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粟的部队虽然已经整编成了青年军第一军,编制扩大了许多,但作战能力的提升却不明显。
因为禅达附近的兵源已经枯竭了,除了在重庆补充的四川兵,现在部队新补充的兵员基本都是直接从关中拉过来的身体好一点的壮丁。
这些人都来自于胡宗南所组建的补充团。他们在加入青年军之前,仅仅接受过最为基础的军事训练,这些训练内容相当有限,远远不足以让他们掌握那些复杂的武器装备。
可以想象,这些士兵们在面对那些高度精密、操作复杂的武器时,可能连如何正确装填弹药、调整瞄准镜等基本操作都无法完成,更别提在实际战斗中灵活运用这些武器来发挥其最大威力了。
以史迪威对许粟的支持力度,配合上西安的机场和陇海铁路。
就是把青年军第一军全部驻印军化也不成问题。
但是不行。
部队扩编不是吹气球,不是直接把人拉过来就能编成一支现代化军队。
许粟就是把战防炮、火箭筒这些装备发下去,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壮丁也操作不了。
因此,青年军现在各个支援部队都进行了降级化处理。
辎重连现在已经退化回了人力运输,因为没有马夫没法养马,至于开车就更不用想了。
许粟都不敢想把吉普车发下去后,自己手下能撞上什么东西。
现在新编的2师和3师,只是在连一级加强了60炮排,营一级加强了80炮连。
只有在团一级,才加强了战防连和装备m2重机枪的防空连。
要培训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些人还都非常愚笨,这让许粟感到十分头疼。
他心里很清楚,就算把配备给他的美军顾问累得死,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也绝对不可能培训出如此众多的合格炮兵来。
所以许粟要把1师调到火车站作为预备队。
因为1师的底子源自原201师,但即便经历了部分骨干被抽调以及新一批新兵的补充,其整体战斗力依然在洛阳守军中独占鳌头。
许粟深知这一点,他对 1 师寄予厚望,将其视为这场战役中的决定性力量。
在最紧要的关头,他期待着 1 师能够如同一把利剑般猛然出鞘,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青年军第一军中唯一得到大批量装备换装升级的,是军直属部队。
时小毛所率领的军炮兵团,在原有装备的基础上,又得到了一批崭新的吉普车。
这些吉普车不仅速度快,而且越野性能极佳,大大提升了整个炮兵团的机动性。
不仅如此,时小毛还成功地收编了原15军的炮兵营。这使得他的部队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拥有了更多的火炮资源。
特别是那12门75毫米野战炮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让炮兵团的火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如今,邙山上已经整齐地摆放着48门山炮,这些山炮的射程覆盖范围极广,可以轻松地覆盖整个洛阳战场。
一旦鬼子来袭,时小毛的炮兵团必将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打击,让他们尝尝被猛烈炮火轰击的滋味。
通迅营新添了四部大功率电台,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突破。这些电台不仅让通迅营能够与重庆方面直接进行通讯,还使得他们具备了空地联络的能力。
这意味着青年军第一军在战场上的指挥和协调将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能够迅速地传递信息、接收指令,从而更好地协同作战。
驻扎在西安的美军空军的一个战斗机中队,则为青年军第一军提供了强大的空中支援。
这个战斗机中队随时准备响应青年军第一军的呼叫,为他们提供空中掩护、火力支援以及情报侦察等重要任务。
有了这样的空地联络能力和空中支援,青年军第一军的战斗力无疑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如今的军辎重团已经实现了摩托化,他们的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个团配备了整整 80 辆美制大卡车,这些车辆不仅性能优良,而且承载能力强,可以轻松运输大量的物资和装备。
每天,都会有三列长长的运送军火的列车缓缓驶入洛阳火车站。这些列车上装载着各种各样的军火物资,从枪支弹药到粮饷被服,应有尽有。
当列车到达车站后,工作人员会迅速将车上的物资卸下,然后将它们转移到军辎重团的卡车上。
接下来,军辎重团的任务就是将这些重要的军火物资安全地运送到各个阵地上,确保前线的军队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军火支持。
第 15 军军长武庭麟原本对许粟充满了怨气,就是因为许粟竟然把他的炮兵营给调走了!
这可是他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炮兵营对于一支部队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了。
然而,许粟却以“集中火力”为借口,轻易地将他的炮兵营调走了。
武庭麟不禁想起了以往的经历,中央军哪一次不是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将杂牌军的重火力调走呢?可结果呢?这些被调走的重火力往往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再也没有了下文。
结果许粟反手给第15军调拨了五十万发步机枪子弹,两千箱手榴弹,五千发82迫击炮炮弹。
不要看这些弹药很少,只是汤恩伯一个军的标准配置。
第15军已经很久没有得到中央如此多的补给了。
尤其是,许粟给第15军加强了27门战防炮。
这可是稀罕物件。
随着装备送到的武庭麟府上的,还有十名娇滴滴的美女和一箱金条。
以及许粟的一封信。
“前次兄台厚意,许某已然心领。”
“美人财宝虽令人心动,然今时绝非贪图享乐之际,故悉数归还。”
“兄台无需再行此等风雅之事。”
“许某所望,我不负君,君不负国,如此罢了。”
“待抗战胜利之时,兄台必与诸君在家乡共饮庆功酒。”
武庭麟看完信,长叹一声,对聚在身边的第15军将领说道:“许司令如此待15军,看来这次,只有效命沙场了。”
不怪武庭麟感慨万千。
第15军的全体官兵们,他们的家属和财产都集中在洛阳地区,这片土地是他们的家乡,是他们生活的根基。他们本来就怀揣着保卫家乡的强烈意愿。
而如今,许粟竟然如此大张旗鼓地送来了如此之多的武器弹药,这无疑是给了第15军官兵们一剂强心针。
这些宝贵的物资,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后方的支持和鼓励。
有了这些充足的武器弹药,官兵们死守城市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了。
趁着部队士气正高,许粟又召开了一次城防会议。
“我们要做好孤军坚守两个月的准备。”城防会议上,许粟重点强调着守城要求。
“没有这个决心,是守不住洛阳的。”
“这?”武庭麟有些迟疑:“局势没有坏到这个地步吧。”
许粟看了他一眼:“有备无患,现在的形势可不好,大家要做好血战到底的准备。”
许粟现在手里有关于整体局势的重要情报,才让他作出了这一决定。
战役不是由青年军第一军一个军能支撑起来的。
一到洛阳,3月间,许粟就把自己手里的搜索营撒了出去,力求掌握战局动向。
然后,不利的情报如雪片般飞到了许粟桌子上。
河防空虚、部队腐败、情报泄露、官员无能等国军方面的问题许粟已经很了解了。
重点是鬼子方面的动向十分频繁。
随着太平洋战场的几次惨败,缅甸战场的节节败退以及许粟在常德会战和鬼子的拉锯,鬼子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
他们不得不从关东军抽调老兵补充华北部队,从华北部队抽调部队加强第11军。
而各个战区都要抽调整建制部队填太平洋战争的大坑。
第一战区对面的鬼子第12军老兵已经抽调了一部分到第11军了。
但山西方面的鬼子第一军反而补充了一批老兵。
基于红色武装递过来的情报和搜索营的侦察情况,鬼子似乎有渡过黄河切断陇海线的企图。
如果此事真的发生,洛阳就成一座孤城了。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许粟要搞清楚鬼子具体在哪里渡河,好挽回一下局势。
为此,许粟决定把搜索营派过黄河,发起一波小攻势,刺激一下鬼子。
只有鬼子动起来,许粟才能探查出他们的主力部队所在地。
之所以派搜索营去,是因为他们是唯一可以完成任务的部队。
搜索营是青年军第一军中,战斗力最高的部队。
他们的老底子是许粟以前的侦察连,经过整编后,兵力、装备、组织、指挥官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搜索营的官兵都是从青年军第一军中层层选拔出来的。
老兵里面选老兵,尖子里面拔尖子。
搜索营的基层士兵都是参加过几次会战的老兵,士官都是跟着许粟参加过入缅作战的功臣,军官则是许粟真正的老兄弟,从淞沪会战一路打下来的老油子。
搜索营的装备堪称精良,已经完全实现了美械化。这个营下辖三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连,每个单位都配备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以确保其在战场上的强大战斗力。
步兵连的士兵们统一配备了 m1 加兰德步枪。而连排长们则配备了汤姆逊冲锋枪,这种冲锋枪射速快、火力猛,能够在近距离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每个步兵排还下辖一个机枪班,装备了 m2 勃朗宁重机枪。这种重机枪具有极高的射速和强大的杀伤力,是战场上的火力核心。
迫击炮连则下属三个排,每个排都配备了 3 门 m2 迫击炮。在战斗中,迫击炮连可以通过灵活的部署和火力支援,为步兵连提供有力的支援。
而且侦察连本来就填满了红色人员。廖运周到来后,顿时被吓了一跳。
他一个地下党,干了十几年,部队里的党组织都没军搜索营的党组织齐全。
搜索营的文化教员可不是许粟的简化版,他们都是真正的政委。
经过一个月的建设,搜索营的组织严密度已经达到八路军的水准了。
为了管好这群骄兵悍将,许粟特意给他们选了一位高职低配的指挥官,龙文章。
洛阳城防司令部,最深处的一间房间里,许粟看着铺满了一整堵墙的洛阳城防部署图沉思着。
外面数百人的忙碌就是为了让这张地图尽可能真实,但参谋们急匆匆的脚步声,电台滴滴答答的响动,电话里的怒骂声都止步于屋门外。
没有人可以代替许粟,最终命令需要许粟下达。这里只需要许粟一个人,也只会有他一个人。
龙文章缓缓地推开房门,一踏进房间,他立刻被一股沉重的气息所笼罩,那空气仿佛有实质一般,沉甸甸地压在他身上,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想起自己也是指挥过一个团的经历,那时候他也面对过无数的作战地图,可如今,当他看到满墙的地图时,心中却涌起一股烦躁。
那些密密麻麻的红蓝标记和错综复杂的线条,此刻在他眼中却如同乱麻一般,纠缠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让他感到头疼欲裂。
屋里摆设极其简单,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木床,一盆炭火。
许粟就坐在椅子上烤着炭火看着地图。
龙文章走到许粟身边敬了个军礼,大声道:“军长,龙文章前来报到。”
许粟摆了摆手,用指挥棍点着洛阳边上的黄河:“这次作战,其他的,我不怎么担心,就是怕鬼子突然渡河切断陇海线。”
“你带着搜索营,去河那边看看,给我个准话。”
龙文章一个立正:“是,一个月内一定传回准确情报。”
“这次过河,你们要和红色武装方面的济源县大队联系好。”
许粟转身看着龙文章:“政见不同,抗战心齐,你可不要把事情搞砸了,否则,脑壳我还是要砍的。”
龙文章只觉得一旁的火盆快把自己冷汗都烤出来了,他大声回答道:“报告军长,搜索营一定如期完成任务。”
3月15日夜,青年军第一军军搜索营在龙文章率领下渡过黄河,开始了他们的漫漫征程。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