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的狮头鹅团购说明会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在第二天清晨便开始扩散。
詹晓阳几乎一夜未眠,脑海里反复推演着接下来的每一步。天刚蒙蒙亮,他便轻手轻脚地起床,他生怕惊醒还在沉睡的刘小惠,便像只灵巧的猫一样,悄无声息地洗漱完毕,掩上门离开了小屋。
腊月的晨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生疼。詹晓阳把脸埋进衣领里,快步走在尚未完全苏醒的街道上,他需要赶在黄爸爸送货之前到达南春桥市场。电话里说事就是不如当面讲的了当。
果然,六点刚过,天色依旧灰蒙蒙的,黄爸爸那辆熟悉的摩托车便“突突”地驶进了市场口。几乎同时,陈姨也推着她的摊车,哈着白气走了过来。
“黄叔!陈姨!早!”詹晓阳搓着手迎上去。
“晓阳?你这么早在这儿?”黄爸爸停下车,有些惊讶。
“等您呢,黄叔。顺便帮把手。”詹晓阳说着,便和陈姨一起,帮着黄爸爸和陈舅舅把车上捆好的鹅肉卸下来。先是陈姨的五只鹅和配套鹅杂,然后是许老板川味馆的十五只,都整齐地码放在摊位旁。
“陈舅,麻烦您把剩下的给梅姐和建国叔送过去,我跟黄叔说点事。”詹晓阳对陈舅舅说道。陈舅舅憨厚地点点头,发动摩托车走了。
黄爸爸从怀里摸出烟盒,递给詹晓阳一支,詹晓阳摆摆手。黄爸爸自己点上一根,深吸了一口,从另一个口袋掏出一张折得方方正正的纸:“喏,晓阳,这是这两天的单子。”
詹晓阳接过,快速浏览了一下,南春桥、陈桥、新桥、开源……各个点的要货量都挺稳定,他仔细折好放进口袋。然后,他看着黄爸爸,语气郑重地开口:“黄叔,咱们说说团购礼品装鹅肉的事。”
黄爸爸吐出一口烟圈,神色认真起来。
“昨晚的会,效果比预想的还好。”詹晓阳开门见山,先给了一颗定心丸,“当场就定出去70份礼品装。”
“多少?七十份?!”黄爸爸夹着烟的手明显抖了一下,眼睛瞬间瞪大了,浑浊的眼球里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一天……七十只?”这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仿佛一个金色的馅饼从天而降。
“对,而且这只是刚开始。”詹晓阳语气平稳,继续部署,“我估计,这次团购活动,总需求量大概在七八百只左右。黄叔,您得有个心理准备,把产能跟上。”
他详细说明要求:“挑那些18斤左右、品相好的鹅,全部做成真空包装的礼品装。个头超过20斤的,还是老规矩,供应给各个摊点做日常零售。”
接着,他明确了时间节点:“这两天,我需要先准备一小批成品,大概二三十只,给各个摊点当样品展示,让顾客能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第二批,也是大头,主要在2月5号那天出货,您先按100份的量准备着。具体数字我提前电话通知您。”
最后,谈到最核心的价格和利润:“黄叔,礼品装的鹅,我按每份120元跟您结算。我粗略算过,扣除生鹅成本、卤制的人工香料、还有真空包装的材料费,再算上卖鹅毛的收入,您每只鹅的净利润,稳稳当当在40块钱上下。做这个量,您看还行吗?”
黄爸爸听着这一连串的安排和数字,激动得嘴唇都有些哆嗦,他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碾灭,连连点头,声音都提高了八度:“行!太行了!晓阳,你放心!我回去就安排人手,加班加点也给你弄出来!四十块一只,七百只就是两万八!我们家今年真能扬眉吐气了!”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脸上每一道皱纹都舒展开来,充满了对好日子的向往。
事情交代清楚,两人便分头行动。黄爸爸骑上摩托车,满怀干劲地赶往陈桥市场;詹晓阳则走到市场口早餐摊,买了两份肠粉和两碗用新鲜薄荷叶(当地人叫珍珠花菜)煮的、清香四溢的肉丸汤,小心地提好,转身回了小屋。
他轻手轻脚开门进去,刘小惠刚好揉着眼睛从房间里出来。
“醒啦?快去洗脸,吃早餐。”詹晓阳把早餐放在小茶几上。
“你什么时候起来的?我一点都不知道。”刘小惠有些不好意思。
“我也刚醒没多久,出去买了点吃的。”詹晓阳笑了笑,“天色还早,要不吃完再睡个回笼觉?”
刘小惠看着窗外熹微的晨光,点了点头。
两人安静地吃完早餐,刘小惠硬推着他到床上睡。或许是连日来的忙碌和昨晚的兴奋尚未完全平息,他们竟真的又回到床上,相拥着睡了一个踏实安稳的回笼觉,直到上午十点多,阳光变得明亮刺眼,才再次醒来。
这一觉睡得浑身舒坦。起床后,詹晓阳拿了三百块钱,去找房东阿姨,请她帮忙联系安装有线电视的事宜。刘小惠则挽起袖子,在小屋里开始清洗积攒的衣物。中午,两人打算去银行办理专门用于团购款项的新存折,却被告知需要学校开具证明,只好无奈作罢。
午后阳光正好,驱散了些许寒意。见刘小惠有些闷闷不乐,詹晓阳便提议:“走,小惠,咱们去看场电影放松一下。”
两人于是溜达到了凤城电影院,买票看了一场时下正流行的港城武打片。在昏暗嘈杂的影院里,暂时抛开了生意和琐事,享受着单纯的娱乐。
下午三点多,电影散场。随着人流走出来,詹晓阳看看手表,说:“走,去梅姐的摊点看看,团购今天该正式启动了。”
开源市场离电影院不远,步行几分钟就到了。这个时间,市场里买菜的高峰还未到来,梅姐的摊位前显得有些冷清。看到詹晓阳和刘小惠,梅姐很是热情。
“梅姐,海报和餐具带来了吗?”
“带来了,在里头放着呢!”梅姐赶紧从摊位下面拿出东西。
詹晓阳亲自动手,选了摊位最醒目的位置,仔仔细细地把那张红底金字的团购海报贴好。然后,他打开餐具盒,取出一套洁白晶莹、闪着高档釉光的白瓷餐具,小心翼翼地摆放在海报下方。
“梅姐,您看,这样一摆,气势是不是就出来了?”詹晓阳退后一步,欣赏着。
“是是是!真好看!上档次!”梅姐连连点头,脸上洋溢着希望。
詹晓阳又不厌其烦地跟梅姐复习了一遍推销话术的重点:“见到熟客,或者看起来像要置办年货送礼的,就主动指着海报介绍,‘过年送礼有新选择啦!看看我们这狮头鹅礼盒,送高档餐具,又实惠又有面子!’ 关键就是强调298元得一只大鹅加一套好餐具,数量有限。”
接着,他让刘小惠和梅姐核对、结清前两天的货款。自己则拿了几张海报和一小桶浆糊,在市场的主要出入口和人流密集的墙壁上又贴了几张,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
在梅姐摊位忙活了半个多小时,确保一切就绪后,两人坐上车前往新桥市场建国叔的摊点。同样的流程:贴海报、摆餐具、交代话术、结算货款。建国叔话不多,但听得非常认真,表示一定会尽力推销。
随后,他们来到了陈桥市场林家小姨的店面。这里的气氛明显不同,已经能感受到团购启动带来的热度。店里已经有了两三拨顾客,小姨和小姨夫正忙得脚不沾地。小姨眼尖,看到詹晓阳进来,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远远地就招呼小姨夫到前台顶一下,自己则热情地把詹晓阳和刘小惠让进了后面的小隔间。
“晓阳!小惠!快进来坐,喝口水!”小姨兴奋得脸颊泛红,还没等詹晓阳开口,就迫不及待地报喜,“哎呀!晓阳你这法子真神了!今天上午,就小姨夫那两个开公司的兄弟,过来看了看,一听这团购方案,当场就拍板,一人订了20份礼品装的狮头鹅!说是要拿出去送礼用,这离送货还有十天呢,订单就先飞来了!四十份啊!你这销售方式,真是绝了!”
詹晓阳心里踏实了不少,笑着道贺:“恭喜小姨!开门红啊!这说明您的朋友都是有实力、有眼光的。您再加把劲,别忘了利用好这个机会,多找几个人一起组团推销,那效果才是真的惊人!样品我这两天就让黄叔送过来。”
接着,詹晓阳让刘小惠跟小姨结算了日常鹅肉的货款,自己则帮忙在店里和市场周边又贴了几张海报,进一步造势。
搞定后没有过多停留,他们又赶往南春桥。先去了老陈的粥摊,帮他张贴了海报。詹晓阳看似随意地对老陈说:“陈叔,告诉您个好消息,陈桥店的林老板,光是今天上午,就卖了40份团购的狮头鹅礼盒了。”
老陈正在擦桌子,闻言动作一顿,猛地抬起头,眼神瞬间就变了,原先的平静被一种急切和难以置信所取代:“四……四十份?一上午?”他手里的抹布都忘了放下。
“是啊,”詹晓阳点点头,“所以这机会,真的得抓住。”他没有多说,点到为止,让数字本身去发挥作用。
从老陈粥店出来,他们去了许老板的川味馆。许老板主要在西湖和东门市场的固定摊位卖鹅肉,詹晓阳主要是跟他强调了团购话术,并结算了货款。
最后,他们来到了陈姨的鹅肉摊。陈姨正笑眯眯地收拾着摊位,看来今天的零售生意也不错。
“陈姨,告诉您个好消息!”詹晓阳一张口就给了个“王炸”,“陈桥店的林老板,上午卖了40份团购,加上昨晚她朋友订的20份,半天功夫,60份订单,光是提成就5400块到手了!”
“五千四?!”陈姨瞬间懵了,手里的扫帚差点掉在地上,眼睛瞪得溜圆,张着嘴半天没合上,“这……这太不可思议了!唉,不过我们没啥人脉关系,只能羡慕羡慕林老板了。”
“陈姨,别着急。”詹晓阳安慰道,“您不用像林老板那样找大客户。您就踏踏实实,对着每天来买鹅肉的熟客、街坊推销就行。之前不是常来光顾的那个阿伯,还有他那些晨练的老朋友吗?他们就是您的潜在客户。买一只自己吃,再买一只送礼,很常见。”
陈姨听了,眼睛一亮:“对对对!我怎么忘了他们!”
詹晓阳接着帮陈姨贴好海报,刘小惠则和她结算了货款。这一通忙活下来,天色已经擦黑,快六点了。
詹晓阳想起还要去姑父的养殖场,不好意思想着去蹭饭,便提前在路边公用电话亭给姑父打了个电话。
“姑父,我晓阳。我这边刚忙完,大概一小时左右到您那儿。”
“好好好,晓阳,不着急,路上慢点,等你吃饭!”姑父热情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哦,姑父,饭我们已经吃过了,我这边收完货款就过来。”
挂了电话,詹晓阳和刘小惠在路边找了个看起来干净的小摊,匆匆吃了碗热汤面填饱肚子,然后便叫了辆三轮车,朝着城郊的养殖场赶去。
冬日的夜幕迅速降临,但詹晓阳的心里,却因为这一天充实的部署和接连传来的好消息,而亮堂堂的。大团购的引擎,已经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正式点火启动,发出了强劲的轰鸣。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