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植树节。潮城的天空澄澈如洗,阳光煦暖,春风拂面,正是植树的好天气。
上午的课程照常进行,下午开课时,班主任蔡老师走进教室,宣布下午停课,全体同学前往“谢如公园”参加植树活动。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对于学生们来说,任何能暂时逃离书本和课堂的活动都值得庆祝。
班干部们先行一步,去学生科领取铁锹、水桶等工具。随后,口腔班的全体同学排着不算太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出校门,踏上了潮江大桥。
少年少女们穿着统一的校服,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手里拿着各式工具,走在宽阔的桥面上,欢声笑语洒了一路,确实成了春日江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詹晓阳走在队伍中,心情也不错,感受着难得的集体户外活动的乐趣。
谢如公园位于潮江大桥的尽头,步行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一路上,同学们三三两两,说说笑笑,享受着不用上课的自由时光。
到达公园后,在公园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他们找到了划给卫校的植树区域。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挖坑,有的扶树苗,有的培土,有的浇水,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每个人都兴致高昂。
最终,全体同学一起种下了一排象征着希望和成长的树苗,这也是他们在潮城卫校求学期间,唯一一次集体参与的植树活动,意义非凡。
活动结束时,才下午四点多钟。夕阳给公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班主任蔡老师特意叫住詹晓阳,交代道:“晓阳,你把今天咱们班植树的活动写一篇简讯,投给校园广播站,晚上写出来,争取命题播出,也算是给我们班留个纪念。”
“好的,蔡老师,没问题。”詹晓阳爽快地答应下来。他本来就有观察记录的习惯,趁着活动间隙,他已经在本子上记下了一些场景和感受,此刻正好派上用场。
队伍开始返回学校。詹晓阳找到汪胖子,低声说:“胖子,一会儿不回学校了,直接去你姑父养殖场坐坐,谈谈开店的事。”
汪胖子点头:“行啊!还可以蹭饭!”
于是,詹晓阳、刘小惠、汪胖子和林雅雯四人故意放慢脚步,落在了队伍的最后面。等大部队走远了些,他们便在路边拦了两辆三轮车,直接前往位于桥东的汪家养殖场。
到了养殖场,姑姑和姑父都在。看到他们来了,姑姑热情地迎出来,拉着刘小惠和林雅雯的手问长问短,姑父则笑呵呵地招呼詹晓阳和汪胖子进屋喝茶。客厅里,茶几上已经摆好了功夫茶具。
落座后,没有过多的寒暄,詹晓阳直接切入正题。他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神色认真地对姑父说:“姑父,关于合作开运动鞋店的想法,我昨晚初步写了一个方案。今天过来,就是想具体跟您汇报一下,听听您的意见。”
说着,他将写得密密麻麻的几页策划方案递给了姑父。
姑父接过方案,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了起来。詹晓阳则在一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地一条一条进行解释和阐述:
“姑父,您看第一条,项目性质。我们不做散摊,直接开专卖店,形象好,信誉度高。”
“第二条,选址。南郊路是政府重点发展的商业街,靠着西湖,未来人流肯定旺。具体位置还得劳烦姑父您多费心,找一间位置好、门面宽敞的铺子。”
“第三条,品牌。主打‘双兴’牌,这是国内正规品牌,质量有保障,款式也跟得上潮流,价格适中,适合咱们这边的消费水平。货源我已经跟福建的刘厂长谈妥了,授权没问题。”
“第四条,客户。主要瞄准学生和年轻人,他们追求时尚,换鞋频率相对高些。其次就是那些注重锻炼身体的中老年人,需要舒适的运动鞋。”
“第五,合作模式。您出场地、负责装修和部分资金,利用您在本地的经验和人脉;我负责货源、店铺日常运营、宣传推广这些具体事情。我们优势互补。”
讲到第六、七条投资和分润时,詹晓阳特别放慢了语速:“姑父,关于投资,我的想法是,首批投入两万块,我们各出一半。利润分成,我建议按4:4:2的比例。您占四成,我占四成,剩下的两成,作为店里未来雇佣的四个店员的绩效分红。这样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店当成自己的来经营,生意才能长久。”
姑父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手指在“4:4:2”那个数字上点了点,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这个分配方案既体现了对出资方的尊重,又考虑到了经营者的利益,还巧妙地设计了员工激励,考虑得很周全。
接着,詹晓阳开始详细讲解第八部分“项目运作”的核心——会员制:
“姑父,阿姨,您们是做传统生意出身,可能觉得卖鞋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想做的,是把客人‘圈’住,让他们成为我们的长期客户。”他拿起茶杯,比划着,“第一步,低成本办会员卡。收10块钱工本费,送个小礼物,能快速拉来第一批会员,有了会员信息,我们以后搞活动、推新品,就有了精准通知的对象。”
“第二步,积分。会员每次买东西都积分,积到一定分数,可以兑换礼品。礼品我们专门设一个区展示,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有吸引力。积分一年有效,过期作废,这样能促使他们经常来消费,不然积分浪费了心疼。”
“第三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开业活动。”詹晓阳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一丝兴奋,“我们要一炮而红!搞个‘会员专享,99元买一送一’!听起来震撼吧?再送99积分,等于下次消费能直接抵现。我算过了,就算这样搞,每单还有40块左右的毛利。我们目标开业期间做500单,不仅能快速回笼资金,更重要的是,一下子就能在潮城打响名气!特别是学生和那些晨练的团体,对这种实惠活动最敏感。”
“后面几步,就是长期运营了。靠会员口碑拉新,节假日搞促销,甚至可以去冠名学校的篮球赛,赞助社区的太极拳活动,把我们的品牌形象立起来。等这家店模式跑通了,赚钱了,我们还可以考虑开分店,把这个模式复制出去。”
最后,他总结道:“姑父,按这个方案乐观估计,快的话两个月左右能回本。之后正常运营,一家店一个月赚两三万块钱,是很有希望的。”
詹晓阳讲得深入浅出,既有宏观构想,又有具体数据支撑,很多概念如“会员制”、“积分体系”、“精准营销”等,对姑姑姑父来说颇为新颖,但他们经商多年,一点就透,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妙处。
姑父听完,摘下老花镜,用力拍了一下大腿,脸上满是兴奋和赞许:“好!好!晓阳啊!真没想到你能想出这么周全、这么超前的点子!这方案做得太好了!条理清楚,办法实在!我看行!这个运动鞋专卖店,按你这个思路搞,一定能火!这事就这么定了,咱们叔侄俩合伙干!”
姑姑也在一旁连连点头,看着詹晓阳的眼神充满了惊叹和喜爱。
姑父接着说:“不过,晓阳,这两万块投资,还是我来出吧。你毕竟还是个学生,虽然我知道你年前年后挣了些钱,但开店铺投入大,风险也……”
詹晓阳态度坚决地打断姑父的话:“姑父,谢谢您的好意!但投资必须一人一半。既然是我们合伙,责任和风险就应该共担。如果投资全部由您出,那利润分成我就不能拿四成了,那样合作的基础就不一样了。亲兄弟明算账,这样合作才能长久。”
姑父看着詹晓阳坚定而诚恳的眼神,知道他不是客套,而是真的深思熟虑过,便不再坚持,欣慰地笑道:“好!有志气!那就听你的,一人一半!”
“谢谢姑父理解!”詹晓阳松了口气,接着提出另一个要求,“姑父,还有一个事想跟您商量。就是这家专卖店的店长人选,我想让我大姐来当。她为人稳重,做事踏实,这段时间卖鸡蛋也锻炼了不少,我觉得她能胜任。”
姑父大手一挥:“没问题!店面的日常管理你负责,用人你定!我相信你的眼光!”
“谢谢姑父!”詹晓阳感激地说,“那接下来就辛苦姑父尽快物色铺面、安排装修。大姐那边,我再让她们卖几天鸡蛋,等铺面有点眉目了,就让她们停下来准备接手新店。”
“放心,铺面的事我这两天就去跑。”姑父满口答应。
詹晓阳又转向姑姑:“姑姑,还有个事要麻烦您。店里除了店长,还需要至少一个男店员,干些搬货、体力活。您看亲戚里有没有靠谱的、愿意干的年轻小伙子,帮忙找一个?”
姑姑爽快应承:“这事包在我身上!我娘家那边好几个侄子正闲着呢,找个老实肯干的容易。”
正事谈完,气氛更加轻松。姑父心情大好,说:“今晚都别走了,就在这儿吃饭,我请客!咱们边吃边聊!”
詹晓阳这次没有推辞。他忽然想起一事,赶紧对姑父说:“姑父,差点忘了正事。明天早上六点左右,还得麻烦您安排送800盒鸡蛋到西湖菜市场,我大姐她们明天开始在那边促销,我一早也会过去。”
“没问题!我记下了,明早准时送到!”姑父说着,起身出去安排晚饭和明天送货的事。
詹晓阳借机向姑父借用了一下电话,拨通了福建刘厂长的号码。确认了第二批鞋子已经办好托运,还是上次那辆车,明天一早能到潮城客运站。
挂了电话,他心里更踏实了。同时对汪楷说,“胖子,你听到啦,明天七点我们去客运站门口汇合。”
汪胖子给了他一个“oK”的手势。
晚饭安排在江边一家颇有名气的海鲜排档,坐在露天位置,可以欣赏江景夜色。姑父点了一大桌新鲜的海鲜,主要是各种做法的鱼,香气扑鼻,味道鲜美。席间,姑父想起方案最后一项“特别说明:面谈”,便问道:“晓阳,你方案最后写要面谈,是指还有什么需要当面敲定的事吗?”
詹晓阳放下筷子,认真解释道:“姑父,主要是两件事。第一件,是关于汪楷现在在校园里卖波鞋的生意。这个业务是我之前带着他做的,客户主要是学生,跟咱们计划开的专卖店在定位和渠道上不太一样。我的想法是,这块业务可以继续让汪楷独立运作,不算在咱们合作开店的范围里,免得混淆。当然,以后专卖店开业,他的校园渠道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宣传和销售补充。”
姑父听了,表示理解:“嗯,这样划分清楚好,没问题。”
“第二件,”詹晓阳压低了点声音,“是关于‘大A’和‘阿耐’这两个牌子的鞋。姑父您可能也知道,这类鞋很多是‘擦边球’,仿国外大牌的款式,虽然质量不错,受欢迎,但毕竟不是正规授权,不能作为专卖店的主打产品,甚至不能摆到明面上卖,怕有麻烦。”
姑父和姑姑对视一眼,点了点头,他们自然明白这里的门道。
詹晓阳继续说:“但是,这类鞋利润空间相对大一些,而且很多年轻人就认这个款式。我的想法是,如果南郊路那边允许夜市摆摊,或者咱们店门口有空地,可以在晚上专卖店关门后,或者在店外支个小摊,专门卖这类‘擦边球’的鞋。利用专卖店白天吸引来的客流,进行二次转化。当然,这个摆摊的业务,算是咱们专卖店的一部分,收入和成本都纳入店里统一核算。”
姑姑和姑父听完,再次对视,眼中充满了对詹晓阳心思之缜密、考虑之周全的赞叹。
这小子,不仅有大思路,连这种“灰色地带”的生意都想到了合规且利益最大化的操作方式,简直是个商业鬼才!
姑父由衷地说:“晓阳,你这脑子真是没得说!就按你说的办!”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吃完饭,天色已晚,姑父亲自开车将四个年轻人送回了卫校门口。
下了车,走在回校园的小路上,詹晓阳对身边的刘小惠轻声说:“惠儿,晚上还住小屋,明天起早帮大姐开市。另外晚自习课我把植树节的简讯赶出来,投到稿箱里去,明天中午才可以播出。”
刘小惠乖巧地点点头:“嗯,我知道。你别太累着。”
晚自习的教室灯火通明,詹晓阳摊开笔记本,结合下午的记录和感受,文思泉涌,很快便写出了一篇生动活泼、充满真情实感的植树活动简讯。写完后又仔细修改了一遍,才满意地交给游班长,让他下课后送到广播站编辑室。他们通常在这个时候编辑荐稿。
下课后,詹晓阳和刘小惠像往常一样,一前一后走出校门,回到了他们温馨的小屋。
一进门,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小屋特有的安宁气息让人瞬间放松下来。刘小惠立刻像个小妻子一样,先去烧水,然后帮詹晓阳拿出干净的睡衣。
“累了吧?先冲个凉解解乏。”她柔声说。
詹晓阳确实感到有些疲惫,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高度集中后的松懈。他冲了个热水澡,感觉浑身舒坦了不少。走出卫生间时,刘小惠已经帮他泡好了一杯温热的牛奶。
“谢谢惠儿。”詹晓阳接过牛奶,心里暖融融的。
刘小惠很自然地靠过来,依偎在他怀里。
“今天跟姑父谈得顺利吗?”她轻声问。
“很顺利。”詹晓阳抚摸着她的头发,把大致情况跟她说了说,语气中带着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姑父很支持,方案基本上都同意了。接下来就要忙装修、招人、培训的事了。”
“你真厉害!”刘小惠仰起脸,看着他,眼中满是崇拜和爱意。
詹晓阳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再厉害,也需要我的布娘在背后支持我啊。”
“老伙……”刘小惠动情地唤了一声,主动吻上了他的唇。
这个吻温柔而绵长,充满了彼此的支持和爱恋。一天的奔波和费神,在这一刻都化为了相拥的温暖。
他们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依偎在一起,享受着这忙碌一天后难得的静谧和亲密。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