就能打垮鬼子一个中队。
相比于沟通不畅的鬼子。许粟的连一级下辖的六个排,平时生活战斗都在一起,彼此之间又是同一个上级,配合十分流畅。
而且许粟的连配备了压制炮火,一个60毫米迫击炮排,可以轻松压制鬼子小队配备的掷弹筒。
这种情况下,鬼子小队只能向中队申请火力支援,然而这样一来,整个鬼子中队就被拖在原地了。
陈帝江就带着自己的连和鬼子的一个中队打得有来有回。
作为三团的带兵干部,他也沾染了团长楚文的脾性。
一打起仗来,就喜欢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
“快,让六排去支援二排,加强左翼火力。”陈帝江一把抓起自己的水壶,猛灌了几口凉水缓解喉咙的刺痒。
眼看鬼子居然顶着集中起来的机枪火力开始万岁冲锋,陈帝江一边亲自架起机枪开始扫射鬼子侧翼,一边向着通讯兵怒吼:“让60炮集中炮火,把左翼的鬼子打散。”
随着密集的炮弹,鬼子小队的冲锋被压制在了原地。
陈帝江赶紧调集四个排,向着鬼子小队包抄而去。
另一个中队的鬼子小队却只能在侧后方,眼睁睁地看着前面的鬼子小队被包围。
没有中队的命令,他们不能动。
最终,侧后方的鬼子小队没有等待命令,擅自支援了上来。
陈帝江赶紧带着部队在预备队的支撑下,边打边撤,重新将战线稳固起来。
但是,擅自行动的鬼子小队却没能挽救自己的中队。
当正面战事紧急的时刻,中队的传令兵却找不到这支本来应该在原地的生力军,被三团的另一个营打得大败。
而且放眼全局,这样的小战场比比皆是。
在绵延数十里的战线上,信号弹四起,三团的各个部队凭借着自身的火力和兵力优势,反复袭击撤退中的鬼子。
突围的鬼子被三团的侧击打得混乱不堪,刚刚恢复的部队建制在不断的伤亡面前又崩溃了。鬼子只能分成更小的集团,开始不顾一切,向着南方跑。
然而,鬼子们还没有从三团的侧击中回过神来。
二团已经如同一股旋风席卷而来。二团早就眼馋这块肥肉了,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对分散成数十人一股的鬼子小集群展开了围攻。
二团的战士们配合默契,他们相互呼应,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向着包围圈里的鬼子步步紧逼。
鬼子小集群在二团的猛烈围攻下,根本无法抵挡,一个又一个小核桃被砸开了。
最终,在二团和三团的紧密协作下,针谷逸郎丢在原地的鬼子大部队被彻底击溃了,只有几百人逃回了后方的草尾镇。
然而,针谷逸郎还没有把自己手底下的这几百号人组织起来。
一团已经把草尾镇包围了。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