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层深处,冷气如针,一寸寸扎进骨缝。北霸王冷轩睁眼,眸光如铁。
他盘坐三日,体内寒气已与剑意相融七成,唯独最后三成,始终滞涩不通。方才那一瞬,剑势将发未发,心口忽如坠冰窟,气息倒冲,险些破功。他抬手抹去唇角一丝血痕,指腹沾湿,颜色暗红。
这已是第五次尝试“寒冰破岳”。
他缓缓起身,双腿微沉,膝盖处传来细微的咔响。马步扎稳,剑横胸前,不再急于催动真气,而是将整套剑式拆解,从第一式“凝霜起势”开始,一招一式,缓慢推进。
剑尖划过冰面,发出低沉的刮擦声。每完成一段,他便以剑锋在地刻下一道短痕,标记气息流转的阻滞点。三十六段剑式走完,地面已布下三十余道刻印,密集集中在第七、第十三与第二十九式之间。
冷轩盯着那几道深痕,眉峰微锁。
问题不在功力,也不在剑路。这几处滞涩,并非经脉不通,更像是……有外力牵引,将他的剑意往偏处拉扯。
他收剑入鞘,从怀中取出一枚玄铁罗盘。指针本应稳指北方,此刻却微微偏斜,且随着他呼吸起伏,轻轻震颤。他闭目内视,真气运转周身,无一丝紊乱,心神清明,毫无魔障征兆。
可罗盘不会骗人。
他猛然睁眼,目光扫向四周冰壁。晶莹剔透的寒冰深处,隐约有纹路蔓延,如蛛网般交错,又似某种阵法残迹。他记得初入冰窟时,并未察觉这些纹路。那时冰壁平整如镜,如今却似被什么力量悄然侵蚀。
冷轩握紧剑柄,缓步向前。剑未出鞘,但他已能感知到空气中一丝异样的波动——每当他靠近某段冰壁,胸口便泛起轻微压迫感,仿佛有无形之物正贴着冰层,静静注视着他。
他停下脚步,转身,反手拔剑。
剑光乍现,直刺第七式滞涩点对应的方位。剑锋未触冰壁,空中却响起一声极轻的嗡鸣,如同琴弦骤绷。紧接着,头顶积雪簌簌抖动,一道裂痕自穹顶蔓延而下。
冷轩旋身撤步,剑势未尽便强行收回。轰然巨响中,数块巨冰砸落,激起漫天雪尘。他立于原地,肩头覆满碎雪,呼吸未乱,眼神却愈发冷峻。
不是巧合。
每一次他试图突破剑式瓶颈,冰窟便会回应——或震动,或崩塌,或传出那种难以言喻的共鸣。更诡异的是,方才那一剑刺出时,他脑中竟闪过一个画面:少年时期的自己,持剑立于焦土之上,身后城楼烈焰冲天,火光映照着一面残破的旗,旗角绣着半个“司”字。
那不是他的记忆。
至少,不该在此刻浮现。
冷轩低头看着剑柄上残留的血迹——那是他咬破舌尖逼醒神志时留下的。他缓缓将剑插回鞘中,不再尝试完整剑式,而是重新站定,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右手轻抚剑鞘,从最基础的“凝霜起势”再度开始。
这一次,他不求进,只求稳。
剑未出,意先至。他将全部心神沉入丹田,让寒气如溪流般缓缓流淌,绕过那些滞涩节点,不强攻,不硬闯。剑尖轻点地面,动作极慢,却每一寸都精准落在先前刻下的记号上。
一圈走完,冰窟安静如初,再无异动。
他继续。
第二圈,第三圈,第十圈。汗水顺着额角滑下,在触及下巴时瞬间凝成冰珠,啪嗒落地。他的动作没有丝毫松懈,反而越练越沉,越练越稳。那些曾令他失控的滞涩点,竟在反复演练中逐渐变得顺滑。
可就在他即将完成第十一圈时,胸口猛地一紧。
不是疼痛,而是一种熟悉的压迫感,仿佛有一股寒流正从冰层深处逆涌而来,直扑心脉。他脚步一顿,剑势微偏,指尖不受控地抽搐了一下。
刹那间,冰壁上的纹路同时亮起一线幽蓝,如同被点燃的引信,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冷轩猛然抬头,只见整座冰窟的结构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原本垂直的冰柱开始倾斜,地面裂痕无声延展,空气中的寒气浓度骤增三倍,几乎凝成实质。
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若继续强行修炼,下一次雪崩或许就真的会封死出口。而真正的威胁,从来不在头顶的积雪,而在脚下这片看似死寂的冰原。
他收剑,退至角落,背靠冰壁坐下。手指摩挲着罗盘边缘,目光落在不远处那道他曾刺出剑光的冰壁上。那里,纹路最为密集,中心位置隐隐浮现出一个扭曲的符号,像是被人用利器反复刻画后又被冰层覆盖,若不细看,根本无法察觉。
冷轩盯着那符号,忽然冷笑一声。
“你想听我练剑?”
他缓缓抬起右手,食指蘸了点唇边血迹,在膝前冰面上画下一个相反的符号,与那冰壁上的纹路恰好对称。
“那就听个清楚。”
他不再调息,不再避险,而是猛然起身,直接跃入剑式核心——第十三式“断岳斩寒”。这一招本需寒气蓄至巅峰方可施展,此刻他却强行催动,真气逆行经脉,喉头一甜,鲜血喷在剑鞘上,瞬间冻结。
剑出鞘半寸,整座冰窟剧烈震颤。
裂声响彻四壁,积雪如瀑倾泻,冰柱断裂坠地,轰鸣不断。冷轩立于风暴中心,剑尖指向那道刻有符号的冰壁,声音穿透乱流:
“若你借我过往动摇剑心,那我便以痛为引,以血为媒——”
他手腕一翻,剑锋全出,寒光暴涨。
“看你能否接下这招,真正完整的‘寒冰破岳’!”
喜欢天王刀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王刀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