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五,教室里里弥漫着周末将至的慵懒气息。
尤其是下午的课程,不少同学经过一周的学习,已经有些疲惫,课堂气氛往往不如上午活跃。
然而,当下午第一节生理课的预备铃声响起,95级口腔班的同学们却发现,今天的课堂与往常有些不同。
生理老师杜老师,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总是慢条斯理的老先生,抱着一大摞玻璃器皿、橡胶管、金属支架等实验器材,慢慢地走进了教室。
他把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在讲台上,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
这已经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更让大家惊讶的是,学习委员许文珊跟在杜老师身后,手里竟然提着一个用细绳编成的、网眼密实的绿色网兜!
网兜里面,分明有十几只活蹦乱跳、皮肤湿滑、瞪着圆鼓鼓大眼睛的——青蛙!
“哇——!”
“青蛙!好多青蛙!”
“杜老头这是要干嘛呀?”
前排几个女生看到那不断蠕动的网兜,忍不住发出低声的惊呼,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身子。
教室里原本昏昏欲睡的倦气瞬间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窃窃私语和好奇的目光。
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盯着讲台上那不同寻常的“教具”。
杜老师习惯性地推了推老花镜,用他那特有的、不紧不慢的语调开了口:“同学们,下午好。今天这节生理课,我们不上理论,改为实验课——进行‘蛙心灌流实验’。”
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骚动,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和期待的表情。
实践课总是比枯燥的理论课更受欢迎。
杜老师继续慢悠悠地讲解实验目的:“这个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大家直观地观察离体的蛙心,在不同药物作用下,其搏动频率和强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帮助我们理解药物对心脏活动的影响机制。这是生理学中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
接着,他环顾了一下教室,说道:“实验需要两位同学上来帮忙做助手。有谁自愿吗?”
话音未落,坐在后排的汪胖子“噌”地一下就站了起来,嗓门洪亮:“杜老师!我来!”他平时就喜欢动手操作,这种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杜老师点点头:“好,汪楷同学算一个。还需要一位细心点的同学……”
班长游金彦也举起了手:“杜老师,我来吧。”
“好,游金彦,汪楷,你们两位上来。”
汪胖子和游金彦快步走到讲台前。杜老师先让两人戴上准备好的橡胶手套。
然后,他示意汪胖子从网兜里取出三只个头差不多大的青蛙。
汪胖子倒是毫不畏惧,伸手进去,麻利地抓出了三只青蛙。青蛙在他手里拼命蹬腿挣扎,引得台下又是一阵小声议论。
杜老师又让游金彦帮忙,将三只青蛙分别用大头针小心翼翼地固定在讲台上准备好的三块小木板上,腹部朝上。
青蛙被固定住后,虽然还在微微抽搐,但已经无法大幅度动弹。
杜老师自己则开始熟练地调试讲桌上摆放的几个小玻璃瓶里的溶液,一边调试一边向大家介绍:“这是生理盐水,这是肾上腺素溶液,这是乙酰胆碱溶液……待会儿我们会用这些溶液分别灌注离体的蛙心,观察效果。”
准备工作就绪,真正的操作开始了。平时上理论课时,杜老师慢悠悠的语调常常是同学们的“催眠曲”,但此刻,他手持小巧的手术器械,动作却异常沉稳、精准而迅速,堪称“猛如虎”。
只见他先用剪刀在青蛙腹部剪开一个小口,然后用镊子轻轻拨开组织,很快就找到了那颗仍在微微搏动的、小小的、粉红色的心脏。
“同学们看,这就是蛙心。”杜老师用镊子尖端轻轻指着那颗跳动的小心脏。
他让游金彦端着木板,从第一排开始,依次让同学们近距离观察。
前排的同学看得清清楚楚,发出一阵阵惊叹;后排的同学急得站起来,踮着脚尖往前看。
“心脏还在跳呢!”
“好小啊,跳得还挺有劲!”
观察完第一颗心脏,杜老师迅速而轻柔地用剪刀将心脏连同与其相连的主要血管一起剪下,然后将其放入一个盛有生理盐水的透明玻璃培养皿中。那颗离开身体的心脏,在冰冷的盐水中,依然顽强地、有节律地搏动着。
接着,杜老师以同样的速度,处理了第二只和第三只青蛙,分别取出了它们的心脏。
他将第二颗心脏放入含有肾上腺素溶液的培养皿,将第三颗心脏放入含有乙酰胆碱溶液的培养皿。
“现在,大家仔细观察,三个器皿中的心脏搏动,有什么不同?”杜老师说道。
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三个小小的玻璃器皿上。
起初,三颗心脏都在跳动。但很快,差异就显现出来。
浸泡在生理盐水中的那颗心脏,搏动基本保持原样;而浸泡在肾上腺素溶液中的那颗心脏,搏动明显加快、加强,变得非常有力;相反,浸泡在乙酰胆碱溶液中的那颗心脏,搏动则逐渐减慢、减弱,变得有气无力,最后几乎要停止下来。
“哇!快看那个!跳得好猛!”
“这个怎么好像要停了?”
“太神奇了!”
教室里惊叹声此起彼伏,同学们都被这直观而神奇的实验现象深深吸引,连平时最调皮的同学也看得目不转睛。
杜老师适时地讲解着肾上腺素是“兴奋心脏”的药物,而乙酰胆碱是“抑制心脏”的药物,将抽象的理论与眼前生动的现象紧密结合了起来。
这比任何书本上的描述都要印象深刻。
实验的最后阶段,杜老师还邀请了三名同学(包括一位自告奋勇的女生)上台,在他的指导下,尝试进行简单的操作,比如用滴管给心脏滴加不同的液体,观察瞬间的变化。
这更让同学们跃跃欲试。
正当大家沉浸在奇妙的生理世界之中时,下课的铃声却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啊?这么快就下课了?”
“还没看够呢!”
同学们发出一阵惋惜的感叹,都觉得意犹未尽。这节实验课的时间仿佛过得特别快。
杜老师笑了笑,开始收拾器材,并宣布下课。他还特意交代了一句:“这些实验用的青蛙,课后要妥善处理掉。”
就在这时,眼疾手快的汪胖子,趁杜老师转身整理讲义的功夫,迅速拿起讲台边一个装废纸的黑色塑料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托盘里的实验青蛙一股脑儿全倒了进去,扎紧袋口,然后对杜老师喊了一句:“杜老师,这些垃圾我帮您拿去丢掉!”说完,不等杜老师回应,抱着袋子就冲出了教室。
他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把大家都看呆了。
随即,反应过来的林浩杰等几个男生立刻明白过来,一边笑骂着“死胖子!你想独吞啊!”,一边也跟着追了出去:“站住!胖子!见者有份!”
教室里剩下的同学先是一愣,随即也爆发出一阵会心的大笑。
大家都猜到汪胖子这“妥善处理”是什么意思了。
詹晓阳和班长游金彦、田楚联等人笑着摇摇头,收拾好书本,一起走出教室。
刚走到一楼楼梯拐角,就看到汪胖子抱着那个黑塑料袋,贼头贼脑地等在那里。
见到詹晓阳他们,汪胖子挤眉弄眼,压低声音飞快地说:“阳哥!班长!南春桥老地方排档集合!我先去占座点菜!”说完,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詹晓阳和游金彦相视一笑,田楚联捶了一下手心,笑道:“好嘛!胖子手脚真利索!今晚有硬菜加了!”
“走吧,回宿舍放好东西,老地方集合。”詹晓阳笑着说。
大家回到宿舍,放下沉重的书包,洗了把脸。
不用特意招呼,几个关系要好的同学——詹晓阳、班长游金彦、田楚联、林浩杰、黄朝彬,还有女生刘小惠、林珊珊、林雅雯,都默契地来到了宿舍楼下的花圃边集合。郑世林下午有事请假回家了,不在学校。
詹晓阳点了点人数,加上自己,一共八个人。“走吧,胖子估计都等急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有说有笑地走出校门,朝着他们常去的南春桥大排档走去。
到了排档,果然看见汪胖子已经坐在一张靠河边的八仙桌旁,桌上已经摆了萝卜干和花生米,他正拿着菜单跟老板比划着呢。
见到大家来了,汪胖子得意地扬了扬手里的黑塑料袋:“搞定!老板答应给咱们做一蛙两吃,一份红烧,一份干锅!”
“可以啊胖子!够意思!”林浩杰笑着捶了汪胖子一拳。
大家纷纷落座,男生们笑着用拳头“招呼”汪胖子,说他“醒目”、“会来事”。汪胖子憨笑着躲闪,气氛热闹非凡。
老板接过那袋青蛙,笑着摇摇头:“你们这些学生娃啊,真是会找吃的!”便拿回后厨处理去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排档里飘散着饭菜的香气和锅气。
大家一边喝着老板免费提供的凉茶,吃着花生米,一边兴奋地讨论着下午那节难忘的实验课。
“说真的,杜老头平时讲课慢得让人想睡觉,今天动起手来可真利索!”田楚联感慨道。
“是啊,那心脏取出来还在跳,太神奇了!”林雅雯眼睛里还闪着光。
“特别是滴了药水之后的变化,看得清清楚楚,这下课本上的知识算是记住了!”班长游金彦也说。
“胖子,你刚才下手可真快!我们都没反应过来!”黄朝彬笑着对汪胖子说。
汪胖子得意地一扬下巴:“那必须的!改善伙食的机会能错过吗?这叫把握时机!”
林珊珊也笑着说:“今天这实验课确实值了,比光看书本形象多了。就是有点……嗯,有点残忍。”她想到那些被解剖的青蛙。
“为了科学嘛!”林浩杰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再说,咱们这不是让它们的‘牺牲’更有价值了嘛——祭了咱们的五脏庙!”他的话引得大家一阵大笑。
聊着聊着,老板端着两大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蛙肉上来了。一盘是浓油赤酱的红烧蛙,蛙肉饱满,色泽诱人;另一盘是干锅蛙,配以辣椒、洋葱、蒜瓣等香料,炒得干香四溢。光是闻着味道,就让人食欲大动。
“来来来!动筷子!别客气!”汪胖子作为“功臣”,热情地招呼大家。
一群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是能吃的时候,加上下午的实验课消耗了不少精力,早就饿了。
也顾不上什么形象,纷纷下筷。
蛙肉鲜嫩入味,红烧的酱香浓郁,干锅的麻辣鲜香,吃得大家满头大汗,直呼过瘾。
“嗯!好吃!这肉比鸡肉还嫩!”
“胖子,下次还有这种‘垃圾’,记得还这么‘处理’啊!”
“哈哈,没问题!”
夕阳下,一群年轻人围坐一桌,享受着美食,分享着课堂的趣事和青春的快乐,笑声和交谈声融入了傍晚凉爽的空气中。
这顿因一堂特别生理课而起的意外加餐,成了这个周五傍晚最令人愉快的记忆。
随后,汪胖子建议大家去牌坊街逛逛,当散步。
班长说要回学生会值班,只能先回。
古老的牌坊街里留下了一片稚嫩又爽朗的笑声。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