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清晨,詹晓阳是被四面八方骤然响起的鞭炮声惊醒的。
噼里啪啦的声响,此起彼伏,带着硫磺特有的气息,穿透寒冷的空气,宣告着除夕的到来。
在老家过年,这一天想睡懒觉是绝无可能的。
家里的流程早已刻入骨髓。父亲一大早就去上市场了,去购买未来三两天的蔬菜,本来他们家就在镇上,走几分钟就到了。
按照惯例,市场通常要到年初二才有摊贩陆续开张,所以必须提前备足。
詹晓阳从二楼下来准备刷牙洗脸时,看见母亲挑着担子,装着备好的三牲和香烛纸钱,去村头的庙里拜神,祈求全家来年平安顺遂,这一去就得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之后还要在家里祭拜祖先。
詹晓阳刚洗漱完,就听见父亲提着子大袋蔬菜进院门的声音,伴随着一声略带抱怨的感叹:“今年的菜贵得离大谱了!青菜都要六七块钱一斤,荷兰豆更是卖到十块钱!真是……”父亲一边放好蔬菜,一边摇头。
詹晓阳心里明白,这是因为寒潮来袭,天气恶劣,影响了本地菜农的收成,加上大棚种植尚未普及到乡村,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家里的除夕流程按部就班地展开。母亲拜神归来后,开始准备祭祖的物品。
詹晓阳负责择菜、洗菜,弟弟则和父亲一起熬制贴春联的糨糊,准备张贴新春联。等自家那副写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大红对联和门神妥帖地贴上后,兄弟俩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三叔家帮忙——三叔家的孩子还小,够不着高处。
贴完三叔家的对联,时间掐得刚刚好,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将祭品摆上供桌,香烟袅袅,一家人恭敬地祭拜祖先,感谢庇佑,祈求来年安康。
祭祖完毕,中午饭简单凑合。饭后,全家轮流洗澡,换上早就准备好的新衣服,焕然一新迎接新年。
下午两点多,父母便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准备一年中最丰盛、最隆重的除夕晚餐。煎炒烹炸,香气四溢,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和年味。
从来没有一次过年的晚饭像今年的晚餐这般丰盛,因为黄爸爸和姑父等给他送了厚礼。
大约三点半,除夕家宴正式开始。八仙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各种寓意吉祥的菜肴。
这顿饭吃得格外庄重,家家户户通常会将大门虚掩,以示不便打扰。大人们会提前叮嘱孩子,看到别人家虚掩的大门,千万不要贸然闯入,这是乡里乡亲间不成文的规矩。
詹晓阳一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难得的团圆时刻,谈论着过去一年的收获和对新年的期盼。父亲难得地喝了几杯米酒,脸上泛着红光。
下午四点多,家宴结束。母亲开始收拾碗筷,清洗一家人的衣物,寓意“除旧迎新”。
父亲则沏好一壶浓茶,坐在客厅的茶几旁,准备好红包,等待着小辈和左邻右舍前来拜年。
詹晓阳和弟弟则开始了他们的拜年任务。他们叫上堂弟堂妹,组成一支小小的队伍,先到二叔、三叔家,然后是村里几位与自家走得近的长辈家。
每到一户,进门便是响亮的一声“新年好!给您拜年啦!”,主家则会热情地招呼他们吃糖果、花生,并立刻换上一泡新的功夫茶。
潮汕地区的单丛茶,茶味浓烈,对于从小就不太习惯这种味道的詹晓阳来说,每次拜年都是一场“茶量的考验”。(他后来才知道,这种当时普通的茶叶,日后会被炒到几百甚至上千元一斤。)一圈拜年下来,已是晚上好七点多钟了。
这个除夕,詹晓阳的心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牵挂。即使在她拜年时也会想起她。
趁着一波拜年客人离开的间隙,他走到电话旁,先拨通了刘小惠家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背景音里同样充满了热闹的拜年声。
“喂?”是刘小惠清脆的声音,带着节日的喜悦。
“小惠,是我。新年快乐!”詹晓阳的声音不自觉地放柔。
“晓阳!新年快乐!”刘小惠的声音里透着开心,“你那边热闹吗?”
“嗯,刚拜完年回来。你呢?吃过年夜饭了吗?”
“吃过了,好丰盛呢!还用你教的方法做了虾,爸妈都说好吃!”刘小惠叽叽喳喳地说着家里的情况,言语间满是幸福。
“那就好,替我跟叔叔阿姨拜年哈……爱你!”詹晓阳大胆说道,这是他第一次说爱她。
“我也一样!”电话那头回应过来。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互道了祝福和保重,便挂了电话。虽然短暂,但听到她的声音,詹晓阳心里便踏实了许多。
接着,他又分别给黄爸爸和汪姑父家打了电话。
打给黄爸爸时,接电话的是黄朝彬,背景里同样热闹。黄朝彬大声喊着“爸,晓阳电话!”,过了一会儿,黄爸爸洪亮的声音传了过来:“晓阳啊!新年好!新年好!”
“黄叔,给您拜年了!祝您全家新春大吉,万事如意!”
“好好好!你也一样!家里都好吧?”
“都好!黄叔,最近辛苦您了,趁着过年好好休养休养。”
“好!你也安心过年吧!咱们爷俩年后见!”
“好,黄叔,年后见!”
打给汪姑父时,接电话的是姑姑,热情地互道新年好后,姑父接过了电话。
“晓阳!新年好啊!正想着给你打电话呢!”
“姑父,新年好!祝您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哈哈,借你吉言!今天百货大楼那边收摊早,成绩喜人啊!多亏了你的好点子!”
“姑父您太客气了,是您经营有方。也代我向汪楷问好!”
“好好,一定!你也好好过年,咱们年后再大干一场!”
打完这三个电话,詹晓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稍作休息,接下来是同龄玩伴之间的互相串门拜年。串门拜年。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各自的近况,分享在外读书或工作的见闻。
虽然儿时的话题已难有太多共鸣,但这份乡谊依旧温暖。
这一圈跑下来,到家时已近晚上十点。詹晓阳早已饥肠辘辘,毕竟下午到晚上喝了一肚子茶,却没吃多少东西。
母亲早已准备好了宵夜,通常是煮萝卜糕汤或者煎萝卜糕吃,这是詹晓阳最爱的吃东西了,今晚他干了五六块。
在詹晓阳的老家,并没有像他前世在城里那样,围坐一桌吃跨年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并守岁到凌晨的习惯。吃完宵夜,洗漱完毕,一家人便准备休息,迎接大年初一的到来。
詹晓阳躺在床上,并没有马上入睡。
过去的一个多月,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快速闪过。从最初尝试卖鹅肉,到策划团购,再到预见寒流、帮助姑父促销鸡蛋……这一路走来,充满了挑战,也收获了巨大的成长和真挚的情谊。
他不再是那个只知埋头读书的少年,他的肩膀上,已经担起了更多的东西——对所爱的人的责任,对合作伙伴的承诺,以及对未来的清晰规划。
屋外,迎新的鞭炮声开始响起来了,也在提醒着大家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虽然这个除夕没有绚烂的烟花和喧嚣的晚会,但这份朴实、温暖、充满传统仪式感的团圆,以及远方传来的牵挂与祝福,让詹晓阳的内心感到无比充实和平静。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带着所有的汗水和收获;新的一年正迎面走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可能。
他躺在熟悉的床上,听着时远时近的鞭炮声,对即将展开的第二年头的潮城生活,充满了笃定的期待。
寒流终将过去,春天就在眼前。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夜晚,詹晓阳怀着对所有人的祝福,沉入了安稳的梦乡。
(第一卷 完)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